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无法告别革命:法国政治历史中不妥协传统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18 浏览:96886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近代以来法国的政治史,就是一部充满动荡的历史。1789 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出现了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巴黎一次又一次地成为起义、革命、政变的舞台。
同样是西方国家,近代英国的政治演进呈现出的是温和渐进的特征,通过光荣革命的形式就建立起了稳定的宪政,而法国的政治演进却是以反复的动荡为突出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当我们今天重读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在反复动荡的背后,是法国政治中所存在的由来已久的、与英国政治中的妥协大异其趣的“不妥协”传统。
近代政治发展的本质,是建立成熟的宪政体制,而宪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契约安排,契约安排则是在交换过程中交换各方进行博弈的结果。用布坎南的话来说,政治学中契约主义的范式就是交换的范式。
英国是具有强大的商业传统的国家,商业交换的原则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英国人的行为模式。商业交换的特点是各方都会从中获益,从而带来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但交换必须采取和平与平等的方式,需要一致同意,需要妥协和让步,为此就需要能够共同接受的规则,需要契约安排,而不能随意用暴力无法告别的革命:法国政治历史中的不妥协传统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来对别人进行强制,那样必定会导致交换无法进行。这就是最基本的商业原则。
随着英国商业力量的崛起,这种建立在妥协、交换和契约基础之上的商业原则也渗入到了英国的政治领域,使得英国人在政治行为上很自然地采取了妥协、交换、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英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宪章和光荣革命都是如此。大宪章是王权与贵族之间围绕权力与利益所达成的妥协,而光荣革命则是英国的王权与议会之间通过妥协的方式达成的政治上的契约,从而建立起了近代宪政的体制。
与英国不同,法国形成的是强大的农业传统。无论是对贵族还是对农民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土地的产出都是相对固定的;在产出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分配过程中一方的所得必定意味着另一方的所失。贵族是暴力的拥有者,贵族天然地会选择依靠暴力的手段,强行在分配中占有最大的一份。贵族由此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暴力是社会的最高仲裁者,贵族用暴力维护自己的特权,而农民一旦有机会,一定也会用暴力的方式来对付自己的主子。无论是哪一方,只要拥有了暴力的手段,都一定会将自己的权利伸张到极致,中间没有妥协的余地。
法国革命正是在这种逻辑之下展开的:贵族绝对不放弃自己的特权,最终引发了大革命,而面对毫不妥协的贵族,民众自然也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就是用暴力来摧毁贵族的旧特权。绝对的对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法国革命必定是你死我活的过程:对手的权力与利益是得不到尊重的,通过妥协与交换来达成“一致同意”是不可能的。没有退让,没有宽容,没有和解,“彻底”、“全部”、“打碎”、“决裂”成了人们最常用的口号。19世纪俄国革命家亚历山大·赫尔岑就曾经说过:1792年的人与众不同,就在于他们同整个旧制度决裂的彻底性;他们不仅谴责它所有的罪恶,而且否认它的一切优点。他们不想保留任何东西,他们要把罪恶的旧制度消灭得一干二净,以便建立一种全新的、纯洁无瑕的制度;他们不想做出任何妥协,他们不想让自己建立的新国家,对作为地基的废墟承担任何旧债。托克维尔也有这样一段评价:在前进当中备受阻挠,但又敢于无法无天地纵情发展的法国,横扫了前进途中遇到的一切障碍:凡能打倒的打倒之,不能打倒的动摇之;它完全不是一步一步地占领社会,以和平方式建立其对整个社会的统治的,而是在混乱和战斗的喧嚣中不断前进的。
这种“不妥协”带来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是,当一种势力一定要将其他的势力逼到绝境的时候,必定会引起后者的强烈的反弹。于是革命必定引起旧势力的反扑,暴力必定孕育着新的暴力。革命、政变、新的革命、新的政变……用戴维·兰德斯的话说:“它一直苦于不稳定和暴力,跌跌撞撞,从政变到政变,从爆炸到爆炸。”在反复的动荡中,法国在很长时间里无法建立起稳定的宪政体制,甚至无法为国家发展提供基本的秩序,由此形成了近代法国国家发展最大的悖论:一方面法国在政治上充满了革命的,另一方面,却在经济上表现得非常平庸和乏力。
托克维尔曾经惋惜地表示:如果法国大革命不是把贵族完全打翻在地,而是把贵族纳入法律的约束下,法国的也许会另有一番景象。可惜的是,革命时代的法国人最缺乏的就是妥协的精神。阿克顿勋爵有一句可能并不广为人知的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政治本质上是妥协的艺术,只有学会妥协的民族,才是政治上成熟的民族。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zzlw/lw17788.html上一论文:探讨与四大名著的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