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纪录片“真实再现”艺术手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68 浏览:13662
论文导读:
摘要:历经百年发展,纪录片创作观念不断在转变,其艺术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就“真实再现”而言,从之前的角色扮演到动画模拟,以及数字技术还原……当纪录片中的视觉奇观和生动的真人演绎带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新的深思与质疑。本文从纪录片的“真实再现”着手,探析了纪录片“真实再现”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同时指出了“真实再现”需注意的理由。
关键词:纪录片 真实再现 角色扮演 数字技术 情景模拟

一、纪录片真实性探析

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它独特的内涵与作用,跟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必须同时具有真实的存在和逼真的影像,简单点说,就是既要有内容的真实也要有表现的真实,而且需要两者结合得十分完美。它不仅要求内容本身的真实,而且要求视觉效果的逼真;不仅要求创作者在叙事结构上做到真实,而且要求叙事内容是拍摄者能够在现实中拍到的。

1、客观真实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这句话有一个前提——纪录片所表现的对象和表达的观点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只有在这种事实绝对真实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去阐释和创造出作用内容。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来说,创作源泉必须来自于客观事实,并且在纪录片中所反映的和所表达的都要有来自生活的原型,也就是说纪录片所选择的题材本身应该是一种不受人的意识影响的真实客观存在。从这个层面看,真实是绝对的、唯一的。
纪录片中的影像材料是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不是全部,它只是纪录片的一个组成元素,是纪录片创作者表现真实所使用的语言工具,是一种实现纪录片真实的手段和策略。纪录片的逼真感来自于通过摄像机拍出的影像材料,是一种对现实的模拟。因此,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得到更接近于客观存在的逼真感:一是对客观现实真实记录的影像材料;二是表现事实所使用的手法和风格。

2、主观真实

主观真实即为人的意识所感知到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见和判断,是包含了大量的人的主观判断的一种真实。观众通过纪录片看到的真实,也只是创作者从他的角度和特定的环境下感知到的真实,并不是绝对,唯一的真实。不同的创作者在对同一对象进行表达的时候,因为出发的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真实就会有一些偏差;更多其他的因素会对纪录片的真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创作者与摄影机在现场的存在涉人对拍摄对象造成的非正常表现、拍摄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的时间差等等。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真实已经跟客观的存在的真实有很大出入了。

二、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表现手法

“真实再现”,是影视作品中为了还原真相或现场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普遍使用在新闻节目和纪录片中,它强调影视语言的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充分使用光影道具、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及数字特技还原等多种表现手法,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现场,丰富影视语言,还原事件真相,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1、传统真实再现手法: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很早就见诸于各纪录片创作中,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搬演”,这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影视创作策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略。这种创作手法干预性很强,人为痕迹明显,通过对事件或场景的角色扮演,来还原一些缺少影视资料的史实情景,是常用来讲述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艺术手法之一。《圆明园》《故宫》等纪录片都广泛地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手法,《故宫》第一集真实再现就占了近三分之二,《圆明园》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同时相聚于牡丹台,牡丹飘洒,剑舞飞扬,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影片正是巧妙地通过这些搬演让我们对那段过去的历史有了直观的感受。此外,独立纪录片或民间纪录片也会巧妙使用搬演,如骆仪的《自梳》,通过搬演为观影者完整的还原了“自梳”这一仪式,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

2、现代真实再现手法:数字技术还原

进入数字时代,计算机图像技术迅猛发展逐渐成熟,电脑特效在纪录片中的创作中得到广泛运用。电影特技、数字电影的发展也对纪录片的表现方式起了很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角色扮演已不能满足纪录片创作者的需求,于是数字技术开始被引进,这为历史题材型的纪录片提供了很好地创作策略。数字技术还原可以将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真实”还原,比如原始社会的存活状况、早期生物的形象、坍塌或损毁的历史建筑、重大的历史事件,甚至历史人物的形象等。这些生动形象的仿造再现了几近真实的过去时空环境,丰富了纪录片影视语言的表达,强化了观众的观影感受。纪录片《圆明园》中,已毁于八国联军侵华的圆明园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的还原再现在观众眼前,直接强化了观影者对圆明园的认识。《故宫》中的“真实再现”充实了片子的影像内容,也提高了片子的观赏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片子的说服力。再如,独立纪录片《一个人的环法》。导演在旅途中遭遇抢劫,这个过程没有被摄像机记录下来,最后导演采用动画技术模拟了本段故事,将旅程补充完整。

三、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价值

1、还原历史时空,再现事实真相

纪录片向来以真实记录为主要创作手法,这决定了它无法参与拍摄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传统的表现手法就是使用文字图片资料或者相关空镜头,配上解说词,这样的做法在表现小事件的时候还可以应付,但是对于大型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这就不免显得乏味枯燥,也会影响纪录片本身的质量,观众基本只能靠文字解说对过去的场景进行空间想象,不能起到很好地传播效果。如果不用真实再现的手法。信息含量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就小了很多。
“真实再现”很好地弥补了纪录片这方面的不足。声画兼备是影视作品最大的特点。画面的视觉冲击是不容忽视的。“真实再现”不仅再造了缺失的影像资料,几近真实地还原了事实真相,还可能架构起整部影片故事的讲述,将零散的素材完整地串联起来。将遥远的历史鲜活地展现出来。情景再现给了观众直观的感受。能加深观众对事件的了解,引发无限的遐思。2、丰富影视语言,纪录片“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提升观影感受
情景模拟通过光影论文导读:责任编辑:梅杰上一页12
道具的打造,可以让还原出来的历史场景极富意境。“真实再现”的创造手法通过人工影视语言的表达,将影片素材创新、鲜活、生动、丰富的展现出来,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场感,将观众缓缓带入尘封的过去时光,为观众营造了极好的视听享受。纪录片《玄奘之路》通过大量场景复原及视觉特效,情节紧张刺激,故事悬念重重,让玄奘的传奇人生重现荧屏。玄奘的扮演者,为了能演好高僧玄奘这一角色,还曾到法源寺和中国佛学院体验角色;而视觉特效的加入更让旅程充满奇幻和波折,扣人心弦、令人动容。

3、拓展表现手法,创新美学风格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影视作品创作中来。纪录片也开始大胆尝试各种新的制作手法,“真实再现”也促使具有新的美学特色的纪录片创作风格的形成。每一次制作手法的进步其实就是创作理念的突破,是一次新的创作革命和运动,这些革新可以更好的推动纪录片的发展。“真实再现”的引进,让纪录片题材、表现形式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原有的由于影像资料的有限性而不得不放弃制作的历史选题在“真实再现”的手法下可以重新被还原、被创作,原本枯燥乏味的文献资料被转化为流畅生动的影视作品,既保证了史实的真实性,又保证了影视作品的可视性。

四、纪录片“真实再现”需注意的理由

1、以保证内容真实性为前提

“真实再现”可以很好地弥补纪录片创作中的不足,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合理运用新技术来助力创作。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数字还原,都应该建立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之上,尊重事件真相,合理适度还原。既要充分发挥能动性运用新技术,又要把握好度,谨防误用滥用破坏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

2、提前告知观众以避开误导

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统纪录片会在虚拟场景中标明“情景再现”,以避开让观众产生混淆,但现在的纪录片则基本取消这一标示。为了避开“真实再现”给观众造成误导,让观众不明哪些部分是真实记录、哪些部分是“真实再现”,创作者应该在相关部分进行注明。有些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感,特地隐去了相关标示,给观众造成模糊的感觉,这样的做法恰恰损害了纪录片本身。事先坦诚告之观众,观众既能理解并接受创作者的意图,同时也会对纪录片产生更积极的观影态度。明确标明哪些是“电影资料”、“角色扮演”、“情景再现”,让观众看后一目了然。
结语
在不可抵挡的数字时代背景下,虚拟影像和真人演绎被广泛应用到纪录片的创作当中。数字时代下的纪录片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纪录片真实观的界限,将科学技术和故事片的表现方式都据为己用,在纪实与虚拟之间的游走最终实现了现实与历史的文化对接。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有着不断的突破和超越现有的模式,寻找新的可能性的天性。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革新,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手法产生一些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本质上不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以澄,张昌旭《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2]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英]保罗·罗沙《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