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语文教学那些细枝末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19 浏览:94298
论文导读:
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不容忽视。不管是字词教学、朗读、板书、多媒体运用,还是提问艺术、教学设计、体态语言、教学习惯等,对整节课的教学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善于学习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1
字词教学时,不少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投影,往往是一闪而过,学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重要的字词,最好还是板书,让学生看清笔画顺序和书写过程;看别人怎么写,学生才会自己学着写,印象才会深刻——有些字,不是看过就会写的。
布置作业时,也少有教师布置“字词抄写”的作业。实际上,生字词不经过一定量的重复书写,掌握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这也是现在学生(包括大学生)错别字频出的理由吧。
生字词教学,要充分用好学案、板书和投影,讲清、说透、练扎实,不可一掠而过、浮而不实。
2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齐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也可以默读、快读、跳读……
齐读可以调节气氛、振奋精神,避开课堂氛围太沉闷——这也是一种教学技巧。
朗读时,教者应和学生一起朗读,声情并茂,极其投入;课堂上书声琅琅,情真意切,气氛浓郁。
所以我说,教学时,教者投入,学生才会投入;教者卖力,学生才会卖力!要用自己的来点燃学生的。上课时,要注意教学的“场效应”。
指导朗读时,不少教师都要求学生把握好朗读重音,把朗读重音读重读响。但我发现有些教师对“朗读重音”的理解有失偏颇:并不是所有的朗读重音都要大声地读、使劲地读、响亮地读,一些朗读重音恰恰要“轻读”,这些轻读的字词照样叫“朗读重音”。举例:“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里的“睡着”是朗读重音,就不可使劲地读、响亮地读,而应该轻读。
学生朗读时,若有读错处,不宜打断学生立即纠正,可在读完后,让全班学生去发现错误;若怕遗忘,可板书下来。
3
下发讲义后,教者问:“都有了吗?”学生没反应;做练习时,教者问:“都做完了吗?”学生没反应。
其实,换一种问法,效果就会迥然。比如,可以这样问:“没有的请举手!”“做好的请举手!”
又如:教者要求学生看“松竹梅兰”四幅图片后进行描写训练,练完后,教者问:“哪位同学先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满座寂然!若这样说:“写松树的同学请举手!”“写梅花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教者可以迅速地了解学生写作的情况,交流作文时就会更有针对性。
提问的指向性不同,其指令性也就不同!
4
教学过程中的启而不发,不仅与提问启发是否有技巧有关,还与是否激发了学生兴趣、是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关,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教育情商”。
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总是和教师的教育水平成正相关,还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育情商”。一个教师,即便专业水准很高,但若不热爱教育事业,不喜欢学生,他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难以不断地钻研教育技巧、追求教育艺术,甚至会产生教育倦怠,消极怠工;他不爱学生,就很难“蹲下身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就成为一句空谈。而学生若心如止水,那么再大的外力也不能对其发挥半点儿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诚哉斯言!
5
教学语言的指向性要十分明确。一位教师,在用学案进行字词检测后,说:“下面同桌交换,看看同桌做的情况怎样。”这就可能让人费解——是看做得认真不认真,题目难不难,还是看做得对不对?说“交换批改”不就得了?又如,教者问:“同学们能不能体会作者这些景物的描写?”这叫什么话?原来,教者是想表达:“作者用了哪些词语、修辞来描写景物的?”
教学,是门艺术!处处要思量,句句需斟酌!
6
一节参赛课,上的是《济南的冬天》,其中有一环节:教者投影了自己拍摄的四张照片,要求学生选一幅照片进行景物描写。这四张照片是上课所在学校的风光照,而教者是外校的教师——你看,备课可以细致到这样!我想,如果每节课都如此用心地去备课,平时的课就能更精彩有效了。
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课有一得”,足矣。所以,在确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要“贪多求全”,贪图什么都讲到、没有一点遗漏。“多重点”就意味着没有重点;“贪多求全”常常难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浮皮潦草”。
还有一些教师上课依然被教参捆死,非要把教参上的分析强行灌输给学生,其实有时教参上的分析不见得全对。对文本要有自己的解读,之所以被教参捆死,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解读。对学生的看法要语文教学的那些细枝末节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多一点尊重,只要符合文本就应该肯定。教参教参,本就是用来参考的,拘泥于教参,奉之如圭臬,就不对了。
另外,教学程序要清晰流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叙事类课文的教学可按照“……理情节—析人物—悟主题—赏语言—品写法……”的顺序来安排。
7
说明文的教学重点如果仅止于筛选信息,那就变成了“科学课”,而不是“语文课”了。说明文的教学重点,还应在“信息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上,因此,梳理说明顺序、辨析说明策略、赏析说明语言理应成为课堂重点,这是必须的!
对人物传记性质的课文,尤其是人物通讯,可以采用“模拟采访”的形式来教学。师或生扮演记者来采访文中人物,并要求学生在采访后谈点“采访感受”。这样来教学,新颖活泼,学生感兴趣,便于学生梳理内容、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一些短小的诗文时,可以考虑找一点同类型的短文来进行“比较阅读”“拓展练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容量,防止“一节课用不完”;又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很好地进行了能力的迁移。语文教学的那些细枝末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lsjxlw/lw14789.html上一论文:探究以四种途径为基点,开展高效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