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57 浏览:156858
论文导读:
【摘要】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生物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在教学中倡导教师用新的理念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学生身心发展。教师应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有些学生升入初中之后,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就给自己下了定论,脑子笨、学习差理所当然,因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作为生物教师对这一现象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信心。例如在介绍“高级神经调节”这一内容可以对脑的结构及大脑皮质的功能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脑的有关知识:人类的大脑重量约为1400g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200cm2,其中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这些特点每个人几乎都相同,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同龄人无多大的差别。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根据实验和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常儿童各占2—3%以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并非脑子的笨与聪明,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

二、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生活观教育

生物教学内容丰富,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学知识,而且在许多教学内容中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可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的目的。例如,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具体目标含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包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转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生物教师要达到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中心理教育的内容。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的学习策略。

三、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有些学生升入初中之后,由于学习成绩落后,就给自己下了定论,脑子笨、学习差理所当然,因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作为生物教师对这一现象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信心。例如在介绍“高级神经调节”这一内容可以对脑的结构及大脑皮质的功能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脑的有关知识:人类的大脑重量约为1400g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200cm2,其中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这些特点每个人几乎都相同,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同龄人无多大的差别。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根据实验和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常儿童各占2—3%以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并非脑子的笨与聪明,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

四、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心理需求,教学要适应和推动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学习、好奇探究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精确细致等品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自主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进而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例如,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需要创设情境,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深思、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五、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动机,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内容特点,改善教学的策略策略,使学生愉快地、兴趣盎然地学习。成功和失败不仅是反映学习成果的信息,而且还可能对后续学习的动机产生正性或负性影响。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演板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因人而异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进而不断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验,如“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等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对成功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以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在授课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善于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铺设适度的台阶。坡度过大,学生易产生惧怕心理,造成厌学;坡度过小,学生则有轻而易举之感。因此,创设理由,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让学生在成功的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对于学习中的得失成败,教师也要善于帮助学生作出合理、正确的总结,使学生能够客观的分析自己个性的积极面与消极面,从而找出努力的方向。
在生物教学中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上,而且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科学处理好教材,适时的进行渗透,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xsxllw/lw46074.html上一论文:浅谈心理干预对儿童弱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