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电信运营商国际化风险管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93 浏览:82079
论文导读:时,可以通过融资驱动;(4)有着相对庞大和稳固且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换言之,国内运营商在选择海外拓展区域时,除了一般海外经营所要关心的风险外,也要认识到传统电信业务作为国家的战略基础领域,贸然进入他国时受到的抵触和干扰。

(二)业务区域和投资模式表中所涉及的五家运营商在海外的业务领域并不一致,和它们在

摘 要:随着4G时代的来临和全球通信运营商的新一轮整合,国内运营商在海外的业务参与已经成为趋势,甚至在海外开展并购直接进入当地的通信运营也成为可能。一言以蔽之,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已经成为现实。本文首先明确了国际化的定义;然后比较了几家海外运营商海国际化过程的特点;最后针对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在国际化过程中风险管控的倡议。
关键词:运营商;海外业务;国际化;风险管控
随着4G时代的来临和全球通信运营商的新一轮整合,国内的运营商在海外业务的参与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尽管现在国内运营商在港澳以外作为运营商在当地开展业务的例子还很有限,但是鉴于通信资费连续多年下降,电信运营商利润增速放缓,电信运营商除了在向综合信息提供商转型、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之外,在海外开拓新的市场也成为必定的选择。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运营商在海外的经营中如何规避风险,提供一些粗浅的倡议。
在电信运营领域“国际化”并不仅仅指对外直接投资,而是泛指电信运营商所从事的一切与国际市场有关的活动,如在电信业务、网络建设、对外合作、资本运作等方面与拓展海外电信市场相关的经营活动都属于“国际化”范畴。从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全球化拓展历程看,尽管不同电信运营商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普遍认可的拓展目标有:满足客户的全球拓展而实施业务网络延伸,获取新用户和新市场空间,通过利润潜力更高的国际市场来提高整个企业效益,获取世界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根据跨国经营理论及国际领先运营商的实践经验,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一般都会经历5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即:1,国际合作成立战略联盟;2设立海外办事处或分公司;3,根据业务需要正式成立分公司;4,建立国际化的财务系统;5,最终实现跨国投资或并购。而当下国内运营商的国际化一般介于第2阶段和第3阶段之间,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之所以动力不足的主要理由有:企业缺少全球化意识;企业海外运作经验不足,拓展风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服务、业务创新能力、资金等);国际网络建设的特殊监管要求;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差异。以上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在国际化或者说在海外开展业务的高风险;二是运营商欠缺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所导致的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
因此,国内电信运营商在海外开展业务要规避风险的两条主要策略分别是:一、选择正确的市场和正确的业务领域开展国际化业务;

二、通过合理的机构设置来确保风险管控的效率,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海外运营商国际化经营的若干特点

在国际化过程中,运营商如何根据自身的能力正确地选择进入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可以说规避风险的重中之重。选择一个不合适的市场、不擅长的领域,即便有再完备的风险管控体系和再高的风险抵御能力,运营商依然无法保证海外业务的顺利进行。毕竟,风险管控的第一原则是预防,在运营商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市场和擅长的业务领域可谓是最好的预防。
作为国际化的跟随者,国内运营商有必要了解先行者们在运营商国际化上的目前状况并从中汲取经验。电信运营商国际化运作不乏成功者:法国电信(FT)自1997年开始积极进行国际扩张,目前2/3的收入来自国外;新加坡电信(Singtel)积极建设全球网络,寻求并购目标进行本地化运营,其海外收入占比达到68%;沃达丰用了不到22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目前其在英国市场以外的收入约占集团总收入的90%;日本SOFTBANK在收购美国Sprint之后已经成为仅次于沃达丰和中国移动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动运营商。虽然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自身条件及面对的时间、空间环境与他们相差甚远,但对大量国际化运营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的研究仍可为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海外拓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借鉴。下表就新加坡电信、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德国电信(DT)、法国电信(FT)和日本SOFTBANK在国际化拓展的区域选择、业务选择、管理特点和投资模式等方面特点进行了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际化经营的运营商在拓展区域、业务领域与投资模式、管理特点不尽相同,但显然都是参考了自身的特点后采取的行动。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说,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拓展区域、业务领域,采用合适的投资模式和管理架构,是国内运营商进入海外市场规避风险的正确选择,而非单纯为了国际化这样一个空洞的目标贸然进入国际市场。

二、国内运营商在选择海外业务区域和领域规避风险的倡议

(一)拓展区域

从上表看出,文中提及的五个电信运营商都是以为本国(或者本地区)为主要业务方向,在巩固大本营或者说利润基地的前提下,才会向海外拓展,各运营商在选择国际化或者说海外业务拓展的区域时,遵循着相同的原则:先从和本国有着密切经济、文化或者地缘联系的国家开始,然后向北美渗透,同时兼顾新兴市场国家。
对于国内营商来说,除了港澳地区之外,虽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经分别在越南和美国推出自主品牌的无线服务,中国移动更是收购巴基斯坦Paktel,但是国内运营商从国际化经营的程度上来说,国内运营商依然是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在选择海外业务的拓展区域时,国内的运营商也应当参考和借鉴以上的经验进行,并适当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1)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直接在美国、欧洲开展传统的电信、移动和网络业务,非商业上的阻力较大;(2)有香港、澳门两处特别行政区作为国际化之路的探路石;(3)相比较国外的部分运营商,有着更为强大的融资渠道,在参入部分海外市场时,可以通过融资驱动;(4)有着相对庞大和稳固且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
换言之,国内运营商在选择海外拓展区域时,除了一般海外经营所要关心的风险外,也要认识到传统电信业务作为国家的战略基础领域,贸然进入他国时受到的抵触和干扰。

(二)业务区域和投资模式

表中所涉及的五家运营商在海外的业务领域并不一致,和它们在国内所开展的业务领域并不一致,这是五家运营商综合判断的结果。根据开展的业务不同,各自的投资模式也不相同,这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分析和理解运营商的国际化中的开展业务和投资模式的不同,简单介绍SOFTBANK的国际化特点论文导读:和宽带网络业务,而是按照国际化的五个阶段循序循序渐进,在了解和熟悉当地市场后,选择继续保持当前介入程度、或者进入下阶段或者撤退。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软银SOFTBANK的做法是一种低风险的合适策略,即便再国际化之初有所挫折,也能够在损失可控的前提下退出。

(三)海外分支机构管理上的特点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及的“运

1.软银SOTFBANK的国际化之路的投资模式

日本SOFTBANK作为运营商的国际化之路可以说相当有特点,其从1994年进入雅虎到2004年正式进军传统电信业务,到2013年收购美国Sprint,期间经历了约 20年,而国内的运营商从1994年中国联通以及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迄今也大约20年,期间的运营商整合和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软银的阶段式收购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本文选择对软银SOFTBANK的国际化之路单独进行介绍。
1981年成立的软银起初只是一个风投公司,成立之初孙正义是否有进军国际电信业的野心不得而知,但是在1994年其入股雅虎成立雅虎日本,2004年收购日本电信,2006年接手沃达丰在日本的移动业务之后,软银已经成为日本主要的综合性电信运营商之一,当然期间软银并没有放弃其传统的风投业务,继续在世界各地投资新兴网络企业,比如中国的人人网和阿里巴巴。在2013年收购Sprint之前,软银的国际化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风投部分积极参与海外网络、软件公司;在日本国内构筑全业务、全领域的电信主营业务基盘。在2013年一举收购Sprint后,软银的国际化可谓迈出决定性一步,在美日两大重要市场,分别成为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实际上,在日本,不远的将来就会超越KDDI的AU成为第二位)。

2.软银SOFTBANK的经验给国内运营商的启迪

回顾软银20年的国际化之路,可以发现,软银的国际化的特点就在于,在日本国内打造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基地的同时,通过母公司的风投银行参与国际市场软件、网络公司的开发、了解和试水国际市场,并在有机会时当机立断,进入目标市场。就风险管控的角度而言,通过参于国际市场软件、网络公司,在所在国进行商务服务活动,逐步熟悉了解当地市场特点、法律法规和潜在风险来源,是十分值得国内的运营商参考和借鉴的。
软银SOFTBANK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海外市场的电信、移动和宽带网络业务,而是按照国际化的五个阶段循序循序渐进,在了解和熟悉当地市场后,选择继续保持当前介入程度、或者进入下阶段或者撤退。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软银SOFTBANK的做法是一种低风险的合适策略,即便再国际化之初有所挫折,也能够在损失可控的前提下退出。

(三)海外分支机构管理上的特点

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及的“运营商欠缺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所导致的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导致的高风险,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架构来解决的。然而国内运营商在国外分支机构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并不是本文的篇幅能够解决的理由。毕竟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股权结构,不同的海外市场有不同的法律规制和特点,不同的投资模式有其不同的管控要求。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在海外无论在何种业务领域开展业务,无论采用何种投资模式,无论发展到国际化的何种特点,参考文章所提及的五家运营商,可以要提供以下的共性供参考:
(1)一是避开多重管理。多重管理意味着多重责任,多重责任意味着没有责任。国内企业,不仅限于电信行业,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全权负责海外分支机构。
(2)二是海外分支机构管理层的本地化程度低,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于了解提前预防和预知潜在风险。较高的本地化程度可以最大程度避开信息匮乏而导致的风险。
三、结语
本文简单了归纳了国内运营商在国际化经营或者说海外业务展开时所遇到的两大风险:即海外业务的高风险性和国内运营商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欠缺。针对这两点,笔者倡议国内运营商在海外开展业务时,在选择投资区域时要结合电信业务的特殊性考虑商业之外的风险;在选择业务领域和投资模式时不可贪大求全,可以选择最擅长的业务进入试水后决定加大投资力度或者选择撤退;而在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架构上,总部在“集权”统筹处理海外业务的同时,也要“放权”给海外分支机构利用本地资源管控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