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现实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375 浏览:84312
论文导读:况,希望能够通过手中的笔来转变现实,转变局势。但是这也只是一种想法,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知识分子想通过手中的笔转变社会现实理由,力量还是微不足道的。类似这样的“多余人”形象,仔细想想我们国家也出现过,与其说是无独有偶,不如说这是社会变迁的必定,一个国家经历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这些“多余人”就是它的产物。中国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在大二时就学过外国文学史,当然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还清楚的记得普希金与他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讲的。在俄罗斯文学中,所谓“多余人”是一个人物系列,虽说这种说法是在屠格涅夫的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流行开来的,但是这类人物的基本特征是在奥涅金身上就已经确定下来的。所以提到“多余人”形象首先就要提到奥涅金,因为他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普希金从1823年开始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作品,到1830年最终完成。从世界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和作用的作品。它不仅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更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展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生活。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作为贵族青年的典型,他是一个退职官员的儿子,从小受着传统的贵族教育,但是他终日在上流社会中鬼混,成了一个纨绔少年。他不喜欢彼得堡的生活,所以来到了世外桃源一样的乡下。他拒绝了达吉雅娜的追求,又因为某种理由打死了自己的好朋友连理斯基。后来他从各地漫游回来,并且与达吉雅娜相遇,向她求爱时,没想到达吉雅娜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碌碌无为。普希金用奥涅金的形象给我们展示了当时最重大的社会理由之一,即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理由。像奥涅金这样的仅有聪明智慧、却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在爱情中也屡屡受挫的贵族青年,在那个时代的俄罗斯是很常见的,所以这一文学形象具有很大的概括作用。
与奥涅金一样的“多余人”还有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冈察洛夫创造的奥勃洛莫夫形象等。毕巧林是一名贵族,是一名军官,他非常聪明,才华横溢,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很失望,但又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环境,所以他很苦恼,甚至显示出玩世不恭的态度。他狂热,有时甚至有些人格分裂。但是毕巧林比奥涅金性格更鲜明,因此他的悲剧性也更深刻一些。罗亭是一个聪颖、热情、思想开放、善于言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但当时的社会条件,加上他远离人民、又缺乏毅力,没有精神支柱,所以不管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没有收获。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没用和“多余”,最后默默地在巴黎墓战中牺牲了。说到罗亭,他“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缺乏实干精神。奥勃洛摩夫也是一个“多余人”典型,他的思想更是龌龊不堪。虽然说他生性善良、还算是有教养,但是由于他家有祖传的庄园,还有300多个农奴供他使用,所以他每天无忧无虑,这样慢慢地他便失去了斗志和兴趣,变得碌碌无为,醉生梦死,就这样每天躺着直到最后默默地离开人世。作者通过罗亭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社会上要求变革目前状况的愿望。
从以上的人物身上可以看出,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在他们身上除了阶级、思想上的局限性外,还有他们所处的时代具有局限性。在当时,整个俄国社会越来越腐败,而作家们通过这些人物反映了社会目前状况,希望能够通过手中的笔来转变现实,转变局势。但是这也只是一种想法,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知识分子想通过手中的笔转变社会现实理由,力量还是微不足道的。
类似这样的“多余人”形象,仔细想想我们国家也出现过,与其说是无独有偶,不如说这是社会变迁的必定,一个国家经历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这些“多余人”就是它的产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有“多余人”形象,比如说鲁迅先生笔下的涓生、巴金笔下的觉新、叶圣陶所创作的倪焕之、还有曹禺创作的周萍等形象,都是“多余人”。从鲁迅笔下的涓生到曹禺笔下的周萍,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变得更黑暗了,矛盾更激烈了,所以这些“多余人”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可恶、可恨了。而这一切又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脉络很吻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二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由于时代背景相似,作家的出身、经历和思想也很相近,创作出了一批与“多余人”典型相似的文学形象来。他们之间在表现上可能有些细小的差别,每个人物也有不一样地方,但是,在更多方面,他们的相似之处很多。
看过了俄罗斯十九,又看过了中国二三十年代文学史,再着眼于现代,可以深思一下,我们一直批判那些跟奥涅金一样的“多余人”,批评他们徒有才华却又腐败,碌碌无为,最终堕落下去。他们虽然有理想,但是他们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因而感到苦闷、孤独、彷徨,无法融入当时的社会,变成了“多余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与平等,我想他们本身不想变成这样,只是社会现实所迫,使他们走上了那条路,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是令人惋惜的,但是我们要从历史中看出新意,找到优秀之处借鉴并发扬光大,将我们的理想融入社会,实现我们的伟大理想和抱负。
关于“多余人”的作用,赫尔岑说过这样一句话:“全靠有了那个时代的‘多余人’,新的一代才没有成为多余的。”“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不仅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启迪了年轻人,也给新的一代播下了象征希望的种子。“多余人”典型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它的存在的作用是广泛而深远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会变成“多余人”呢?其实这是相对而言的。试着想想看,我们谁敢对我们存活的社会、环境大声地说“我必不可少”呢?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动,少了这个有下一个代替,历史的车轮不会因某个人的缺少而停下的。如果自己不觉得多余,即使做了乞丐,依然能够活的开心满足。怀揣着理想,立足于现实,不做多余的人,而要去追求伟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2][俄]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72.
[3]桑淑钧.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23.
作者简介:刘聪,女,1991.06.02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师范)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fwxlw/lw48220.html上一论文:分析非语言沟通技巧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