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后进生”转化需消除心理定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430 浏览:95728
论文导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人平日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即形成稳固的心理定势,当这种心理定势受到破坏时,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平衡,这时候的人最容易接受教育。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抓住时机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定势,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本来正常,却与其他一般学生拉开了距离,成为日常行为以及学业成绩都比较差的学生。如果学校大环境不够好,这些学生就很容易在相同习惯和相同兴趣的支配下,在班内或跨班、跨年级结伙活动,扰乱班级和学校的秩序,有时还会与社会上一些品行不端的人联合在一起,妨碍社会治安,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表现具有如下共性:时常表现为傲慢、骄横、粗野、无礼,但其实内心却很自卑;对于自己所犯错误,时常表现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却十分不安;当受到讽刺打击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度怨恨,其实内心却渴望理解……尽管他们表现各异,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自制力差而常会重复犯错,因而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所受到的多是白眼和冷遇。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心理定势,认为老师只会对他们挖苦讽刺,只会粗暴批评、体罚或变相体罚,从而丧失改正错误的信心与决心。因此,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消除心理定势。不能在思想上形成他们“不可救药”的心理定势,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孩子也有与常人一样、甚至比常人更强的自尊。
首先,爱心轻触融隔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更应施以真爱。“后进生”往往偏激,对教师的教育很抵触,因此教师更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打动他们,消除其心理定势,将爱注入学生的心田。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也有一根根待拨的琴弦,只要教师用诚挚的情感去弹拨,“后进生”的心底里也会流淌出和谐美妙的旋律。
第二,真心款款唤浪子。泛滥无度的爱叫溺爱,只会让人沉沦,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定是充满真诚与智慧的。马克思说:“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慎重。”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审时度势,用真诚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定势,帮他们建立正向心智模式。教师切忌或一味批评挖苦,或一味纵容鼓励,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褒”“贬”兼用,相得益彰。要特别注意:表扬要真诚有据;批评要中肯有度。要让学生体会到在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中都蕴满了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从而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健康发展。
第三,慧心独具育人才。要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定势,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教师要辨证地、发展地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切忌主观臆断,要善于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分析他们行为的依据,消除他们心理上对老师的抵触、逆反情绪。同时,更要用一颗慧心发现“后进生”的长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在“后进生”的身上也存在不少长处,教师要用“显微镜”和“望远镜”,不断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增强改正缺点的勇气和决心。
身为教师,难免遇到后进生。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学会了欣赏自己的教育对象,辨才施教,用心从事教育工作,消除不良心理定势,“后进生”也会变优秀。
■ 编辑 江泓 ■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xsxllw/lw45993.html上一论文:谈述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