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林伯渠政治生涯三次抉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66 浏览:44979
论文导读:,又研习过天文、地理、数学、矿学等西学,在当地颇具名望。林鸿仪怀着“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期望,为儿子编辑了一套课本即《励志文选》、《励志诗选》、《励志词选》和《励志曲选》。从1894年春天开始,林鸿仪即按着课文教林伯渠课读。1895年,林伯渠正式入父亲创办的私塾读书,不久随父到安福县城道水书院就读。1899年春,林鸿仪接
林伯渠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曾代表评价他说:“他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赞誉他“革命一生无愧怍,路线正确是英雄”。林伯渠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三次关键性选择。
加入同盟会,走向革命道路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凉水井。林家先人曾几代为官或获有“功名”,到林伯渠这代时已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林伯渠的父亲林鸿仪是位知识分子既谙中国传统文化,又研习过天文、地理、数学、矿学等西学,在当地颇具名望。林鸿仪怀着“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期望,为儿子编辑了一套课本即《励志文选》、《励志诗选》、《励志词选》和《励志曲选》。从1894年春天开始,林鸿仪即按着课文教林伯渠课读。1895年,林伯渠正式入父亲创办的私塾读书,不久随父到安福县城道水书院就读。1899年春,林鸿仪接受澧州的聘请,到钦山寺举办新式学堂。林伯渠与其堂兄林修梅由道水书院转到钦山寺学馆。林伯渠非常感激幼时父亲对他的这种教育,他在《六十自寿》中曾写道:“六十年匆匆地越过了生命的途程,回首往事,儿时聆受庭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因为读书多,思想也日趋成熟,特别是读了父亲书架上那本郑关应的《盛世危言》之后,林伯渠觉得振兴国家,首先得重视国民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伯渠立志成为国家的教育人才,以知识来唤醒国人。1902年,林伯渠考入湖南常德公立西路师范学堂。西路师范是湘西的最高学府,课程有经书、诸子、历史、地理、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心理学、博物学、化学、物理、日文、英文、体操和音乐等。当时在西路师范的进步学生中公开、半公开或秘密地流传的进步书刊,主要有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严复译的《天演论》,以及《新民丛报》、《国民报》等,甚至还有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以及邹容的《革命军》。这些书籍使林伯渠迅速地趋向于当时正在兴起的革命潮流,“我在湖南西路师范读书时,即获读《新民丛报》,加以唐才常汉口起义等影响,矇混的仇满和富国强兵的思想,当时是很强烈的。”
1903年冬,西路师范举行选拔留日学生考试,林伯渠以第一名被录取。1904年春天,林伯渠告别家人、父老和师友,由长沙乘船前往日本。林伯渠抵后进入弘文学院湖南师范班,学习科目有日语、修身、教育学、数学、理化、史地等。当时中国留日学生在创办有好几种杂志,如《新民丛报》、《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和湖南留学生出版的《游学译编》月刊等,另外还有卢梭、孟德斯鸠、斯宾塞以及福泽谕吉等人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哲学、历史等方面的著作,这些都是林伯渠的课外读物。“留学时,忧时忧国之思,无时或忘。看到日本维新后自强不息的苦干精神,深痛清廷的腐败与国运的危急,自己觉得对挽救国家危机应尽一部分责任。当时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风行一时,他倡导的维新立宪学说,及对国内目前状况尖锐的批评,这些再加上从日译的欧美书报那里知道的关于政体的概念,确立了我的革命思想。但还是从民族的爱国主义出发,阶级意识依然是模糊的,甚至以为只要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就可以全部解决中国理由。”
1905年孙中山由欧洲回到,与黄兴、宋教仁等秘密商议将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联合起来。8月13日下午,中国留日学生和华侨在麴町区骏河台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林伯渠和弘文学院的中国学生满怀地参加了这次大会。听了孙中山的演讲,林伯渠心中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解决了长期以来许多蒙混不清的理由。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赤坂区灵南坂日本国会议员阪本金弥的别庄举行成立大会。会议正式通过同盟会章程,公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相当于副总理),宋教仁任司法部检事长。林伯渠原和黄兴、宋教仁熟识,二人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这是林伯渠一生事业的重要起点,也是他做出的第一个关键性选择,转变了他原来设想的教育救国之路,从此踏上中国主义革命的征途。
“整理党务案”后,离开国民党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以图恢复同盟会的革命精神。当时规定,凡参加中华革命党的党员,都要打手印,宣誓效忠于孙中山,许多老党员对此表示反对(如黄兴)。廖仲恺和林修梅、林伯渠等少数同志为了革命能够进行下去,不拘小节,毅然打手印,追随孙中山。孙中山对林氏兄弟的忠心耿耿,极为感动,曾对人说:“林氏兄弟一文一武,将来必大有所为。”从此对林伯渠、林修梅异常器重。
1921年1月,林伯渠经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加入了上海的共产主义小组。如果说中国年青一代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提高政治觉悟开始的,那么,林伯渠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就不仅是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还有他多年的革命实践和艰辛阅历。1923年1月,林伯渠被任命为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6月,三大通过决议确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方针。由于林伯渠既是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又是上海党组织的国动委员会成员,当时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许多员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国民党,都直接或间接地同他有关。不仅国内,当时中国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八十多人加入国民党,也都同林伯渠的活动分不开。1923年底,林伯渠到广州担任《革命评论社》主任,为起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在国共两党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之间进行磋商和斡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林伯渠出席大会并被选为国民党侯补执行委员、农民部长。2月被国民党派往汉口建立主持国民党汉口执行部论文导读:。1924年底,冯玉祥发动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林伯渠又随孙中山北上抵达北京。1925年3月20日,孙中山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林伯渠极其悲痛。34年后,在纪念孙中山的诗中他还写道:“泪尽铁狮子,匆匆卅四年。”上一页12
。1924年底,冯玉祥发动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林伯渠又随孙中山北上抵达北京。1925年3月20日,孙中山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林伯渠极其悲痛。34年后,在纪念孙中山的诗中他还写道:“泪尽铁狮子,匆匆卅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