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目前状况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49 浏览:58568
论文导读:
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尽人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在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成绩不够理想,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最不愿意深究的领域,研究课、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无须讳言,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策略)、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尽管许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在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但惟独文言文教学还是一潭死水。整堂课没有学生的朗读、没有学生的自行领悟和深思的时间,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
我个人认为要上好文言文,首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既包括解读文言字词的能力,又包括解读文本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指导读背,培养文言语感。初学文言文,学生经常读错字,断错句,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毫无节奏、韵律之美。有些学生读得面红耳赤,信心尽失。为了避开这种情况发生,我十分注意朗读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掌握疑难字词的读音。接着,划出停顿,读出节奏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朗读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范读、带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表演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练读,既培养了文言语感,又初步了解了内容。学生由错读到会读再到读得好直至背诵,自信心也随之而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2、巧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设巧妙的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想像导入;我在教学《童趣》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先请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像的翅膀,“一个闷热的夏天,你正在蚊帐中,仰头看着成群的蚊子在空中飞舞,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的胃口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敌人的轰炸机,在头顶上盘旋,随时都有可能向我发难。”有的说“我在想,我的梦是肯定不会寂寞了。”有的说“这让我想起发生蝗灾时的情景,黑压压一大片,排山倒海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吸引到课堂上了,教学效果特佳,轻轻松松地学习了文言知识。
(2)辩论;教学《论语》这课,我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种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难解难分,都阐述得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个理由。这节课避开了死板的文言文灌输式的教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交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策略

1、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人名示例:《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直接抄录;年号示例:《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可以直接抄录,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
2、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3、调整法,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句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4、增补法,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5、省略法,也就是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思,翻译时该虚词可省略不译。如《捕蛇者说》中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此句的“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省略不译。
对于文言文翻译的策略,我们应作客观处理,不能作片面的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希望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迁移课外,扩大课外阅读量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立足课内”的基础上,用所积累的字词知识“向外延伸”, 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明确了阅读要求,教给了阅读策略,共商了阅读计划之后,不要再加以掣肘,应放手让学生通过所学的学习文言文的策略,如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同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阅读,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当然,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不等于“放羊”。教师应根据阅读的要求和计划,安排学生早读时间适当朗读,上语文课前几分钟适当朗读,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每天检查,对学生阅读的效果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地做好信息的反馈工作,适时地予以阅读指导和矫正,只有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真正形成。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yljxlw/lw22231.html上一论文:探究语言学习规律与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