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课堂教学有效性误区及其成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20 浏览:9617
论文导读:,而教学过程所内涵的作用生成和价值延伸则完全被遮蔽了,使本来“成人”的课堂,变为“成材”的场所,这不仅割裂了知识与智慧的有机联系,而且背离了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针对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著名学者熊丙奇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质,知识和技能反而可能成为祸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由是关系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大理由。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追求走入误区。因此,必须通过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中“对谁的有效性、如何实现有效性及追求什么样的有效性”的理由,以推动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改革
大学课堂教学作为引导大学生探求知识、发展能力、丰富完善个性品质的主要方式,是大学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的追求理应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既包括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内化,再到创造性外化的不同层次,又包括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复杂过程。其指向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必须基于全面性、正当性、持续性的原则,否则极易走入误区。

一、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

1. 追求知识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是大学课堂教学正确取向的保障。因此,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基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合理,否则教学越‘有效’,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可能就越大。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大学课堂教学的认知属性,忽视课堂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更多的是在知识目标上作文章。一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笼统空泛,往往只有知识目标,忽视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创造能力的激发及良好品质的养成等目标[1]。二是,课堂教学过程只关注课程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教学过程所内涵的作用生成和价值延伸则完全被遮蔽了,使本来“成人”的课堂,变为“成材”的场所,这不仅割裂了知识与智慧的有机联系,而且背离了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针对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著名学者熊丙奇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质,知识和技能反而可能成为祸害社会的工具。因此,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做事”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确立“做正确的事”的观念,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并确保知识的价值不被误用和滥用。

2. 关注“教”的有效性,忽视“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教师“教”的方面是否有效,而对于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则很少顾及。具体而言,一是表现为:课堂教学管理偏重教师的教学规范,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使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变为对教师单方面教学技巧、策略的关注。二是表现为:课堂教学主要运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单纯追求“教”的高效率。因为从单纯的知识记忆、理解的角度看,讲授——接受的方式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被视为纯粹的客体存在,教师成了推动课堂教学的唯一驱动力,这虽然可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但其直接后果是:学生自主性的缺失和个体差异性的消解。有调查统计表明,大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中,各科选择“充分发挥自主性”的仅在8%—3%之间,而“基本没有发挥自主性”的在有些课程中却接近50%[2]。雅斯贝尔斯认为,“生命的精神交往”是大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过程的展开是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为载体的,因此教学积极效果的达成取决于师生双方有效的交往对话。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可以选择在“教”的一方,但应该明确“教”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学”的有效。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能仅从教师的角度审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可以说离开了“学”的有效,“教”的有效是毫无作用的。

3. 重视眼前即时的有效性,无视长远持续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的表现有不同的状态、层次和方面,不仅有即时短期效果,而且有长远持续效果。由于前者效率高、易检测,而后者效率低、难评估。所以在许多大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材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关注的是教学工作量的完成情况,“以数字论英雄”;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则主要是通过期末闭卷笔试的方式,“以分数论英雄”。其直接的后果是:“教师讲教材有的,学生学老师讲的,考试考笔记上记的。”。很显然这是一种只顾眼前有效、忽视长远有效的短视行为,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极不负责的行为,从根本上背离了大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误区的理由分析

1. 传统的教学文化仍深深影响着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

教学文化是指师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文化中,比较重视教学活动的认知属性,将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定位在“教”的一方。以“教”为中心,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心,师生关系自然就是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即:教师成为课堂中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可以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是这种教学文化的集中体现。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权威性地位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就目前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依然不可置疑。对教师来说,拥有权威性地位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支配权、决定权,如教师有权选择教学内容及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有权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等。师生之间的这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取上,更多地会从自己的偏好、需求出发,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差异,自然也就很难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的影响。同时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性地位,也更易于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4]。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也会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但它是以学生主体、平等意识的缺失为代价的。因此,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或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时,由于缺乏平等的意识及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极易产生心理失衡状态,表现出一些不能自制的过激行为。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误区及其成因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ywjxlw/lw16335.html上一论文:简析新课改应让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