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鲁迅《故事新编》艺术手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57 浏览:143549
论文导读:D4:治水成功,它的故事时序是:C1—A2—B3—D4,文本时序是:A2—B3—C1—D4。鲁迅以A2开篇,但C1是A2产生的直接理由,接着A2介入的是B3,这样就隐去了本该承接C1写的治水过程,但他又没有完全隐去,因为后面请禹讲话的时候,他又提到了治水的一些情况,为读者大概勾勒了治水的画面,这一点又与《补天》《奔月》有所不同。《理水》中逆时
摘 要:《故事新编》逆时序的运用使文章在平铺直叙中顿生波澜,跌宕而浑然一体。逆时序造成的时间空白,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交互使用使历史故事更加地贴近现实生活,“油滑”也起了推手的作用,使《故事新编》这本历史小说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而越显真实。鲁迅艺术手法的高超从此处可见一斑。
关键词:《故事新编》 艺术手法 逆时序 圆形人物 扁形人物
鲁迅毫无疑问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国民性及其他理由的深刻批判与细致深思,还在于他对文学有巨大贡献。在倡导使用白话文功绩的同时,他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他的作品和精神。从他的作品中,我们首先应当看到他高超的艺术手法。本文仅从逆时序与人物塑造上浅谈《故事新编》中鲁迅的艺术手法。

一、从逆时序的使用看《故事新编》的艺术手法

“时序”这一术语是在杰拉尔·日奈特的《叙事文的时况》一文中第一次被提出来的。他说:“叙事作品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性的序列……所讲述的事情的时况和叙述的时况(所指的时况和能指的时况)。这个二元性不仅可以造成时况上的扭曲……叙事作品的功能之一即是把一个时况兑现到另一个时况中。”故事时序和叙事文时序之间各种形式的不协调称为逆时序。逆时序的使用在《故事新编》中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手法,八篇文章中运用各有差异,总的说来,前面三篇可以代表整本书的此种用法,因此只详说前三篇。
1.《补天》中的逆时序状况 《补天》中的时序或第一叙事文,以女娲做事发展的先后为准,即:A1:醒来;B2:造人;C3:补天;D4:死去;是A1—B2—C3—D4的顺序(英文字母表示文本中事件的发生顺序,阿拉伯数字表示故事发生因果关系的顺序)。而在B2与C3之间有一段与A1到D4发展相反的叙述,是一段追述,这些事件是A4’:看到洪水中的人;B1’:战争;C2’:不周山倒;D3’:天裂;C(3)5:补天。按故事发生的先后,即故事时序是:B1’—C2’—D3’—A4’— C(3)5,而在文本中呈现的顺序,即叙事文时序是:A4’—B1’ —C2’—D3’ —C(3)5。 将二者结合起来,故事时序就是:A1—B2——————C3—D4,叙事文时序是:A1—B2——————C3—D4。这个逆时序的运用是在文章中间,它的广度虽只有八段,但让文章增色不少。另外模糊的逆时序跨度,扩展了时间长度的同时,也将这些事件发生的间隙缩小,使这段“插曲”与正文联合更紧密,平铺直叙中顿生波澜,使文章跌宕而浑然一体。
2.《奔月》中的逆时序状况 《奔月》这一篇讲的只有一个中心:嫦娥奔月,但却比《补天》的逆时序使用要复杂些。首先表现在奔月的主角是嫦娥,但大量的篇幅讲的却是后羿;第二是没有从正面讲嫦娥奔月。以上两点在手法上造成了两条时间的交叉线。嫦娥在文中只有两点,即A1:厌烦;B2:奔月。在直接写A1之前又先写了后羿A2’:回家;在A1至B2之间又写了B3’:后羿解释射鸦;’:嫦娥抱怨;D1’: 后羿解释的理由;E5’:后羿出门;F6’:射鸡;G7’:赔偿;H8’:冯蒙暗算以及后羿在得知嫦娥不见后I9’:幻想嫦娥不见的场景。嫦娥不见的场景应当在奔月之前发生,后羿的设想就是对当时情况的追述。它的文本顺序为:,故事时序为:。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粗略的划分,比如在冯蒙暗算后羿的时候,后羿回忆了冯蒙当初向他学艺的事,这件事应当发生在A1之前,细分下来更加复杂。《奔月》既有追述又有预述,它的跨度点在第一叙事文之前,而广度点却在第一叙事文之后,这就给读者造成了更加宽广的文本时间和空间,让读者有更大的空间去深思和想象,同时A1至B2之间用后羿的事遮盖了嫦娥的行动,使嫦娥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是一片空白,留下了无限的疑问,等待读者去书写。鲁迅写作艺术的高超从此处便可见一斑。
3.《理水》中的逆时序状况 《理水》中主角出场的言语是到第三节末才出现的,前面一直都是借别人的口讲禹,后来又讲到了其他官员治水,为禹的出现作铺垫,虽然这一篇的时序理由没有《奔月》那样复杂,但同样,这两篇均隐去了正文的一部分。对其时序姑且简单一分,A2:文化山上的闹剧;B3:官员视察;C1:禹治水;D4:治水成功,它的故事时序是:C1—A2—B3—D4,文本时序是:A2—B3—C1—D4。鲁迅以A2开篇,但C1是A2产生的直接理由,接着A2介入的是B3,这样就隐去了本该承接C1写的治水过程,但他又没有完全隐去,因为后面请禹讲话的时候,他又提到了治水的一些情况,为读者大概勾勒了治水的画面,这一点又与《补天》《奔月》有所不同。《理水》中逆时序的运用,使它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幽默感,接着是前后对比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对前文的批判,最终给人留下的是无限的深思和落寞。从逆时序的使用角度看,《理水》当是这八篇中最好的一篇。
《故事新编》的前三篇逆时序手法的运用是整本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后面的《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五篇逆时序手法运用不出前三篇的范围,因此也就不再过多讨论。鲁迅逆时序手法的运用,将《故事新编》写活了,使历史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相比前面几篇的手法运用相对较弱些,但这几篇对于人物的塑造却弥补了这一不足。

二、从人物形象的使用看《故事新编》的艺术手法

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我们可以把人物分成两类: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一部复杂的小说往往既需要圆形人物,也需要扁形人物。他们碰撞的结果要比道格拉斯先生所暗示的更加贴近生活。”鲁迅《故事新编》中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交互使用使历史故事更加地贴近现实生活,这里当然不可避开地是他“油滑”的使用。对于“油滑”的评价历来不一,有的认为这是鲁迅的败笔,因为鲁迅也曾经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有的认为这是鲁迅运用手法的高明之处。但不管如何,从圆扁人物的塑造角度看,“油滑”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ianyinglw/lw47818.html上一论文:试析北京世君堂紫檀艺术馆10月31日正式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