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机器人教学中点滴记录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52 浏览:58404
论文导读:慧和能力呢?机器人教学中首先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个专业术语,是指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它具备人类智能具有的感知、思维和行为能力,具备这三种能力的机器就被称为“智能机器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科技领域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兴趣和探索热情。课堂上,有学生首先分享了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说扫地
摘 要 深圳已普及机器人教学课堂,配备了专业教材和设备,形成常规教育教学。从教学中搜集部分知识亮点,结合学校教学模式,记录将探究性学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 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学;循环
1671-489X(2015)01-0042-04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必定。机器人教学是从认识生活中的智能机器人开始的,了解机器人的系统,探秘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感受人工智能,学习程序算法设计,培养逻辑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细致全面深思理由的好习惯。
1 开启学生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之门
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如:学习外语时用到的翻译软件,手机的手写输入功能,洗手时用到的自动感应水龙头,楼道里的自动感应灯,汽车里的倒车雷达,等等[1]。这些设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为什么这些设备具备了人类才有的智慧和能力呢?
机器人教学中首先引入了“人工智能”这个专业术语,是指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它具备人类智能具有的感知、思维和行为能力,具备这三种能力的机器就被称为“智能机器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科技领域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兴趣和探索热情。课堂上,有学生首先分享了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说扫地机器人很聪明,家人早上把门一关,放心地去上班上学了,晚上回到家里,家里已变得干干净净了,那都是它的功劳。接着又有学生说在科技节展馆门口看到一款机器人,见到有人进来了,就过来跟你握手,然后说:“你好!请进!”孩子们交流热烈,急切地想寻求答案来解释为什么机器人具有人类智慧,具备感应和判断行为的能力。
接下来,课堂里展开主题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教育教学内容,向他们讲解机器人的大脑也如同人的大脑一样的工作,先利用传感器对外界接收信息(感觉),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然后输出反应(运动),这一工作过程就是机器人智能的体现。以避障机器人行动步骤流程图(图1)为例,流程图分析:要让避障机器人拥有躲避障碍物的判断智能,首先必须让它能听懂语言——计算机程序,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并执行它转向或直行动作。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有很多,突出表现在传感器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社会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创造出更多更高级产品,人工智能将为发展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2 理解并运用变量和赋值语句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对变量和赋值语句的理解是有困难的,大部分学生不能深切理解到变量的作用,变量和赋值语句的关系。在课堂上,有学生就经常举手提问:“老师,变量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引出变量?什么叫赋值?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笔者以制作声控灯为例,详细说明变量和赋值语句的作用和关系。
变量[2]
1)概念:变量是为程序中可能转变的数据提供的临时存储空间,通过对应的变量名来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
2)变量包括两个重要元素:变量名和存储的数据。
赋值语句
1)功能:通过赋值语句可以给某个变量赋予一个具体的值。
2)举例:a=1表示将数值1赋予给变量a。
3)格式:变量名=表达式,需强调的是:这里的“=”号称为赋值号,而不能读等号,表示将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赋予给左边的变量。
变量和赋值语句的关系 通过赋值语句给变量赋值,变量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了,而是有对应的数值和作用,而不同的数值就可以记录某个设备不同的状态了。例:用数值“0”记录灯灭的状态,用数值“1”记录灯开状态。
在图形化编程中使用变量和赋值语句 以诺宝RC图形化编程系统以例,每一种传感器都相应地有预设的变量供使用,如图2所示。
条件表达式含义:表示将数值“0”赋予给光感变量,即光感传感器检测没有光线的条件成立。
除了对应传感器的变量,图形化编程系统中还内置了10个通用变量,供编写程序时灵活选用,如图3所示。
通过数字化传感器的“变量赋值”模块来实现对通用变量的赋值。图3表示将数值“1”赋予给“通用变量1”。
在编程中,经常会同时需要给传感器变量和通用变量赋予具体的数值。举例:使用变量赋值制作声控灯(图4)。
程序算法分析:首先通过变量赋值给通用变量1赋予数值“0”来记录灯灭的状态,然后通过声音传感器条件判断外界是否有声音传过来,如果检测有声音,则马上开灯,而这种灯开的状态则恰好需要通用变量1被赋予“1”来记录,所以在“发光”模块下面增加一个变量赋值模块来记录灯已经打开了。此程序就充分地把变量赋值的功能和价值体现出来了。
3 巧妙使用循环语句
通过编写使用变量赋值制作声控灯的程序,在程序中应用了变量赋值,在算法分析时加深了学生对变量和赋值语句的理解。但很快又碰到新理由了,在平台上仿真程序运转过程中,有学生发现机器人检测到外界有声音时,重复切换开关灯状态,在仿真平台上不停地“眨眼睛”,根本不是算法分析时所得出的听到声音就开灯的状态,难道是我们的程序编写错了?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看来,新的理由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了,这样又把学生带入分析和深思中了。
我让他们先自学了教材,大部分学生说知识点很抽象,不好理解,好像还缺个什么循环,至于为什么要用到这个循环,他们完全没有建立清晰的算法思维,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分析了。
我首先从机器人常用输入设备声音传感器开始讲,讲它的工作原理和对声音捕获的特点。声音传感器对声音的捕获,是每隔一段规定的时间采集一次,而这个间隔时间非常短,人所听到的“一次”声音,被它却“听”成了“很多”次。例如:一次拍手掌的动作,人只听到一次击掌声,而声音传感器却听到了很多次击掌声,于是它在一次普通的拍手掌声音传递的过程中,完成了多次的开与关的动作,最后是停留在开上还是关上,就很难确定了,所以,就出现了频繁“眨眼睛”的现象了。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hxjxlw/lw48346.html上一论文:探索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