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程德全政治品德及其现实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46 浏览:20012
论文导读:
[摘 要] 政治品德是官员安身立命的前提,是为官之德的核心。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程德全十分注重自身政治品德的修养。其主要表现是:赤忱爱国,心系民众;才华出众,胆识过人;廉洁自律,勤恳奋勉;重视人才,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奖惩有据。他的这些优良品德不但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也依然有着现实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程德全 政治品德 现实启迪
政治品德是官员安身立命的前提,是为官之德的核心。中国始终注重并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官员选拔标准。其中,首要一条就是要看其政治品德。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机关运转的主体,其政治品德状况,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1]
在波云诡谲的近代历史风云中,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程德全就十分注重自身政治品德的修养。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本文阐述了程德全优良的政治品德,以资为当前领导干部的自律、选拨与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程德全(1860—1930),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早年以知县衔入黑龙江将军幕。1903年升道员,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1905年,署理黑龙江将军。1907年至1908年先后署理黑龙江和奉天巡抚。1909年调任江苏巡抚。辛亥革命爆发后,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自任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内务总长。袁世凯接任总统后,复任江苏都督。不久去职,归隐佛门,死后葬于寒山寺旁。

一、程德全优良政治品德的主要表现

(一)赤忱爱国,心系民众

程德全出生于动荡不安的19世纪60年代。此时,清廷的统治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日趋风雨飘摇。面对国家危难目前状况,从小习染中国儒家文化知识、深受书香家庭熏陶的程德全忧心忡忡。1890年,程德全以廪贡生的身份到北京国子监学习。通晓俄语的程德全开始十分留心搜集有关东北的资料,并拜晤在京的黑龙江旗人寿山,仔细询问东北情形,两人遂订交。[2]P821900年2月初,寿山赶赴齐齐哈尔署理黑龙江将军,同时任命“才优学粹、器识宏深,而于边事夷情尤能洞悉窾要”[3]P694的程德全为黑龙江省银元局总董兼办将军文案,后又任行营营务处总理,负责筹划防务。
1900年七八月间,沙俄军队借口义和团运动排外入侵东北,清军节节抵抗。战争爆发后,程德全前往前线监军。行至博尔多河畔时,见“博尔多河南搬家难民不下数十万”,正哭号争渡,“扶老携幼,情殊可怜”。[3]P733面对此景,程德全认为此时俄军兵锋正甚,而清兵“已颓靡不可整顿”[3]P716,抵抗已经无多大希望,但若此时任由俄兵渡过河岸,必定又会使难民们受到惊扰,甚至有生灵涂炭的危险。为此,他一面勒令部队强渡难民,一面致函寿山主张向俄军请和。在获得允准后,程德全两次亲赴俄营求和,企图阻止俄军前进,但均遭拒绝。后由于其以死相求,拔刀自刎,俄军官才答应缓兵之事。“俄将钦其为人,始允不攻城镇、不杀生灵、扎营城北面与将军议事,并在博尔多停兵三日,容我渡济难民。”[3]P697议定后,程德全随即返回齐齐哈尔,撤出军队及军火粮饷,准备和平让城。然而,为俄军作翻译的姜某此时却谎称省城有埋伏,让城为“为聚而歼旃之计”[3]P732。俄军拟即发炮攻城。危急之下,程出城与俄军相见,并以身挡炮口,恳求俄军停止进攻。为了化解嫌疑,消除误会,避开重蹈覆辙,程德全坚持留在俄军中,作为人质以释敌疑,以显诚意。
之后,俄军入城,将军寿山自戕。为此,沙俄欲强立程德全为黑龙江将军,以作其傀儡。程德全以违背国家体制,坚决拒绝,并投江自尽以明志。在被俄军救起后,为避开百万同胞遭受更大的侵害、蹂躏,程德全致书俄国沙皇,希望其看在两国世交友好的情义上,答应他的九项请求:一求不伤害生灵。二求不夺人财产。三求毋妇女。四求中国人民照旧优待。五求毋更张大清国政令。六求官员人民有愿迁徙者发给护照。七求发给各城各站人民执照,饬速归业。八求前往呼兰等处收抚,不必多带人马,免民间惊恐,并求先发告示,大张晓谕,俾众周知。[3]P734—735
程德全精忠报国,不卑不亢,始终将民众的安危系于一身,被看作是清末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封疆大吏。[4]如此高尚的政治品格应当是为官者应有的政治涵养。

(二)才华出众,胆识过人

程德全出身平凡,并没有较为显赫的身世背景,之所以能够获得主政一方的权势,一方面是由于生逢乱世,历史给予了他展现自我的机遇,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他出众的胆识和才华,才让他在历史中有一展身手的资本。
1891年,程德全经由黑龙江副都统文全函聘来江,中俄交涉事务和编撰黑龙江全省的《会典舆图》事务。在此期间,程德全的出色表现留给了时任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依克唐阿给朝廷的奏章中就明确提及程德全随其出没于“弹风雪之中,指画山川,尽力筹战,凡有赞助,无不动中机宜”,“核其人品学术,洵为艰苦卓绝,有守有为之士”,为此他恳求朝廷看在人才难得的份上给予其奖励,“以示优异”。此后,依克唐阿因为中日甲午战争而出师奉天,此时“奉天事务,备极殷繁,非有精干廉明之员,不足以资差遣”,可谓“需才孔亟”。而这时恰逢“年力富强,洞悉边情,留心吏治”的程德全经黑龙江将军恩泽、副都统寿山奏调,由安徽赶赴江省赴任,途经奉天。十分了解程德全才能的依克唐阿随即请旨,请求朝廷将程留在奉天,“藉资臂助”。[3]P694—695
程德全的才识,不仅获得依克唐阿的青睐与赏识,其后的多任黑龙江将军都对他赞誉有加。署理黑龙江将军萨保则禀奏朝廷,“该员卓绝艰苦,胆识过人,俄众无不钦服。凡遇商办事件,得该员一言,颇获允从”。对东北边疆事务尤为熟习的程德全无疑对于战后黑龙江重建与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萨保向清廷请旨“特赏该员花翎三品卿衔,总理黑龙江善后事宜,裨益实非浅鲜”。在《倭副都统奏保片》一文里亦有类似阐述,认为程德全“气度凝重,议论精确,实堪大受”;“江省若得该员悉心筹划,假以事权,不责近功,善后一切应办要务,必有实效”;“军民感其保全,俄人钦其忠义,以之襄理善后交涉,自能事半功倍”。[3]P698—699“才论文导读:练之员,共图匡救,何以收日进文明之效?”P329他甚至曾直截了当地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指出“人才缺乏”是制约黑龙江发展的三大困难之一。P460“为政之要,首在得人。”P304面对发展困境,程德全本想就地取材,然而黑龙江地区多年积累下的痼疾令他十分沮丧和失望。“初亦拟就地取材,无如旗署人员,风气未开,语以维新诸务,不但茫然
长心细、胆识过人”的程德全获得了上司们的一致认可与肯定,也为其仕途上的不断升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程随后接连被擢升为道员,不久又加副都统衔、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1905年更被委任为署理黑龙江将军,全权负责江省事务。按清制,东北实行旗制,清廷对程德全的任命,既是越级提拔,又打破了东北歧视汉人的惯例。[2]P83

(三)廉洁自律,勤恳奋勉

为官清正廉洁,无疑是官吏们必须具备的政治品德与素养。作为社会大众对官员最为看重与关注的一项内容,官员的清廉程度不仅对方针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其历史评价留下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程德全不仅才华出众,踏实苦干,不恃才傲物,也始终严于律己,保持了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
程德全在黑龙江主政4年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在政策实施中将自己的廉洁风气贯彻其中。由于黑龙江在满清王朝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因而该省的地方公事一律归各旗署承办,汉人不得干预。然而,长期封闭经营,致使弊端丛生。尤其是“庚子国难”后,江省的纲纪伦常更是荡然无存,收受贿赂、贪污腐化的现象比比皆是。程德全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以诉讼为例,他认为“民间涉讼到官,书役多方勒索,弊窦累累,难以言状,各省皆然,东三省尤甚”。而在地方衙门中,由于任用门签类的劣吏,“平日专以舞弊索贿为事,由来已久”[3]P227—228。为此,他深刻地剖析道:“书吏去而蠹国病民之害除,门签去而朦官舞弊之源绝,优予各属津贴,庶可共砺廉隅,酌给员司薪公,可望收效指臂,是则要端既握,积弊自祛。”[3]P220为了造福地方,铲除陋习,纯洁干部队伍,程德全在推行新政中一方面裁汰冗官,改设机构,严肃查处腐败官吏,一方面也提高机关人员的个人待遇,给予一定的俸银、津贴补助,以期实现“高薪养廉”。但与此同时他也告诫地方官员们,“倘地方各官犹有不知自爱,以贿为政者,定行从严究办,以肃官常”[3]P228。
1905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伏维举行新政,惟以筹款为先务,而综核度支,量入为出,尤非拣派廉干大员督理其事,不足以昭慎重。”[3]P218程德全的廉洁之举,不仅体现在对官员的警示,还表现在对廉洁正直官员的亲睐与任用上。许多官员,因其自身清正廉洁受到了程德全的提拔,如留守奉天的候补同知恩厚,因其在呼兰厅理事同知一职上能够做到“朴实廉能,克勤职守”而得以转正实授;“持身纯谨,办事详明”的银库主事全瑞则升补刑理刑员外郎一缺;花翎吉林试用知府李鸿桂因其“守洁才长,通达时务”的品质更被程德全由吉林奏调到黑龙江试署呼兰厅知府。奏调来江的花翎二品衔记名总管姚福升,以其廉政不阿的气质,善于理财的特长获得了程德全高规格的礼遇。
1907年,有人向朝廷参奏署理黑龙江巡抚的程德全在其任职期间有营私罔上,嗜利扰民,擅放讷谟尔河北荒段以充私囊,虚报成营侵吞兵饷,刻敛巡警经费等不端行为。此时身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的徐世昌据实查明,驳斥了不实之言,“原奏所参各节,应请毋庸置议”。不仅还了程德全的清白之名,还对程德全在黑龙江的善后筹办事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程德全自署任将军以来,适值俄兵未撤,诸事棘手,该署抚臣谙习边事,悉意经营,于江省不无裨益”[3]P687。

(四)重视人才,选贤任能

程德全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观念,深知官员的优劣、官吏的好坏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窃维政首重人才,济变必资群策”[3]P69。在他看来,要想振兴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务,没有一批具有德才兼备的“父母官”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苟无精明谙练之员,共图匡救,何以收日进文明之效?”[3]P329他甚至曾直截了当地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指出“人才缺乏”是制约黑龙江发展的三大困难之一。[3]P460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3]P304面对发展困境,程德全本想就地取材,然而黑龙江地区多年积累下的痼疾令他十分沮丧和失望。“初亦拟就地取材,无如旗署人员,风气未开,语以维新诸务,不但茫然不知,而且目以为怪,相背而驰,愈形棘手。”[3]P60但程德全并未气馁,而是另辟蹊径,采取多种方式来予以补救。第一,“保留”。就是将一些已经来黑龙江投效的官员继续留在江省工作,不再让他们前往他地,以免人才流失。第二是“调遣”。就是从其他地区奏调其认为适合黑龙江地区事务的官员来江省听候差遣。第三是“培养”。在“保留”和“奏调”官员同时,兴办学堂、推行文化教育建设无疑更具有培养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程德全不仅十分重视人才的储备,同时在人才的任用上也独有一套策略。第一,打破旧制,不拘一格。程德全指出,“维政之道,因时变通,事不师古,与拘泥古法而不知权宜,地方皆守其病,此建官设治之初,所当审度时势,参仿成规,稍事变通,以期尽利者也”[3]P220。今后“无论何省候补及候选人员,不拘资格,不论班次,就现有各员择优试署”[3]P147。为了选贤任能,程德全多次打破清廷的选官任用制度。第二,高薪聘请,待遇从优。程德全为了能够招揽到人才,保留下人才,往往给予其优厚的待遇条件。这从他对姚福升的任用可见一斑。花翎二品衔记名总管姚福升在程的奏调下来到江省任职。姚为人廉政不阿,体用兼备,并且尤其善于理财。程德全认为若让其督理黑龙江善后局事务及筹办全省的一切财政事宜,必能做到措置裕如。为了让姚福升能够安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程德全不惜给予其“每月支银二百两”的待遇。

(五)赏罚分明,奖惩有据

在事务中,能够始终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无疑是一名官员政治品德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身处高位者,更应当做到赏罚分明,奖惩有据,坚持大公无私,不为权贵。程德全作为封疆大吏,地方要员,既对官员的功绩劳苦作出应有的奖励与认可,也对其违法乱纪行为作出坚决的惩治。其良好的政治作风,无疑有助于推动地方吏治建设的良性发展与运作。
大力奖励有功之臣,是程德全推进官员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如筹措教育经费得力的辛天成,从容议结涉外案件的郑国华,成功收复都鲁河金厂的马六舟等人都曾因功绩受到程德全的请旨保奖。而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他还论文导读:
一视同仁,不分满汉。理刑主事庆山、蒙梅楞四等台吉滚楚克等人受到嘉奖就是一典型事例。理刑主事庆山等人曾受程德全委派前往郭尔罗斯后旗开垦荒地。然而,“江省自开办荒务以来,十有余年,迄未大著成效。庚子乱后,诸形棘手,而郭尔罗斯后旗为尤甚”。面对如此不利局面,庆山等人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筹备,“不激不随,不避艰险,驰驱严寒溽暑之中,历尽风餐露宿之苦,先后仅七阅月,竟能一律蕆。计收银至二十余万两,之速,实为从来所未有,迹其成效所臻,不无微劳足录”。为了奖励其功劳,程德全主动向朝廷请旨,将有功之臣一一进迁,如将尤为出力的庆山升任为同知,并加四品衔,佐领文彬升补协领,骁骑校庆麟以佐领补用等。蒙梅楞衔四等台吉滚楚克、四等台吉双喜、沙勒哈三员,也对勘丈荒地事务,“劳怨不辞”,不遗余力。为此,程德全认为“即理刑主事庆山等分别给奖,该蒙员等事同一律,未便独令向隅”,于是也为其请功,赏三员三件蓝翎官府,“以资鼓舞之处”。[3]P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