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论科技新闻人文色彩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89 浏览:32859
论文导读:
【摘 要】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成果、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进行的报道,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科技的责任。科技新闻包含着人文色彩,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科技发明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科技新闻报道是培养理性的人的重要途径。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下,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应该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作用,实现科技新闻的人文传播。
【关键词】科技新闻 科技传播 人文色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传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公众需要了解科技知识,公众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要实现公众科技知识的普及传播,科技新闻报道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在当下,科技新闻因与读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仍存在着大多数读者读不懂科技报道的尴尬局面,如何让科技新闻更加好读、易读,成为了新闻研究的新课题。

一、科技新闻中人文色彩的含义

1、科技新闻与人文色彩的含义

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成果、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进行的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中涉及的人物,其本身的故事具有人文色彩,他们进行的科技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人们服务的,同时,科技新闻还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人文”一词有着渊源的历史,中国古代很多哲人都对人文进行过相关的论述,《大学》中阐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提到了自我修养这一要素,孔子思想里的“仁”,也包含着人文的含义。在西方,人文主义来源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强调自我意识,成为独立的理性的人,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思想体系。人文的实质是对“人”的深思,注重强调人的因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人文主义不仅仅是指个人,还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2、科技新闻的人文解读

虽然从表面上理解,科技和人文两个词存在词义上的悖论,科技侧重于科技发明创造,是偏理性的客观主义,而人文则更多体现的是哲学思想,是偏感性的主观主义,两者似乎没有太多的交集,看起来无法共存。但是实际上,科技是科学工作者们旨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研究创造,从科学家和科技成果自身来说都具有着人文主义的因素,而科技新闻的目的是将这些科学人物、科学成果呈现给世人,普及科学知识,让人们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广阔,更具有科学精神。从这个作用上来说,科技新闻也是一种追求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同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新闻终究通过写作的方式将信息进行传达,是一种写作手法的运用。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将科技新闻写成专业论文的现象,科技新闻没有人文性,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而让读者不忍猝读。所以,将人文色彩注入到科技新闻中,让理性的科技也散发着感性的人文魅力,是科技新闻传播新的出路。
二、人文色彩是科技论科技新闻的人文色彩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新闻其中应有之义

1、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

科学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科技新闻人物包含着人文情怀。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经历的失败,不被人理解时内心痛苦的挣扎,以及科学工作者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等,都是科技新闻中人文色彩的体现。比如在iphone系列产品面世之时,各大媒体的报道不仅只关注产品技术层面,也将眼光投向了发明者乔布斯,从他小时候的逸闻趣事,个人经历,到创业中的故事,全面地展现了“乔帮主”这一科技人物形象。乔布斯逝世之时,新周刊推出的纪念乔布斯的专版《头文字i》中,就从哲学的角度对乔布斯的一生做了精彩的阐述:“乔布斯把人类引向‘i’时代,不是iphone、ipad的i,而是科技让信息权利重新洗牌,每个个体都有机会独立选择,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然后创造自己的价值。”这段话巧妙地将写作的落脚点落在了“人”的元素上,把乔布斯的创新行为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是从单个的人推广到对所有人的深思,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

2、科技发明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杂交水稻技术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理由;医疗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让更多病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电子科技产品的发明创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科学发明创造始终围绕着为人服务这一中心而进行,科学成果本身就具有人文的色彩。在关于袁隆平的报道中,流传甚广的是他的中国梦:“我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乘凉,我把这个梦叫‘禾下乘凉梦’”,人文色彩蕴含在新闻之中。所以,科技新闻仅仅写出技术的研发过程是远远不够的,应透过科技成果本身的目的,挖掘其中“人”的因素。

3、科技报道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人文主要是指人的人文情怀,既是一种较为感性的情感,也表现为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也是人文主义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科技类报道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士对报道领域不太了解,所以科技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化繁为简,给予科学引导。科技新闻要帮助人们分辨科学与伪科学,揭示伪科学背后的谬论,破除封建迷信,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丰富人们的人文内涵。

三、科技新闻中人文因素的注入

1、科技新闻要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人是科技新闻的主体,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因素首先要挖掘科技人物的人文精神。在新闻写作中,有着“见人见细节”的说法,在将科学知识传播给读者的过程中,那些细小的情节才是打动读者的点,能让原本高深枯燥的科技知识变得富有感染力和人情味。比如在中国科学报中一篇《“为”与“不为”:大学校长的选择》的文章中,作者抓住了校长赵跃宇提出的“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项目,不招收新的研究生”的两不方针这一细节,表现它在探索高校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故事,体现其作为高校管理者勇于创新的精神,让这个科技人物更加立体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2、科技新闻要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作用科技的目的是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所以,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因素,就要揭示科技成果的人文作用,关注科技成果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论文导读:科技报道应该敢于揭露真实的情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科学,防止出现科学欺骗的行为。3、科技新闻要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文传播科技新闻传递有价值信息,只有读者想看爱看,才能实现了报道价值。所以,给科技新闻报道注入人文因素,就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深思。在写作中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人们不太易懂的科技知识或产
关系,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比如苹果系列电子产品问世,人们更希论科技新闻的人文色彩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望知道该项产品是不是拍照更清晰,容量更大,屏幕触感更好等等。同时,有些科技成果也存在着对人们不利的一面,随着科学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专家学者将科学成果作为自己赚钱的筹码,故意隐藏科技成果的负作用,而将有利的方面放大,科学欺骗的现象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报道应该敢于揭露真实的情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科学,防止出现科学欺骗的行为。

3、科技新闻要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文传播

科技新闻传递有价值信息,只有读者想看爱看,才能实现了报道价值。所以,给科技新闻报道注入人文因素,就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来深思。在写作中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人们不太易懂的科技知识或产品比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帮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报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比如在中国科学报上一篇《转基因作物三十载》的文章中,作者在提到转基因作物发展面对瓶颈时,将其形容为“极为困难的‘青春期’”,形象地展现了曾被喻为“神话”的转基因作物发展的困境,还将转基因食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形容为“魔法”和“恶魔”,读起来饶有趣味。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能让受众通过直观感受对科技报道产生心理认同。神五、神六飞天的图片详解、三维动画和太空模拟图,都让受众直观感受到了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重大作用。
科技新闻不是报道高深的科技理论,给科技新闻中注入人文的色彩,让新闻有人情味,是科技新闻自身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报道内容、方式的选择时更关注“人”的要素,更考虑读者的感受,让科技也诗意起来,成为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阅读享受。□
参考文献
①傅爱军:《中国科技新闻十大百姓化趋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
②刘建明,《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J].《新闻大学》,2000(1):80
③张金辉,《由神五发射看科技新闻报道的人文视角转变》[J].《创新探索》,2004(1):33
④饶晓娟,《浅谈科技新闻的“第二种翻译”——以〈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0(2):12
⑤陈泉涌、袁志勇,《脱掉科技新闻报道的长衫》[J].《新闻战线》,2008(5):10
(作者: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