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图书馆制度与文化差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87 浏览:20300
论文导读:化时时处处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文化管理也不可能替度管理,因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也存在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3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差异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起源,很难分清先有制度还是先有文化,就像人们分
[摘要]论述了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差异,认为图书馆制度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整体。
[关键词]图书馆;制度;文化;差异
[]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26-03
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文化。制度是有形的,可以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文化(指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却每时每刻都装在图书馆员工的心里,影响着制度执行的质量。每一个图书馆都非常注重本馆制度的制定,这是图书馆正常运转的保障;每一个图书馆都无法轻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因为制度与文化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1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概念
图书馆制度包括图书馆管理体制、办馆理念、发展政策、运转机制、行为规范等。它是图书馆系统良好运转的保障,是规范各种行为的尺度,是调整各种关系的纽带。文化主要是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在今天应该被视为一个社会和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色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中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由全体成员遵守和信仰的、维系或推动图书馆存活或发展的、具有图书馆特色的观念和群体意识,是指导从事文献情报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差异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工作的哲学体系。其主要由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组成。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纽带和桥梁,而精神文化则是其最活跃、最核心、最精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精神文化主要指图书馆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馆目标、价值观、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等。可见,从某种作用上来说,制度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1]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提出,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图书馆学者,此后,我国也掀起了一股图书馆文化研究热潮。最初,图书馆文化定位为“一种精神文化” ,后来又逐渐变化为“ 组织文化”。但文化是离不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最终变成了“ 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进入了服务时代,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尽管这些称谓各有所侧重,突出某方面的特征,但不可否认,这就是图书馆文化。
2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包含制度,制度能够推动文化的形成,而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是对一种文化形成的推动和维护;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制度作保障的文化,就会流于形式,徒有虚名,文化建设就落不到实处。而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例如,当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被评为“好”的评判标准和基本原则即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制度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文化是统帅,制度是载体,二者只有形成有机、有序、统一的整体,文化才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在构建文化的过程中,要将文化的内容形式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把无形的文化变成有形的制度,形成规范化、人性化的约束机制,为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2]
图书馆制度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各项制度。制度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制度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化又是制度存在的前提,一定的物质文化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制度随着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图书馆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或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广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的文化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的过程。当文化已经超越制度的水准,这种文化又会催生新的制度。文化与制度,总是在交替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图书馆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严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文化管理也不可能替度管理,因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性,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也存在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
3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差异
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起源,很难分清先有制度还是先有文化,就像人们分不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但制度与文化各自对图书馆服务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

3.1 成因的不同

图书馆制度主要由馆领导班子制定而成,往往受领导班子成员德、才、学、识以及人生经历的影响。制度会随着三五年一任的馆领导变更而有所转变,这种体现馆领导班子成员个性特征的馆规条约,往往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而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广大员工的群体意识、体现人文理念。图书馆文化的形成要经过广大员工的认识、认知与认同的过程。认识图书馆文化,是让广大员工熟悉图书馆所倡导的服务理念。如,有的图书馆在醒目的地方拉出“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横幅,让员工认识服务读者始终是第一位的。图书馆不但要让员工了解为什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服务理念,更要让他们对这样的服务理念有一种领悟,使他们通过对服务理念的了解,把握图书馆为什么提出“一切为了读者”的初衷,从而悟出服务读者的真正含义。只有通过对图书馆文化的认识、认知,员工才会对这种服务文化有自觉的认同和遵守。员工只有认识到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和作用,领悟到文化的精髓,才会对它的形成持积极的态度,才愿意按它的指引行动。可见,图书馆文化的形成首先要使员工达成普遍共识,即认同图书馆所倡导的文化,并能够认识图书馆文化的作用所在;其次,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同文化的主张,要自觉按图书馆文化的要求为读者服务。所以说,图书馆文化形成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广大员工的认同与共同遵守。

3.2 执行方式的不同

图书馆制度管理信奉的是单向命令,是硬性管理;文论文导读:
化管理信奉的是沟通,属软性管理。在制度管理过程中,往往由管理者说了算,有时管理者对来自下级的、基层的合理性意见很少关注,下级对管理者的决策往往是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具有强制性。这种过分追求刚性的管理(有时甚至表现为刚愎自用),会使管理者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唯我独尊。文化管理主张尽可能通过文化来对图书馆服务活动进行管理,从过去强调馆规条约对广大员工的服务管理上升到注重图书馆文化的驱动性、影响性和激励性的管理。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人本管理模式,它把人放在文化的背景中,在尊重人的自主意识前提下,使更多员工依靠自我制约来发挥积极性,这比馆规条约的刚性管理更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管理倾向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横向、纵向的沟通,注重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使下级能透彻了解管理的目标及措施。这种注重内部沟通的文化管理,容易形成上下级平等,相互尊重,同事之间相互支持、互相配图书馆制度与文化的差异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合的人际关系,从而更能发挥图书馆员工的智慧与潜能。[3]
21世纪,图书馆服务更多的是知识与智慧的服务。图书馆员工过去那种借借还还的服务所占的工作比重将会逐步减少,而信息服务、专题服务的比重将会逐渐加大。知识和智慧的服务是无法捉摸的活动,管理者是无法监督、也无法强迫的,只有让员工自愿工作,他们才会贡献知识和智慧。图书馆文化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激发员工的整体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热情服务的氛围,从而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服务驱动力。

3.3 执行尺度的不同

执行方式的不同,势必会带来执行尺度的差异。制度的奖勤、罚懒往往会因人而异,比如不同的人同样是上班迟到,张三或许会因与管理者关系好而免于处罚,而李四因与馆领导关系一般而照章处罚,这种宽严不一的例子在日常的制度管理中是屡见不鲜的。制度管理往往会针对社会或部门的某种突出的现象而有的放矢(如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严打”现象)。其实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手段,是不存在人为的“严”与“宽”的标准的。同样,一个图书馆,也会存在针对职工或读者某种不良行为调整处置力度的做法。比如某一时段的上班迟到、早退现象较多时,图书馆往往会加强考勤的次数和惩罚的力度,或者上班早、中、晚都要求职工签到甚至刷卡上下班,等等。但这种“加强”一旦有所动松动,不良现象就会死灰复燃。图书馆文化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它侧重于人的因素,从激励人的因素入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管理的有效实现。文化管理对馆内的每一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每个人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其被同事的指责或自责的程度都是一样的。

3.4 给人的感受不同

图书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给人的感受不同。制度管理以物为本,在管理者眼中注重的是馆舍、藏书、阅览座位等硬性设施的管理,尽量使这些硬性设施发挥最大的效能;文化管理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人当做图书馆最为金贵的财富来珍惜,尊重人、爱惜人,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提高人,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化的平台。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情感型”的亲情文化。亲情文化要求图书管理者把员工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来友善对待,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甚至情感,尽量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平台。好的生活环境会让员工感到管理者不仅是在管理他们,更是在关心他们,是在为员工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向他们发号施令。亲情文化更要求各位员工把每位读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来热情服务,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着想,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借阅环境,使读者一踏进图书馆大门,便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这样,即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或许还存在许多漏洞和理由,读者也会给予理解,避开过激行为。

3.5 效果的不同

制度管理往往体现在形式,文化管理则注重内功修炼,管理者关心员工的利益,关心员工的成长,积极为员工创造使其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通过优化员工的服务环境来谋求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质变。[4]
4结语
一个图书馆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飞跃,离不开图书馆先进文化的长期影响。一个制度完备、依制度运转的图书馆,才是一个安定和谐的图书馆;而善于把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层面,才是图书馆服务质量长期优化的关键所在。当某项制度已经渗透到员工思想中并成为其自觉行为时,就留下了根植于员工心中的某种文化。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促使图书馆追求更先进的图书馆文化,从而催生新的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关锁.论中国现代图书馆制度创新的文化取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4):19.
[2] 葛立亚.制度与文化之我见[J].中外企业文化,2008(8):63.
[3] 赵映雪.论企业管理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199.
[4] 李建平.权术管理与文化管理的差异[J].企业文化,200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