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教育环境:男孩“面”根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778 浏览:69243
论文导读:,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一理念是安全,于是男孩在安全第一的理念束缚下变得安静、服从、按部就班。正是这种行为和思想的禁锢,促使男孩愈来愈“面”。再来看看时下的基础教育,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已久,课改善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其评价标准依然如旧——应试的分数。尤其是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和作业量已经大大超越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在我们的意识里,勇敢、礼貌、坚忍克己,有强烈的好奇心,敢于尝试各种挑战,永不服输等是男儿本性。曾几何时,这些本性,在男孩身上销声匿迹了。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地方酝酿打造“男子中学”,以应对“男孩危机”,也曾引起多方热议。可近日,北京一小学又因男生太“面”而开设“男子汉课”,再次将男孩理由推向舆论的前沿。
“面”这个词,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细心、文静、温和、善解人意的意思;另一种是胆小、怯懦、不自信、责任感缺乏的意思。学校因男孩“面”而开设“男子汉课”,可能就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不少人对学校这种“头痛治痛,脚痛治脚”的做法表示质疑,甚至担心会适得其反,但也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肯定,说这种做法是“因性使教”。但是,男孩因何而“面”?又是谁造就了男孩的“面”?依然是舆论的焦点,究其根源,笔者以为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制度、策略、评价标准等在发挥男孩的积极性和优势方面出了理由,导致男孩在教育、生活、学习中一再受挫,难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优势,最终导致“面”的结果。
家庭教育:呵护的成长环境
自出生伊始,男孩便是一个家庭的呵护中心,是几代人目光的聚焦点。因为,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城镇居民大都只生一个,农村地区则往往是生到男孩为止。男孩比女孩“金贵教育环境:男孩“面”的根源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自然得到更多眷顾,男孩成为家里的“老大”,“唯我独尊”。而超出合理范围的眷顾,就成了溺爱与放纵。以致于男孩没有担当责任的意识,遇事只能表现出“面”。
时下人们生活富足与独子家庭的环境,让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重成绩而忽视孩子全面发展,养成了不少缺乏男子汉气魄的“豆芽菜”。其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能力上的缺陷,也为男孩“面”埋下了根源。
家庭中,父亲由于工作、应酬、生计等理由常在教育与生活中缺席,母亲成为照料、教育男孩的直接负责人,其温柔、脆弱、细腻等女性特质,无时不在影响着男孩。导致男孩本性中的适应环境、自我调整、自我救赎等自身优势逐渐弱化,进而情感细腻、性格软弱、勇气不足,最终形成“面”的个性。
学校教育:应试与安全的压抑
很早前就有专家、学者提出,现代教育的教育方式、考试制度,对于男孩的天性来说,是一种压抑,更是一种束缚。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中‘纪律理由’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必须常常花大部分时间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学校很重视宁静,鼓励沉默,奖励呆板一律的姿势和运动,助长机械地刺激学生的理智兴趣的态度。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学生遵守这些要求,如有违反就要加以惩罚。”这何尝不是构建了一个男孩“面”的环境。
在每个教师的记忆里,应该都有几个最头痛的同学,这些班上最捣蛋的同学,十有是男生。因为男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体育活动、动手实践、挑战和观察。但是,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一理念是安全,于是男孩在安全第一的理念束缚下变得安静、服从、按部就班。正是这种行为和思想的禁锢,促使男孩愈来愈“面”。
再来看看时下的基础教育,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已久,课改善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其评价标准依然如旧——应试的分数。尤其是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和作业量已经大大超越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体能。而男孩子的身心成熟普遍比女孩子晚,曾有专家指出,一个8岁男孩的专注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相当于7岁女孩的水平。而时下只以分数论优劣,而轻视个性、灵性与创造性的评价机制,导致男孩因为缺乏多元化选择而一开始就“落后”。这种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局面,使男孩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下降甚至泯灭,并最终造就了男孩的“面”。
其实,基础教育阶段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提高知识难度。可以说,如果教育制度最终导致男孩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那就是一种“犯罪”,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师,都在参与这样的“犯罪”,都在促成男孩的“面”,却又自欺欺人地呼吁转变男孩的“面”。
社会教育:社会文化的 “中性化”
由于社会不断的发展,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电脑、电视。其中,动画片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他们看动画片是一种天性,因为动画片符合儿童的智慧特征,变化快,而且色彩非常鲜亮,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说,动画片抓住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所有孩子的心。而其中一些“中性化” 文化的倾向,更是影响到男孩的发育发展。如,某动画片中的“灰太郎”,其聪明与智慧得到所有孩子的追捧,但它面对“红太狼”时所表现的“面”也会在小男孩的心中根深蒂固。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时下电视、网媒中娱乐节目对“中性化”宣扬,也促使男孩对“面”的追求与模仿。如,某电视节目中男扮女装、女声男唱的一些表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家长在教育孩子之余也会模仿着哼几句,这更引起了男孩追捧与模仿。还有网络上关于“伪娘”视频等音像资料的流传也对男孩的“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追根溯源,男孩“面”,其实都是教育环境所造成的后果。有一个故事说,在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上,曾经生活着地球上最大的狮种——巴巴拉狮,魁梧的体型和骄人的战斗力,让它们一度称王沙漠,被欧洲和阿拉伯王室冠以权力的象征。时至今日,这个物种已经灭绝——毁灭它们的不是自然灾害,不是天敌入侵,而是罗马人的驯化。事实上,当狮子被带出沙漠,带出物竞天择、适者存活的主战场时,作为被呵护、被驯化者,狮子灭绝的悲剧便已成定局。
雄狮如此,男孩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营造最适合的环境,让每个生命找到他最合适的位置。如果他是狮子,就放他去战斗;如果他是羚羊,就让他们奔跑——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选择。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zdylw/lw11788.html上一论文:研究大学普及舞蹈教育的意义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