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奥斯汀文学思想在我国传播与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08 浏览:60480
论文导读:义小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没有出版奥斯汀小说的翻译。“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被扣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帽子遭到批判和查禁。奥斯汀的小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小说,主要理由是许多人认为她只讨论家庭琐事和婚姻理由,话题太小;马克思等革命导师没有提过她。在谈英国古典名著时,甚至都没有
【摘要】20世纪30年代,随着奥斯汀的小说传入中国,奥斯汀的文学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一些影响:在艺术形式上,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发展;在艺术内容上,推动了描写普通人的小说的发展;在思想上,推广了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奥斯汀文学思想中国传播影响
0450-9889(2014)05C-0111-03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1775~1817)一生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和感伤》(1811年)、《傲慢与偏见》(1813年)、《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年)、《爱玛》(1815年)、《诺桑觉寺》(1818年,死后出版)和《劝导》(1818年,死后出版)。奥斯汀成功地将她的文学思想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恰如其分的艺术手法丰富了小说的艺术,为当时小说地位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同时,她的小说已具备意识流小说的一些特征,并揭露社会理由,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其文学思想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奥斯汀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

奥斯汀的第一个中译本是杨缤翻译的《傲慢与偏见》,由商务印书馆分别于1935年和1947年出版。她的读者一般是受过教育懂英语的女性,这些女性一般居住在资本主义因素较多的大城市。
1955年王科一的译本《傲慢与偏见》出版。20世纪50年代国内主要出版宣传翻译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但是《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一部进步的现实主义小说。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没有出版奥斯汀小说的翻译。“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被扣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帽子遭到批判和查禁。奥斯汀的小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小说,主要理由是许多人认为她只讨论家庭琐事和婚姻理由,话题太小;马克思等革命导师没有提过她。在谈英国古典名著时,甚至都没有人提到奥斯汀及其作品。
20世纪80年代起奥斯汀所有小说都被翻译、出版,其小说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高峰。《傲慢与偏见》的大部分中译本都是在此之后出版的。1980年6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出版王科一的译本,1990年7月译林出版社出版孙致礼译本,199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玲、张扬合译本,1996年5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晋华译本,1996年1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张经浩译本,1997年1月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出版雷立美译本。1990年至2000年之间有24个不同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出版。
奥斯汀其他小说的中译本也在此时得到出版。《爱玛》,1982年5月漓江出版社、1993年11月花城出版社、1996年12月明天出版社先后再版刘重德1949年的译本,1984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张经浩译本,1996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袁德成译本,1997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祝庆英译本,1997年8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孙易译本,1998年4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林添湖译本,2001年8月译林出版社出版孙致礼译本。
《诺桑觉寺》1958年被麻乔志翻译成中文,首次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重庆出版社再版。1986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孙致礼译本,1997年南海出版昆仑鹰译的《 诺桑觉修道院 》,2000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金绍禹译本。
《理智与情感》第一个中译本由王雨棠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1984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孙致礼译本《姐妹俩》,1996年11月译林出版社重印,改名《理智与情感》。1984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吴力励译、张志明校之译本,1989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武崇汉译本,1995年10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罗文华译本,1997年8月南海出版社公司出版殷旭译本,1999年8月南方出版社出版黄慧敏译本,2000年5月外文出版社出版叶晓颖译本。
《曼斯菲尔德庄园》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是1984年5月由秭佩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8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李业译本,1998年10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项星耀译本,2004年9月译林出版社出版孙致礼译本。
《劝导》译本首次于1984年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孙致礼翻译,1984年5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蔡一先译本,1991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裘因译本,1997年8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丁克南译本,2008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项星耀译本。
另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简·奥斯汀全集》;2011年5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简·奥斯汀精选小说集》。在21世纪前十年,奥斯汀小说的翻译版本至少有200多个,其中,《爱玛》38 个、《傲慢与偏见》136个、《理智与情感》38个、《曼斯菲尔德庄园》9 个、《诺桑觉寺》7个、《劝导》6 个。大约有30多家出版社同时在出版奥斯汀的作品。奥斯汀的小说至少有20种缩写本,15种以上的英汉对照本,相当数量的英文原版在中国出售。
奥斯汀小说在中国的大量出版,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们的思想趋向多样化。人们抛弃阶级斗争思维,政治上逐步树立了科学、、法治观念,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摆脱了个人崇拜,把自由作为最重要权利来行使,依法办事。在经济上树立了开放、竞争、效益观念。在文化方面,树立了自信、包容、多元观念。人们不仅开始重新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且从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包容接纳西方文化。人们充分尊重和包容张扬个性、追求时尚、讲究实用,对待外来事物、新鲜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80年《傲慢与偏见》王科一的译本得到了再版发行,当时大家争相排队购买,由此引发的奥斯汀热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新华社和《纽约时报》的注意。
随着奥斯汀小说译本在中国的大量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其英文原著感兴趣,而不断推出的根据奥斯汀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演也为奥斯汀获得了更多的中国读者。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奥斯汀狭小题材涉及的广义,包括女性处境、婚姻、家庭、政治、经济、文化、、认识论等深层次的理由。

二、奥斯汀文学论文导读:

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在艺术形式上,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发展。奥斯汀文学思想在小说中的实践,不仅推动了英国小说的发展,使小说登上了英国文学的大雅之堂,确立了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国传播后又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白话文运动逐渐兴盛起来。但是,许多文人都是学文言出身的,他们的文章多为半白半文。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都是使用白话文创作的,但是他的翻译还是使用文言文。当时,文言小说卖得比白话小说好,白话文在许多方面都无法与文言相比。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杨缤、王科一等作家用白话文翻译的奥斯汀小说得到了当时受白话教育成长起来的一批新人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的发展。
奥斯汀提出文学既反映现实又反映道德理性的重要性,她提倡秩序、崇尚理性,主张用朴素的语言、简洁的词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奥斯汀塑造的生活中人物,使用的是生活中的语言,《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除了玛丽,几乎没有谁使用文绉绉的语言。如果把奥斯汀的小说翻译成古文,会造成原文意思的流失。对话是奥斯丁作品里的主要语言。这些对话幽默、轻快,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又利用说话人与读者理解制造多层次语意。王科一《傲慢与偏见》的白话文译本简单、生动、幽默,因而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因为采用白话文翻译,所以有更多的人能够读懂,特别是那些下层人民。奥斯汀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小说的日常生活化,使得中国白话文小说创作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