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学科课程德育渗透以及实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28 浏览:33900
论文导读:
爱因斯坦曾在《想法与说法》中指出:“对人若只教一种特殊技能并不够,那样被教者可能变成一部有用的机器,却不能具有和谐发展的人格。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对‘价值的了解和明显的感受’。他必须对‘美与道德之善’有明显的感觉。否则若只有专门知识,顶多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发展和谐的人。他必须了解人类的目的、幻想和痛苦,以便和人群与社区相处和谐。”德育和智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与智育等同行。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这与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相悖的。我们要转变任课老师管学科和课内教书的错误认识。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科教学中应强调渗透或开发德育的功能,应与学科知识和技能掌握一样成为课堂教学和评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规律,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在因素,找准切入点,巧妙地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恰当的层次上渗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熏陶。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育,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六年级上册《大瀑布的葬礼》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名话简明扼要,又发人深省的阐明了人与大地,与整个大自然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句话理解,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二是可以创设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詹天佑》一课,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过去的一些情况,感受到詹天佑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只要是教师,无论他教什么课,在教学中都会通过态度、情感、言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正如加里宁感受的:“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作为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克服单纯业务观念,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道德修养,既要做理论的“巨人”,又要做行为的楷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为了上好形状这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带领学生去观察、发现、去收集,上课时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充分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序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学中,有很多知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深思,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策略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充分贴近生活,满足需要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观点。教育贴近生活,就是要从现实出发,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尊重学生意愿,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学生的需要很多,也不完全一致,主要的是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当学生现实的、急迫的、心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诱发一系列思想理由,出现非正常行为。目前通过对本校学生思想进行调查,暴露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理由很多。有的学生生活自立能力差,常常依赖于家庭;有的学生缺少正确的消费观,花钱大手大脚;有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常常感到孤单;有的学生学习困难较多,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无幸福感可言等等。学生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的益友和生活的引路人。学科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紧密联系实际,教给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正确认识自我与他我的策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不断提高他们解决生活理由的能力。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在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其德行修养也应该并行不断得到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小学教师,就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我们只有通过各学科中对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小学生才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正确的道德信念。我们深信,通过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及家庭、社会的联动,使之形成合力,高效德育的实现已是近在尺咫,文明道德之花的绽放已是指日可待。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kxxlw/lw48543.html上一论文:试谈蟒河流域湿地植被数量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