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46 浏览:85156
论文导读:一种。黑釉瓷器的生产与青瓷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的介绍,最早的(黑釉瓷)标本有镇江东江元光十三年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入宋以后,黑釉瓷器更有大量烧造。已发现的宋代窑址中,有1/3以上都见到黑瓷,南北都产,尤其是一种黑釉茶盏(中国硅
“天目”一词是对我国宋元时期所产的黑釉瓷的总称。这一概念传自崇尚茶道的日本。宋时在浙江、安徽交接的天目山脉,分布着径山寺、昭明寺、禅源寺、万寿寺等巨刹,聚集着许多来自日本的留学僧人。这些名刹里当时供茶、吃茶多用一种黑釉茶盏。这些黑釉茶盏被归国的日本僧人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中的极品茶具。受到特别的重视。因为这些黑釉茶盏来自中国的佛教圣地天目山,故被日本茶道界称作“天目茶碗”(滕军著《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11月)。
关于“天目瓷”的研究,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与结论。其主要的代表性意见有以下几条:其一,认为“天目瓷”既非指产品的产地。也非我国古人的叫法。而日本所称的“天目瓷”,其实质是对一类原产自中国的黑釉茶盏的总称-其二。关于流传并珍藏在日本各地的黑釉茶盏,根据其传说中的产地或釉质的特色来命名,如:建窑天目、吉州天耳、河南天目、漱户天目、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等等,其三,其实在日本“天目”一词的名称本身也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早期日本文献中“建盏”与“天目”是分开的,直到16世纪的文献中,才把所有黑釉瓷称之为“天日”。
目前学术界尚不可能肯定古代日本僧人从中国带走的“天目”瓷的产地。那么搞清楚“天目”瓷的产地、品质及其生产工艺等就成了学术界的一个公案。怎样开展“天目瓷”的研究工作,别无他法,其关键就是不断地拓展和发现宋、元时期我国黑釉瓷生产的窑口。搜集和研究这些窑口所出产的“天目”瓷标本的品质和特性,从而为“天目瓷”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比较空间范围。本文拟就从婺州地区发现的宋、元时期所生产的黑釉瓷、酱釉瓷研究人手。以期就其生产工艺、产品特色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方家同行。
宋元时期婺州天目瓷及其影响
黑釉瓷是一种以铁元素作为着色剂的瓷器。当属青瓷中的一种。黑釉瓷器的生产与青瓷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的介绍,最早的(黑釉瓷)标本有镇江东江元光十三年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入宋以后,黑釉瓷器更有大量烧造。已发现的宋代窑址中,有1/3以上都见到黑瓷,南北都产,尤其是一种黑釉茶盏(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婺州窑作为江南六大青瓷历史名窑之一,早在西周中期就已烧制出黑褐釉的原始青瓷,到了东汉晚期,已较为完整地掌握了褐彩釉料的成熟配方,已能烧制出胎色呈灰白,釉色较厚的黑褐釉。黑褐釉作为一种青瓷釉下的装饰工艺,婺州窑自三国始至两晋、南北朝一直作为一种点缀青瓷釉面的装饰点彩工艺出现,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唐代婺州窑利用圆型大块褐斑或褐色直线纹作装饰。创烧出了青瓷褐斑花釉瓷(贡昌著《婺州古瓷》,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11月,第6-7页)。入宋以来,由于受到宋代斗茶习尚的影响开始模仿福建建盏,大量烧制黑瓷茶具——州天目盏。
关于宋元时期婺州天目瓷的品质。《中国陶瓷史》在讨论黑瓷的装饰与地方特色时这样评述道:建窑黑盏有窑变花釉者,在碗里不规则的油斑的周围出现窑变蓝色。这种窑变极其少见,流散到日本的少数几件这类茶盏,今天被评为“国宝”级文物。这类茶盏标本在众多的福建黑瓷窑中尚未发现。1977年故宫博物院调查浙江金华地区宋代武义窑址时,采集品中有黑釉窑变碗标本,可惜只采集到一件,数量虽少,但由此可知浙江地区宋代也烧制过窑变蓝釉茶盏,为研究这类瓷器增添了新的资料(《中国陶瓷史》第279页)。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宋代婺州天目瓷在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于浙江金华武义的一只宋代婺州天目黑釉窑变蓝釉茶盏(图一),及采集于武义宋代珠光青瓷窑址——宋代婺州窑中心窑场抱弄口窑址中的黑釉窑变蓝釉茶盏的标本(图二)。
宋元婺州窑天目瓷的生产与烧造工艺
婺州窑宋元时期产生的婺州天目黑釉瓷,并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历史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的理由。据考古出土资料表明:婺州窑早在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发展阶段就已出现内外施满釉的褐釉原始青瓷。西汉中晚期出现了施有青、褐二色釉产品。东晋时已普遍采用褐色斑点装饰工艺。唐代已在总结褐釉工艺基础上。烧造出成熟的乳浊釉窑变花瓷。入宋之后,婺州窑为了适应当时的饮茶习俗和斗茶时尚,有相当部分的青瓷、青白瓷窑口出现以模仿福建黑釉建盏,烧制婺州天目瓷,这种生产发展态势一直延续至元代。

(一)宋元时期婺州

天目烧造窑场分布
这些青瓷、青白瓷、彩绘瓷兼烧婺州天目黑褐釉、酱褐釉产品的窑口主要分布在:金华市婺城区、武义县、浦江县以及衢州市龙游县、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等县市。现根据器型、釉质及品种功能将婺州窑宋、元时期烧造婺州黑釉酱釉天目瓷代表性窑口简单介绍如下:
1 武义县熟溪街道抱弄口宋代珠光青瓷古窑群
抱弄口宋代珠光青瓷古窑群,位于武义县熟溪街道溪里温泉度假开发区抱弄口村,共有烧造宋代珠光青瓷碗盏为主的龙窑36条。据笔者调查,在部分窑址堆积层中发现有大量的黑釉盏(见图一)——婺州天目瓷的残片,估计约占其青瓷产品的1/3左右。此地所产的婺州天目盏在造型、釉质等特征之上已基本接近当时的建盏黑瓷产品。在少部分产品残片之中已出现了代表当时建盏工艺水平的兔毫、油滴及蓝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色耀斑窑变的效果。这说明抱弄口所出产的宋代婺州天目盏已具有极高的品质,是宋代婺州天目代表性窑口之一。
2 衢州柯城区全旺乡尚轮岗窑
尚轮岗村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东南约二十公里,村南为仙霞岭山脉边缘,名称大山岗。从大山岗山峰下来的河,绕村北流入衢江。该村周围古窑址很多,有冬瓜潭窑、沈家山窑和白岩坞窑等。尚轮岗村冬瓜潭窑质地较好,品种较多。既有青瓷,又有彩绘瓷、黑瓷。从其堆积层遗物来看,以青瓷、青褐瓷为主,彩绘瓷次之,黑瓷较少。其所产的婺州天目黑釉碗为敞口,斜弧腹,深腹,小圈足,深灰胎,施黑釉,仅圈足部分无釉。黑釉釉层较厚。釉面光泽度较差(柴福有著《衢州古陶瓷探秘》。浙江人民美论文导读:术出版社,2012年4月)。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上一页12
术出版社,2012年4月)。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宋元婺州窑黑釉酱釉瓷烧造工艺及其艺术品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