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理由设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66 浏览:15073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推动思维,而思维是从理由开始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理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理由为中心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方式转变.下面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理由设置的一些看法.

一、理由与困惑

【案例1】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中,一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1)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理由的设置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步骤是什么?
还未到一分钟,学生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并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教师也及时进行引导:找对了吗?是不是?还有没有补充?学生简单地回答“找对了”“是”“不是”等.这种课堂表面是自主学习,气氛也活跃,实质上这样的提问质量低下,流于形式.在平时听课中还发现部分教师所设置的理由高深莫测,学生抓不住重点;有的教师所设置的理由很随意,根本没把握知识结构的核心;等等.这些低效或无效的理由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二、有效理由及设置

我个人理解好理由就是有效理由.张奠宙先生对好理由提出五条标准:(1)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做出回答,不一定有终极答案;(2)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3)可以是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理由靠学生自己去提出、解决;(4)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的深思;(5)解决它往往需要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这就是说有效理由应该是开放的,可调控的;(6)有效理由具有生成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它应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1.理由的设置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出若干理由,把学生引导到理由的情景中去,使学生去深思、探索,去寻找解题的策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促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2】在零指数幂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试一试,想一想,探索”的环节,从结构入手,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理由,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学习.
通过以上几个环环相扣理由的设置,巧妙地把教学目标分解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探究理由,不仅明确了零指数规定的合理性,而且也学到了深思理由的策略,为进一步提出理由做好热身.

2.理由的设置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发展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变化,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设置课堂教学理由,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课堂时间;太难,又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反而使理由失去价值.理由设置的最佳点是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在此设问,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也便于将知识同化,使认知结构更加完美,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案例3】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理由时,我设置了以下几道理由性练习:
学生已经有解决这类理由的经验,一般都可以用特殊数值代入法和数形结合图象法去解决,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在解决理由的过程中学生又能发现新的理由,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能够发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性质的应用一定要重视点所在的区间.因此,教师抓住学生的思维盲点精心创设理由情境,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新理由,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再深思.

3.理由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断地充实教材,活化教材,力求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新知的热情.
【案例4】对案例1中《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重新设计理由.
理由1:试一试,若赢3球用+3表示,输2球用-2表示,你能在表中将四个队赢、输球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理由3:你能体会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这一章的重点是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能,以净胜球为例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负数,这些显浅的理由解决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解,只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深思,自主探索、领悟,既能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理由的设置要基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增强能力,就是要增强学生发现理由和提出理由、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创新始于理由,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出发的“理由意识”十分关键.
【案例5】(九年级下册P26第7题)一块三角形废料如图1所示,∠A=30°,∠C=90°,AB=12.用这块废料剪出一个长方形CDEF,其中,点D、E、F分别在AC、AB、BC上,要使剪出的长方形CDEF面积最大,点E应选在何处?
理由1:点的理由能转化为线的理由吗?
理由2:是用DE还是AE作为理由的切入点?
理由3:假若设DE=x,你能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CD吗?(学生得到3种策略:勾股定理法,三角形相似法,三角函数法)
策略一:令DE=x,∠A=30°.
理由4:假若设AE=x,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理由5:将题中∠A=30°的条件改成∠A=40°,其他条件不变,能解决同样的理由吗?
理由6:将题中的已知条件改成∠C=90°,BC=5,AB=13,能解决同样的理由吗?
理由7:如图2,△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材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如何加工可使这个矩形零件的面积最大?
学生在探究、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寻找理由的解决策略,考虑解决策略是否唯一,是否能变式与引申,结论是否正确.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理由设置,从不同角度突出了理由的结构特征,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论文导读:断强化,思维品质得到升华.思维是数学的心脏,理由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设置有效的理由,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给学生深思、探究、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大胆地让学生自觉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与魅力,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参考文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思维品质得到升华.
思维是数学的心脏,理由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设置有效的理由,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给学生深思、探究、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大胆地让学生自觉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与魅力,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波利亚著,阎育苏译.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张奠宙.数学素质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剖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