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白石传人”李立篆刻艺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7 浏览:14275
论文导读:画、写字、刻印,加之朋友往来热络,每每要忙到深夜,深夜他仍亮着灯在工作室里工作,妻子陪伴在侧,她整理来函、铺纸磨墨、准备资料,凌晨一点还要为丈夫准备宵夜,外加一碗药膳。谢晓茵开玩笑地说:丈夫对到了痴狂的境地,只要家里还有点小菜钱,他就要拿去到古玩市场淘宝。近几年来,李立还陆续收到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地出访
李立在半个多世纪的篆刻艺术实践中,将湖湘文化的“恣肆浪漫,豪放率直”的审美精神完美地呈现于世。他的篆刻由外到内无一不是那么的亲切自然、率性而为,凸显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睿思哲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力量。
1925年,李立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堂市乡小花石(今属株洲),取名心挚,离齐白石的住所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不到三十里。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三岁学书,七岁入私塾,读书半年后家道败落,给地主家放牛、种田、砍柴,十四岁学木工做雕花木匠;二十六岁拜师学画作诗,弃斧从艺;五十六岁移居北京,专业卖画、治印;六十岁画风遽变,融合传统写意与民间绘画,重视创新,形成“白石传人”李立的篆刻艺术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风格,诗、画、书、印并绝,开创了中国画新风,成为二十世纪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其艺术思想的深度、艺术审美的精度、艺术品位的高度、艺术影响的广度等是当代人无法企及跨越的。
1943年,李立十八岁,他自制了一册《石庵印章》。姨父胡文效来外祖父家,李立持《石庵印章》请姨父指教,此时胡文效正在学齐白石的印章,发现李立的白文印和朱文印很有齐白石的风格,大为赞赏,欣然作序,并倡议李立把这部印谱寄给齐白石请其指教,并告诉他给齐白石写了一封信。不久,他便收到齐白石的回信。于是,李立马上将摹刻的那枚“古潭州人”印寄往北平。从此,李立与齐白石两人便常寄书函,齐白石用书信给李立传授篆刻的技艺、技法、艺德,两人的丹青缘一直持续到齐白石逝世。李立感慨地说:“他给我回了四页纸的信。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艺术家,能够对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如此。由此可见白石老人的胸襟和为人。白石老人的那封信不断激励着我前进,也为我指明了艺术道路的方向——必学于古人,自造门户。”
1990年,李立应台北市画学研究会的邀请在台湾省的台北、新店、苗粟、嘉义四市举办李立篆刻书画个人展。当地资深评论家对他冠以“一代神刀”的名号,“人如玉树当风立”也成为台湾友人对他的由衷赞语。在展览期间,他遇到了同为湖南湘潭人的马鹤凌(马英九之父),马用湖南话问李立:“长沙的臭豆腐还有呷没有?和记的粉还在吗?”引发了内地和台湾各界的轰动,并被誉为赴台进行两岸文化交流的第一人。
李立常说:“我的功劳有一半要归功于我的夫人谢晓茵。”这句简单的话蕴含着爱人之间最无私的体谅、最大度的包容、最深切的理解和最纯粹的支持。李立每日作画、写字、刻印,加之朋友往来热络,每每要忙到深夜,深夜他仍亮着灯在工作室里工作,妻子陪伴在侧,她整理来函、铺纸磨墨、准备资料,凌晨一点还要为丈夫准备宵夜,外加一碗药膳。谢晓茵开玩笑地说:丈夫对到了痴狂的境地,只要家里还有点小菜钱,他就要拿去到古玩市场淘宝。
近几年来,李立还陆续收到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地出访、讲学、办展的邀请。他不愿把自己搞得很累,过起怡然自得的生活。李立的生活作息规律与常人不同,他总是要到每日中午才起床,下午和晚上刻字、画画,直至凌晨两三点才休息,他喜欢晚上安静,没人打扰,有灵感。他说:“我现在每天刻两到三枚章,每枚章八千元。人太多,排队都排不过来。”小巧的刻刀在李立灵巧的手中上下滑动,不绘印稿,不用印床,略一思索便决然运刀刻石,何处留空,何处连边,何处缺损,早已成竹在胸。李立称:“我只是大师的门外弟子,不敢自居白石弟子。大师去世后,我只能凭此来寄托我的思念。”
李立这一辈子成熟的篆刻作品达五万方,散播在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九十多岁,很少动刀,三万一方也只刻白文,市场上李立刻的印章已经上涨到五万元,还有人以八万或者十万求购。他的名字和传记收入美国出版的《世界5000名人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世界著名知识分子辞典》、《国际名人传记辞典》、《成就卓著名人辞典》等。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mlw/lw9197.html上一论文:论数字时代的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