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利用好课堂结尾“三分钟”让政治课堂更高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13 浏览:18883
论文导读:升。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深思理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的结尾才能吸引住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一、用提问的策略结尾教师在课堂结尾提出的理由要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比如在讲完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运动的两种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一堂政治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也是对高效课堂的一个最基本的诠释。对课的开头,教师都能精心设计,但对课的结尾,往往会被一些教师所忽视。我校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完整、更高效,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结尾的三分钟,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
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深思理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的结尾才能吸引住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用提问的策略结尾

教师在课堂结尾提出的理由要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比如在讲完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之后,在总结时提问:“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如何?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学生能答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向前发展的。教师接着再问:“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么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学生一般都说不清楚,留下悬念,让学生课后深思。
这样,一节课的最后三分钟,教师既总结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了体把握本节课的能力,同时也为讲《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做了一点准备,让课堂与课堂之间带有结构的连贯性,并提醒了学生要做好预习。

二、用“3W”模式结尾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运用到“3W”模式,即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这样可以使繁琐复杂的理由条理化、层次化。在课堂结尾时,也可以采用“3W”模式进行课堂总结,使课堂真正做到逻辑严谨,前后一致,上下承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种结尾方式也是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能力的一种体现。
比如,在讲完经济生活中“劳动者应懂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这个内容后,我们就可以采用“3W”模式进行总结:劳动者的权益有哪些(what)?为什么要维护(why)?怎样维护(how)?这种总结思路井然有序,条理清晰,真正在结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巩固了新知。

三、用图表总结的方式结尾

用图表结尾,既可总结,又留有悬念。这项工作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节课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精神。比如在讲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之后,可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以下图表作为小结。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3.怎样创新(1)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
(3)主体
(4)反对错误倾向
然后教师再提问:“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分别阐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从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性认识;第二单元分析文化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三者的关系。前两个单元让我们从一般作用上了解了文化,知道了什么是文化,利用好课堂结尾“三分钟”让政治课堂更高效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文化对社会与个人都存在巨大的影响,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那么作为第一、第二单元的自然逻辑延伸,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又要重点阐释什么呢?”留下这个理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预习。

四、用寓言或故事结尾

在一堂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大脑也比较疲劳。在这个时候,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寓言,会使大脑由抑制转化为兴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不过这个寓言或故事要选用精当,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要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比如,笔者在讲解经济生活里的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时,利用了报刊上的漫画《追星族》,对几种消费行为再次进行形象的描绘和深入浅出的总结,使学生对几种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结尾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对象,选用适当的策略。这样才能提高政治课堂45分钟的效率,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政治课堂结尾的探索与认真的贯彻实施,能够真正地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
(责任编辑袁妮)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jlw/lw17818.html上一论文:探讨中职思想政治教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