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修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12 浏览:132611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语文是以推动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思想、价值观念、人际和谐思想和社会的责任观念等。语文教学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修养呢?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发掘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在我们使用的职高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蕴涵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鱼我所欲也》中彰显“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美德懿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深思,让学生在诵读吟咏中将其中的精神养料化为己有。教师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培养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修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们的个性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中职学校的职责就是为不同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员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这样也会使师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生活,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引导他们感受世界和体验生活。教师要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体味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压抑,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学生在同作品真切的交流之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沟通,与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只有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默契地配合,教者乐教、学者乐学,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四、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优秀文学作品,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材料。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知、赏析和评论,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活遭遇等,透彻领悟作品中的人、事、景、情,深刻品味作品的文化底蕴,认识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复杂与变化,认识到人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认识到人作为生命存在的作用和价值。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所以,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合作学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使他们的意志、个性得到锻炼,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使学生逐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在他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气氛中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责编 徐振云)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swjxlw/lw16067.html上一论文:对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