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护理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36 浏览:157227
论文导读:2010,26(22):5-9Marnejon,T.,etal."Riskfactoror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associatedwith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Thejournalofvascularaccess1

3.2(2012):231.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护理
1005-0019(2015)01-0379-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策略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由于其有安全迅速便于固定减少患者痛苦和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传统的普通静脉穿刺中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容易对外周血管造成损害,并且多次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身心及生理带来痛苦,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肿瘤化疗患者往往需要中长时间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较普通静脉穿刺相比,PICC可为患者提供更适宜、微创及安全的穿刺技术,避开重复的静脉穿刺及外周血管刺激,同时保证了肿瘤患者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1-3]。

1.PICC静脉炎的概念

PICC置管存在着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断裂、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目前认为,PICC静脉炎的发生主要机制是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作用,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激惹静脉壁发生而造成的静脉炎症反应。其发生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导管的型号不适宜血管,从而导致对血管内膜产生刺激;2)所选择导管的材料过硬,其组织相容性不理想;3)导管的外壁黏附手套上面的滑石粉;4)血管条件不理想,如外周血管已经进行过化疗药物的输注;5)置管侧的手臂负重较重或者活动过度等。调查发现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15.15%,常发生于穿刺后第2天和第三天[4-7]。更有研究表明,PICC静脉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更有研究表明静脉炎的发生与患者体质及凝血功能,以及化疗药物、置管时间等多个因素有显著的关联[4-7]。

2.PICC置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广泛应用,PICC静脉炎引起了越来越多护理工作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针对PICC静脉炎发生的理由,护理工作者从导管和血管选择、置管和固定技巧、心理防护等多个方面对PICC所致静脉炎进行预防,对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为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研究表明通过地塞米松、肝素、水凝胶敷贴、六合丹等的应用,可起到有效的静脉炎防治作用[8-23]。另外,地塞米松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且对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炎症早期能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致炎活性物质的合成,稳定溶酶体膜,减少5-羟色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的释放,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10-11]。肝素能被血管内皮吸附,推动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使受损内皮细胞电荷恢复,防止血小板黏附,是提高短期抗凝血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通过地塞米松及肝素浸泡或冲洗PICC管后可显著的降低其静脉炎发生率[13]。另外,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是目前最先进的PICC置管技术,因其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解剖,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缩短穿刺时间,可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8-9]。但是,地塞米松作为一种激素类药物,滥用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风险,而超声引导下插管,成本较高。

3.存在的理由

目前对于PICC静脉炎的护理,缺乏系统性的PICC静脉炎防护策略及指南,在护理中往往未考虑患者体质及治疗情况的差异进行处理,一方面造成了部分患者护理过度,浪费医疗资源并提高了不良事件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开的导致部分患者仍无法避开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Johansson,Eva,etal."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PICC)comparedtoothercentralvenousline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ActaOncologica0(2013):1-7.
[2]Cooper,Thomas,etal."1000: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AssociatedVenousThromboticEventsinPatientsManagedWithandWithoutSepsis."CriticalCareMedicine40.12(2012):1-328..
[3]Yi,Xiao‐lei,etal."RiskfactorsassociatedwithPICC‐related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incancerpatients."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3).
[4]魏素臻,王爱红,李贵新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2):5-9
[5]Marnejon,T.,etal."Riskfactoror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associatedwith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Thejournalofvascularaccess13.2(2012):231.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ekhllw/lw50448.html上一论文: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