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我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名家编辑思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224 浏览:58984
论文导读:
[摘 要] 在我国现代文坛,一些著名作家除了创作文学作品之外,还有许多当过报刊编辑,在编辑副刊的同时,也把他们对文学的研究,对报刊的办刊理念都融入到编辑思想里,不仅扶植了一批有名望的作家,也使自己编辑的报刊有特色,对后人编辑报刊都有指导作用。特别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的编辑思想,在现代的报刊编辑中还可以借鉴。在这里就苗族作家沈从文和蒙古族作家萧乾的编辑思想做个简单探讨。
[关键词 沈从文;编辑思想;副刊个性化
沈从文不仅是我国伟大的作家,作为报纸副刊编辑,他也是一个杰出的编辑。他将自己的办报理念、鲜明的个性都融进了编辑思想中,他曾创办和主编过多家报纸副刊,最著名的副刊编辑是他主编《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在他任副刊编辑期间,不仅培养了大批作家,如巴金、老舍,也培养了萧乾这样的成绩卓越的副刊编辑。他的编辑思想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远离政治和商业的办刊思想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随着外来思想的影响,真正作用上的作家群刚刚形成,在文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下,作家的命运被操作文学市场的报刊杂志的投资人、报馆、书局和书店老板所制约,这严重影响着作家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经常出现作家和书局为稿酬的事打官司的事件,如鲁迅和北新书局的官司,郭沫若、郁达夫和泰东书局决裂。在这种状态下,作家群分成了三种:一种是迎合市场的创作,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一种是寻求政治庇护,依附某一政治集团;还有一种就是坚持人格独立,坚守文学庄严,在清贫中坚持。
在这个时候,沈从文在上海开始编辑《红黑》月刊,他的编辑理念是不俯就时代趣味,坚持走自己的路,后来刊物因经费短缺而停刊,和沈从文一起参加编辑工作的丁玲和胡也频都我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名家编辑思想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但是沈从文没参加,他的编辑理念是远离政治、远离商业。
1933年9月,沈从文和杨振生、朱自清、林徽因、郑振铎筹办的《大公报.文艺副刊》面世,沈从文的办刊宗旨是注重文学自身的特性,提倡富有流派个性的纯文学作品,在这期间,沈从文反对为市场而写作,与书商书店相勾结的鸳鸯蝴蝶派,也反对无病的现代派,排斥政治色彩浓厚的左翼。始终坚持自由主义、远离商业竞卖和政治争斗的文学立场,他认为文学应该是自由、独立、严肃的,不应成为政治工具。他的办刊理念是副刊要有个性,有特性,才能办出生气,才有价值。
沈从文这种办刊理念来自于他对文学的理解和自己早年生活的遭遇,他当过兵,认为战争是件愚蠢的事,因此他办刊总是追求文学的纯洁性,远离商业和政治。

二、端正文学态度,提高文学审美功能的思想

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学创作繁荣。到了三十年代,随着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政治中心南移。北京文坛一下静寂了,沈从文在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期间,有意识地将北京作家组织起来,让《文艺副刊》成为北京文坛的展览窗口,北京作家在他的调动下,很快展现出自己卓越的才华,成为一群风格独特的创作群体,被称为京派。
京派文人都是由教授学者组成,他们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学品味,超然平和的心境和高超和谐的人格以及幽静的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是文学创作自由,这些都和沈从文追求的远离商业和政治的办刊理念吻合。
京派作家关注人的内心和人类命运,他们提倡文学要表现普遍人性,追求朴素单纯的人性,远离现实的纷争,但他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又充满了关心。京派作家对文学的态度正是沈从文的文学态度。他将这种态度用在《文艺副刊》的编辑上,注重文学特性规律,提倡作品的艺术性和严肃性,其作用就是为了端正文学者的态度,净化文学领域。
沈从文要求作家要诚实地去写,在写作上要“不计毁誉,胜不骄败不馁,只有这样,才有伟大的作品问世”。对于那些把文学当副业,凭兴趣去写,以放荡不羁为洒脱,以终日高谈为高雅的文人,以及拒绝批评,喜欢阿谀奉承,登龙有术的文人都做了批评。从审美的角度反对“文人玩票白相态度”和“趣味个人主义”。在他的编辑思想里,他认为报纸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教育很重要“一个文学刊物在中国应当如一个学校,给读者的应是社会所必须的东西。”在他眼里,一份文学刊物不仅要有固定的读者群,还应该给读者以教育和启迪的功能,他反对刊物为迎合读者趣味,炒作作家私生活。他追求的是副刊要有教化人们具有健全的理想,刊登的作品具有激发人类的进步勇气,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功能,这些文化特征对读者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审美观念才能达到教化的作用。

三、用文字达到国家重造,民族拯救的思想

作为作家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沈从文,在国家和民族置身于灾难深重的特定时期,他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造成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民族品德堕落造成的危机,以及自己的故乡湘西少数民族的地方危机,这些危机感催生了他的使命感,迫使他去寻找克服这些危机,重造国家的工具,作为编辑的沈从文希望用文字的力量来唤醒民众,用文学的功能推动读者的深思,对未来的憧憬,达到国家重造,拯救民族的目的。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沈从文在自己编辑的《大公报》上发文章阐述他的这种思想,要求年青人保持清醒,在废墟上重造一个中国。

四、对文学新人的扶持和编辑思想的传承

在孙伏园主持四大副刊中的《晨报副刊》和《京都副刊》时,因为推出一大批代表作家,推进新文学的发展而著名,但是对于沈从文来说,孙伏园不但不赏识他,反而羞辱过他,将他的稿件当众扔进废纸篓,这给沈从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他成为副刊编辑后,他一直记着当年被孙伏园羞辱后的誓言:一旦自己做了编辑,决不让自己当年投稿的不幸降临到其他年轻作者的头上。
徐志摩接替孙伏园的编辑工作之后,发现了沈从文的才华,并给予大力扶持。徐志摩的关怀让沈从文一生铭记。在他成为副刊编辑之后,他总是用徐志摩对他的关怀去关怀青年作家,不让孙伏园似的羞辱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名家编辑思想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ddwxlw/lw36929.html上一论文:探究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