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鲁迅文学奖侮辱鲁迅?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49 浏览:142597
论文导读:
8月11日,中国文学奖最高荣誉之一的鲁迅文学奖,公布了第六届获奖名单。按照以往经验,名单出炉后,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争议。然而本届鲁迅文学奖所引发的争议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自评自奖的文学奖
早在5月份的作品公示阶段,湖北作协主席方方就在微博上称柳忠秧“跑奖”,使得柳忠秧最终未能进入最后的提名名单。而四川诗人周啸天凭借“炎黄子孙奔八亿,不争馒头争口气”诸如此类的作品获得诗歌奖,引起激烈批评,有人直言他的某些诗甚至还不如柳忠秧。紧接着,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作品《瞻对》在本该众望所归的期待下,竟然在最后一轮中以零票出局,阿来不干,发出,希望作协报告文学组能够给出回应。但作协方面一直三缄其口,发言人迟迟不发言……一时间,当事人、专家、学者、公众,义愤填膺、口诛笔伐,好不热闹。这场由“一部歪诗引发的公共事件”俨然轰轰烈烈地发酵成了一场反思当下文学评判标准的运动,成为文坛的“丑闻”。
事实上,自1986年设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的鲁迅文学奖,制造的争议从来都没有消停过。第五届,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羊羔体”一鸣惊人,人们无法接受那种比口水歌还不如的鄙俚文字竟然是诗,有人质疑官员获奖有猫腻。而该届“文学理论评论类”获奖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被指涉嫌严重抄袭,全书33万字之中,竟有70%是抄来的。2007年第四届更曝出了“评委获奖”的奇闻——担任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的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等人,同时成为该届的获奖者。这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肖鹰批评为“史无前例的文学评奖监守自盗、自评自奖的集体”。
虽然我们处在一个无限娱乐化的“眼球经济”时代,可一个文学奖老引发争议,毕竟不是什么让人娱乐的事情。而作为一个已经评了六届的国家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似乎跟形形色色的遗憾、质疑、传言联系的有点过于频繁。鲁迅文学奖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给人留下如此不堪的识别记忆?闹剧百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怪呢?假如鲁迅先生在世,他对此作何感想呢?一连串理由,摆在我们面前。
文学评奖成体制内狂欢
诚然,在这场持久又频繁的争议中,舆论焦点对准的一直是那几个“出头鸟”,但无疑,公众并非是对他们个人有什么偏见,而是对鲁迅文学奖评审的质疑。综观鲁迅文学奖这些年所惹出的争议,无不是获奖者的作品难以服众。
“鲁迅文学奖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不少鲁奖得主是用钱买的,还有一些是谋来的。跑奖,是作协体制内作家的人生大事。”2011年,诗人沈浩波在微博中如此爆料。这一地揭秘,让中国作协颜面不保,翌日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崎嵘对“花钱买奖”一说坚决否认,并要求拿出证据。
那些备受争议的获奖作家有没有四处活动,目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但无风不起浪。本届鲁迅文学奖评委樊星坦言,在他参与过的多项文学评奖中,“打招呼”这种事情在所难免,绝对的公平很难保证。在各地,经常评奖的几位评委为圈内所熟知,因此通常评奖还没开始,就会有人来找。评委陈晓明透露,时每个评委多多少少都会做出一些让步,如果大家各投各的,票数过于分散,则无法产生有效的获奖名额。这也就让一些评委转变初衷,要“顾全大局”,不能投自己欣赏的作品。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落选鲁迅文学奖后发表《关于鲁奖落马的告白》中说:“我必须公开对那4位在(被)打招呼后,仍然勇敢地坚持投我一票的评委表达我的尊敬和感谢。”
由此可见,鲁迅文学奖和其他各种评奖中,有“潜规则”是确信无疑的,“跑奖”也确实是圈内公开的秘密。然而不巧的是,每次评完奖,都会有漫天飞舞的投诉告状信,都会有获奖者的作品被拉出来“游街示众”。作品差强人意自然万事大吉,一旦作品太离谱,便名节不保。可见,“跑奖”也是有极大风险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呢?
现实是政府对奖项介入太深,给获奖者的好处太多。在中国这个文学奖跟评职称、奖金挂钩的体制下,一旦获得鲁迅文学奖或其他国家奖,得奖人的后半生就衣食无忧了。奖金丰厚与否暂且不论,由此带来的名利足够其享用后半辈子。
“无论是鲁迅文学奖,还是茅盾文学奖,都基本已经变成了体制内的狂欢,潜规则横行,关系户才能笑到最后。”作家何华尖锐地揭露,“在利益的驱动下,文人们放下清高的身段,到处烧香拜佛、磕头作揖。跑奖者趋之若骛,请吃送拿,车来人往。评委大权在握,礼品、券、购物卡、人民币、名烟名酒,也是少不了的。于是,作者与评委互相串通、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腐败至极。”
鲁迅文学奖评奖纪律明确提出要“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今年5月,在柳忠秧被曝“跑奖”时,就有媒体直呼“启动争议调查,通过司法程序给公众一个交代。”但是这个呼吁石沉大海,直到现在也没见动静。
不过,在戏谑与反讽的狂欢背后,理性声音依然不断:这仅仅是鲁迅文学奖在腐败,还是相关机制早已腐败?
背离了鲁迅精神的鲁迅文学奖
大多数中国人,是阅读鲁迅的文章长大的。鲁迅独立、自由、反叛的文学斗士形象,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拒绝接受评判的。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最好的证明。1927年听闻有人提名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即致信台静农表示拒绝:“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他的文学追求是“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此等风骨,让人肃然起敬。
1986年,中国作协为纪念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而设立鲁迅文学奖,将它和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代表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鲁奖评选要求“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fwxlw/lw50572.html上一论文:试述有趣的语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