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陆继椿老师“双分”教学体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455 浏览:81743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特级教师陆继椿老师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体系,分别从注重训练思维、注重语言训练这两个方面,对这个语文教学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双分”教学体系思维训练语言训练
陆继椿是华东师大一附中的特级教师,因提出“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教学理念被称为“得得派”,他创立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体系对当今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一、“双分”教学体系概要

根据教育家刘佛年教授提出的“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一条龙,初中语文要过关”的设想,陆继椿老师独自撰写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课本》,即“双分”教材。在教材中,陆继椿老师为训练项目创造了一个具有科学统摄力的名字——训练点。整个教体序列共有108个训练点(包括综合复习训练点),训练能力依次分为记叙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初一上下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初二上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初二下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说明与论述能力;初三上学期,集中训练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初三下学期,集中训练和复习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体序,即“双分”教学体序。
以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为例,陆继椿老师从训练学生的状物、记事、写人三个方面入手。记叙能力是指先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种种情况,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如实反映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状物阶段的语言训练中,陆继椿老师运用了“记叙建筑物”“记叙环境的一角”“记叙一幅画”“记叙日出夜色”“记叙植物”“记叙动物”这六个单元主题,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八个语言训练点。这六大单元主题都有相对应的知识:①“记叙建筑物”这个单元叙述的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分为记叙简单建筑物和记叙复杂建筑物,要求学生掌握表示方位和顺序的词句,以及描写建筑物形状的词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记叙简单建筑物和有重点地记叙复杂建筑物的能力;②“记叙环境的一角”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把视角集中到环境的一角,掌握叙述层次,描写环境时要突出特征,记叙事物时要突显情感的知识点;③“记叙一幅画”这个单元要求学生记叙典型的环境,掌握画的主题和表现重点,学习描写细腻的词句;④“记叙日出夜色”这个单元根据日出点来观察晨、午、暮、月色、云雾、雨雪等景物的变化,它又分为静态的环境景物和动态的环境景物,要求学生学会以景寓意的写法,懂得中心物与衬托物的关系,以及拟人和象征的作用;⑤“记叙植物”这个单元要求学生观察花木,寄托情思,局部或全面地记叙植物;⑥“记叙动物”这个单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动物状貌、情态、动作的知识点。
在记事阶段的语言训练中,陆继椿老师安排了“记叙家庭情况”“记叙兴趣爱好”“记叙学习活动”“记叙文体活动”“记叙中的抒情”“记叙中的议论”“记叙季节”“记叙风土”“记叙人情”这九个单元主题的训练;在写人阶段的训练中,陆继椿老师安排了“从一件事写人”“从一个场面写人”“从两三事写人”“因物写人”“综合写人”“人物小传”“作品与人”这七个单元主题的训练。

二、“双分”教学体系的特点

(一)注重思维训练

陆继椿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笔者通过阅读和研究多篇陆继椿老师的教学实录和专著,总结出陆继椿老师思维训练的两大特点,即深刻性和敏捷性。
1.深刻性
语言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够全面联系,综合地看待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到文字内核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教学《人类的语言》这篇说明文为例,陆继椿老师发现,学生往往对这类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引经据典”的文章提不起兴趣,认为那些运用了许多形容词、新名词、典故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在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后,陆继椿老师引导学生质疑:“我们是否注意到作者说明的详略?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之后,陆继椿老师是这样阐释作者的设计意图:“作者是从思维和语言、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去理清文章的结构,而不是一般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了解作者的设计意思,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深思得更深一些,理解课文的速度更快一些,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条理性和清晰性。”
叶圣陶老师曾有一句名言:“能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呢?陆继椿老师没有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设计理由,引导学生深思,把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来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就能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2.敏捷性
语文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够快速而正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做出判断的过程。陆继椿老师根据训练的具体要求,把教学分成了十一种课型,即示范答疑课(针对训练点要求较高或单元的起始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例子示范进行剖析)、自学比较课(在示范答疑之后,学生会产生独立钻研的,教师可以规定时间,让学生自主钻研语言实践活动)、重点引析课(对于难于理解的课文,教师可根据训练点的要求,引导学生朗读、讨论、写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评点夹注课(对于文字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字、评句、评篇)、直述训练课(对于容易理解的课文,教师可以按照训练点的要求,突出训练例子的难度)、理由讨论课(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系列理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择优课(对于有些很难理解,但学生兴趣较大的课文,教师可以让他们独立钻研,提出理由,然后教师再选择能够完成训练点的有价值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理由)、对比体会课(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内容,可由学生先完成作业练习,再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趣味竞赛课(教师可以设计测验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综合归纳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和对比新旧知识)、听记说话课(先由教师朗读一段材料,学生认真听完后再复述内容,最后写下脑海中记忆的内容,或者教师可以先朗读一段材料,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讨论争辩,最后整理意见,写成作文)。
从这些课型中,我们可以看出:①陆继椿论文导读:
老师的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始终处于思维敏捷的状态。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陆继椿老师采取了趣味竞赛的形式进行测验,避开了学生不愿参与的情况;又如在直述训练课中,陆继椿老师设计了较难的理由,激起学生的挑战欲,使学生精力集中,且思维活跃。②陆继椿老师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当今,很多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不到具体的知识。根据“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教学序列,陆继椿老师提出了108个训练点,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收获颇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而且思维也更敏捷了。

(二)注重语言训练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言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陆继椿老师就提出学习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内容之一。
以教学《人类的语言》这篇课文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篇课文语言通俗的特点,陆继椿老师把它与张寿康先生写过的与课文第一段相同的科学语体文字进行了对比。张先生的这段文字是:“语言是人类极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从事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语言之于社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语言与熟食、直立行走一样,是人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经过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说明文语言通俗的特点了。
为了让学生明白这篇说明文语言缜密的特点,陆继椿老师又示范分析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语言,并点明研究语言的策略:“从句意入手,探寻作者思路的发展,再看句子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分清是否有引入的句子?哪些句子用作阐明和深化,哪些句子用作转折和过渡。然后,看清句式的特点和变化,分析句子中心词和附加成分在表达句意和在句意前后联系中的作用。”
陆老师的“双分”教学体系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其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陆继椿.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课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2]陶伯英.初中语文基本课文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