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855 浏览:99034
论文导读:歌曲《找朋友》打节奏、3.游戏活动《找朋友》。在整个教学中要达到老师和学生能够一起整齐地演唱《找朋友》这首歌曲,能够为歌曲打节奏,同时让儿童以音乐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喜欢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在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中,首先复习上次课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目的是通过学唱,认识了班级里所
【摘 要】本文通过实际的课例分析,探究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价值
近些年,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音乐教育事业逐渐发展,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不断增加;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音乐教育科研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系统的介绍和引进了许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这些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介绍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两种典型课例,阐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一、歌唱教学课例

一年级课程学唱歌曲《找朋友》,教学内容为:1.学唱歌曲《找朋友》、2.学习为歌曲《找朋友》打节奏、3.游戏活动《找朋友》。在整个教学中要达到老师和学生能够一起整齐地演唱《找朋友》这首歌曲,能够为歌曲打节奏,同时让儿童以音乐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喜欢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中,首先复习上次课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目的是通过学唱,认识了班级里所有的同学,学习新歌曲《找朋友》,就可以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了。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新歌,并以打节奏的形式为歌曲伴奏,后半节课,老师根据《找朋友》歌曲设计了音乐游戏活动,将所有人排成两个同心圆,随着歌声,同心圆转动,内圈外圈的旋转方向相反,每拍子走一步。按照歌词,停止转动时,面对面的同学彼此行礼、握手、再见。歌声再起时,游戏继续进行。
一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因此采用音乐游戏活动为教学主要形式。这种生动有趣的游戏与歌唱的结合,可以牢牢的吸引儿童注意力,使他们既熟悉了歌曲旋律和节奏,又激发了他们的表现,增强了音乐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大致处于皮亚杰认知阶段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而且这个时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主要还是通过感官知觉的体验、经验的获得的,最重要的是发展感知、感性体验积累的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儿童生性好动,且精力充沛,也是训练身体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结合动作进行音乐教育是适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注重儿童在活动中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感受,让儿童在活动中真正掌握音乐律动。以上课例就依据了儿童自身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式教学策略,使儿童通过自身的律动,来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节拍,并在活动中对音乐产生兴趣,开发了小学低年级儿童情商。充分的体现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活动重要性。

二、打击乐器学习课例

小学高年级打击乐器学习课程中,教学内容为:1.欣赏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了解我国民俗、2.学习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3.使用打击乐器对《春节序曲》引子配伴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达到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和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使用,并通过学生运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能够使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播放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根据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理由,由此引出春节这个节日。接下来开始欣赏《春节序曲》,并组织学生讨论课下所搜集的关于作品的各种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气氛十分活跃,充分显示了学生对此乐曲的理解和学习此乐曲的积极性。在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讨论后,第二次欣赏《春节序曲》,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在音乐要素方面的特点、情感、段落、场面等,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内容。
在第二课时中,老师让学生随意摆弄手中的打击乐器,产生好奇心,增强探讨意识,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使学生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使用策略,并让学生探索出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打击乐使用策略和音色,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使之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速度,来表现和感受不同情绪。接着第三次欣赏音乐,课件同步播放,画面上表现人们在敲锣打鼓迎新年,此时老师组织学生使用鼓、锣、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为《春节序曲》伴奏。为了拓展知识,老师布置课下作业,收集一些与民俗文化和打击乐有关的音乐作品,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小学高年级正处于皮亚杰认知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并且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也着重指出了重视儿童中心性,尊重儿童主动性的观点。因此,在整节课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应该是通过他们自己搜集各种资料,熟悉并对各种打击乐进行操作而完成的,这使得学生对乐曲理解较传统接受式教育更为深刻,课堂气氛活跃。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掌握打击乐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寻找不同于以往的打击手法,从而打破了旧知识的平衡,让学生探索了更多的音色和使用策略,也增强了趣味性和他们的自信心。有兴趣的学生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主动了解一些课堂外的知识,同学们收集很多与民俗文化和打击乐有关的音乐作品,使他们的学习经验更丰富,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更明显。
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中,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正是其中较为成功的理论之一,也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事业奠定了新的理论的基础。我们可以从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中提炼出许多可供教学应用的方向。这些教育思想和理论,无论是对处于音乐教育教学一线的工作者,还是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都有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晓琳.略论皮亚杰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启迪[J].教育研究,1997(01).
[2]田军.化学教学中应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lsjxlw/lw21244.html上一论文:浅析初中数学“引导式”教学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