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体育运动心理性障碍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812 浏览:69294
论文导读: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性障碍,具体表现为害羞、被动、消极、胆怯、怕脏怕累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更会极大地阻碍体育锻炼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这一价值的实现。为改善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状态,强健体魄,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本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表现及其产生理由进行了剖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心理性障碍 体育运动 大学生
一、前言
心理障碍指的是人们在从事某项具有目的性活动时,因遇到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所产生的各种消极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沮丧等。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心理障碍将会直接削弱主体达成目标的积极性,同时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力、自我制约能力都会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各种消极行为。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大学生占据着主体体位,其常会在客观及主观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使体育运动难以达到强健身心的效果。为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理由,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保障高校体育运动的树立实施具有重大作用。

二、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体育活动多在室外开展,器材、场地、人气、气候等外部因素均会对体育活动造成较大影响。运动环境是否良好将直接关乎学生运动情绪及锻炼效率高低。运动环境恶劣不仅会导致学生锻炼情绪低落,还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及身心异常反应,导致心理障碍。体育器材质量不过关、运动场地条件差会增加运动意外风险,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感,学生往往会因为害怕碰伤、扭伤、摔伤而不愿投入练习。
长期以来,我国在体育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都较为不足,在进入大学前,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甚至还会牺牲体育课时间来学习文化课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学生自然也难以对体育运动引起重视,加之长时间缺乏运动锻炼,在进入大学后也容易对体育运动失去信心而产生胆怯、害怕等心理障碍。

(二)主观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理由,具体体现在自尊心不足、缺乏意志品质、学习目标不明确、生理因素等方面。自尊心不足的个体,在运动锻炼过程中一旦遇到稍有难度的练习,就容易产生害怕、畏惧心理,而缺乏足够的毅力来克服困难。大学生自尊心不足多与家庭环境、自身体质或对自身能力评估不客观有关。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过度保护,从而造成了其缺乏冒险精神、意志力不坚定的性格,在面对有一定难度动作时,就会选择逃避,长期下来必定会造成运动兴趣降低,惰性滋生。

(三)教学因素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肩负着教授体育技能、传授体育知识的重要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为达到学生“听话”地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对学生表现出过度的制约与支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还可引起学生的排斥、逆反心理。教学内容刻板、乏味、没有创新,运动负荷强度波动过大,时常进行相同的练习,都会让学生觉得体育运动单调、乏味,影响学习兴趣。

三、消除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策略分析

(一)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到体育教育中,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可结合心理健康知识,在理论及实践考核中,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运动来排解、舒缓压力。同时,作为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每位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强项与弱项,对于强项要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弱项则要多予以指导和帮助,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体育教师每学期都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多与学生交流,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正视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自身心理状态。

(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的作用,还可愉悦锻炼者的心情,舒缓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推动锻炼者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参与篮球、足球等集体项目还能让大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以利于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大学体育课程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理念,在走出校园后,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体育运动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其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必定会对社会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能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流社会潮流。

(三)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只有在活动目标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其意志才会更加坚定,才能刺激其内在潜力,进而以实践行为来实现这一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目的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能、深厚的知识储备外,更需要强健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本。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待体育运动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要转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体育教师应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等方式,如多涉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活跃课堂气氛等,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喜爱体育运动,从而转变对待体育课程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邢洁.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科技纵横.2011(24):350.
[2] 张学林.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因素分析[J].辽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9-100.
[3] 闫岩,李然.浅谈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J].体育时空.2013(16):86-86.
[4] 李雅丽.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诱导[J].考试周刊.2014(41):100-100.
[5] 齐向前.体育运动中心理挫折的防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58.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xsxllw/lw46211.html上一论文:试谈过度戒备心理理由学生工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