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研学后教”模式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影响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804 浏览:48758
论文导读: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师要及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理由进行解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友好交往礼为先》的内容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懂得人际交往中礼貌的重要性、熟悉国内外的交
摘要:“研学后教”模式是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引入“研学后教”模式,将有利于教师课堂角色从“主讲”到“主导”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注重知识的识记转向注重思想的感悟、学习策略的把握和知行合一的实现。
关键词:研学后教;思想品德课程;策略

一、“研学后教”模式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的机遇

广州市番禺区实施“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肯定,番禺区的实验是对中学教学改革这一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1]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研学后教”模式在以下四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1.开辟合作学习的新阵地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比较系统、直接的对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2]“研学后教”注重学生合作学习,扩宽了团队合作学习的平台。通过合作探究,学生群体之间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立足于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表达、自我感悟,有助于推动学生个体学习。

2.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

一方面,“研学后教”模式具有前瞻性。教师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程标准以及中考要求进行“研学案”的编制,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完成“研学案”,快速掌握课程内容,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研学后教”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从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以人为本”理念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都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吸收为辅。“研学后教”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内化,能增进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研学后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关怀学生的发展,真正地贯彻思想品德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情感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加生活化、人性化。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研学后教”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和个体能力的提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进行交流。教育者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适时指导,为每位学生提供多元的、多层次的发展机会。
4.提高学生自我“研学后教”模式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影响及策略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教育的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以老师教导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通过研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栏目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认知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并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的交流对比,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就能够完成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一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策略,针对教学当中比较难的或者争议大的理由,组织学生通过“辩论赛”或者“PPT演示”等特色途径实现不同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将枯燥的说教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此外,还可以以组为单位定期举行思想品德教学研讨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与分享自己在研学过程当中取得的收获,同时将在研学当中遇到的理由及时提出来师生探讨,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

二、“研学后教”模式带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挑战

1.对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素养提出新要求

(1)对教师进行教育研究认识的误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能够促使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我国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改革,探索出了一大批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措施。但是其中存在很大误区,教师只是注重申请课题立项,把自己所申请的课题级别的高低作为自己教学研究的成果,一旦立项后续工作完满结束的却很少,没有实际性的科研能力的提升。有些学校更将教师发表论文的篇数作为“科研兴校”的标志,教师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而不是论文质量,致使教师教育研究趋于形式化。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的调查数据中得出,73.3%的教师认为“研学后教”模式实施以后教学设计的难度跟过去相比更大。可见“研学后教”新模式对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发展和专业技能的获得以及科研精神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教师研究能力的缺失。“研学后教”模式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师要及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理由进行解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友好交往礼为先》的内容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懂得人际交往中礼貌的重要性、熟悉国内外的交往礼仪”解读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一时容易接受,但在生活中未必能真正接触与掌握。“研学后教”模式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真正将课堂的内容进行研究深化,可以将礼仪的学习深化到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将本国的礼仪深化到心中,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课学习提出新要求

(1)给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带来挑战。“研学后教”模式将主体地位归还给了学生,使课堂真正地变成了学生的展示平台,因此这对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技能,才能够了解掌握研学案。研学案是教师进行研究设计的成果,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挑战,他们未必都能在课堂有效时间内完成研学案。
(2)个别学存活在依赖心理。“研学后教”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模式,一种“、认知、明理、导行”和谐统一的授受过程。[3]有些学生本来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就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研学案的完成就会有一定的依赖性,课前不预习,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论文导读:上一页12
,并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上课不主动发言,不积极参与自主探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仅仅是局限于教师设计的研学案当中,自己不会主动去涉猎与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3)学生参与易流于形式。“研学后教”新模式注重的是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所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探讨。理由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在学生的集体参与下解决的,显得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实际上学生可能只是形式参与而不是实际参与。有些学生没有自己真正的思想,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习惯性地接受别人的见解,对学习形成一种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研学后教”新模式提倡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学理念。

三、革新“研学后教”模式的策略

1.加强教师的教育研究

教育是一份神圣的事业,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担当教师的重任,教师职业需要经过不断学习来获得持续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和研究,才能够推动教师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师工作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了解教学的困难和存在的理由,增强教师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保持终身学习和深思的习惯。在与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将课程、教学和教师真正融为一体,不断积累自己的实践知识,提高自我更新的能力。可以通过建立教师研究基地,集体展开学习交流合作,也可到优秀的教育示范基地参观访问,学习经验。学校在加强对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合理的奖励竞争机制,对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表彰鼓励,调动他们的科研热情,激发与带动其他老师的研学精神,这样才能够解决教学的实际理由,将新的“研学后教”模式有效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课堂导学中的因材施教

新的课程改革模式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在新的课程模式中更应该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在课堂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更不能搞“一刀“研学后教”模式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影响及策略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将其分组,然后根据组员的发展表现和成果展示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的调查数据中得出,46.9%的学生认为“研学后教”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座位编排即分组合学习的方式比较满意,但是,3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纪律是比较混乱的。由此得出,教师为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但是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更不能完全将课堂放归给学生,必须有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对个别学生的研学案进行测评,而且对每个学习小组的要求和任务也要区别对待,以避开有些学生浑水摸鱼,不懂装懂。

3.倡导构建“综合发展为中心”的学生评价体系

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最先是由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倡导的。[4]以推动被评价者发展为目的,多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注重量化测评,在“研学后教”模式下,为了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依赖性,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要求建立综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思维评价,强调对学生进行合作性的评价。在每个小组内设立自己的特色标准,建立学习监督小组,旨在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团队合作的学习当中,根据每个成员在集体中的表现,再建立班级的测评体系,不仅仅只是注重分数的高低,更要重视个体的参与程度及其表现,逐渐完善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4.拓宽思想品德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研学后教”新模式增强了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使得教学更加互动和生动。因此,为了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以这种模式为平台拓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想品德教学的载体。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的网络化为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有效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学习。如在自主学习的环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网络等途径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信息资料。这样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对课外知识的吸收,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在合作探究的环节,学生要将集体探究的成果通过PPT的精心制作充分展示出来。各小组成果的交流展示还推动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互相学习,扩宽了思想品德教学课外知识的覆盖面,有益于学生对多维知识的广泛吸收。
参考文献:
[1] 蔡蔚雄.我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起航[N].番禺日
报,2012-3-5.
[2] 薛家平.基于初中思品课的学生自学分类研究[J].当代
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7):97-99.
[3] 马小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1,(16):51-
53.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第2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