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847 浏览:96707
论文导读: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动态的时间艺术,却在音符的变化运动中提供了较之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更为广阔的联想天地。根据此原理类推,相关学科在音乐教学中的融通互补,通过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来增强综合思维的能力,可以与相关学科贯通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多样化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真正体现了美育学科的促智功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创造思维
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即想象思维),两者是密切相依的,但从人类的思维系统来看,形象思维是根本的,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所以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又有待于美育学科去开发。在美育中,音乐、文学、美术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名篇,名作,名画,诸多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时曲、时文、时画、美曲、美文、美画,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音乐美术相互融合,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一切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无想象就绝无创造。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我们感悟到在音乐教学中,用图画的描绘,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过程中激发联想,培养想象思维。
创设情境,感受音乐,激发联想。为了让学生在感教材的同时,获得教学材料的诱因化刺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时,设计适当的情境,让学生从表象、联想和想象方面把握对象,训练想象思维能力。如在欣赏德彪西所作的《月光》乐曲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乐曲,同时教师将教室的窗帘拉上,将“月光”的图画用幻灯打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当音乐进行到一半时,让学生睁开眼睛,学生一下子被这情景所吸引,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彩色音符、直观形象、培养想象。绘画中的色彩是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直接感觉而产生的色调,而音乐色彩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经过大脑的分析而产生的一种由声调变为色彩的形象思维感受。在教学中,借助色彩这种直观手段来帮助音乐的形象思维,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降低音乐教学的难度。不同色调给人的感觉不同,不同的音乐同样能引起人的不同感受,将色调与音乐这两种感受有机结合,既形象又直观,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如在乐理知识“三和弦”的教学中,同样运用色彩与和声音响的结合,让学生在听辨感受中将大、小、增、减三和弦,从协和到不协和的辨别,逐渐感受到明亮与暗淡、扩张与紧缩的音响色彩。从直观的听觉中,引起情绪波动,把音乐与色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统一在音响色彩中而产生共鸣,在激发联想中培养想象思维。

二、音乐与文学相互交融,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以曲促情、激发培养学生的创作。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这心灵的语言感柒学生的情感,以文字这抽象的语言辅助学生的情感。在这诸种感情状况中,出现最佳的心理状态一一。它是一种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而处于中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调动起自己身心的巨大潜力。能把全部感情,注意和能力高度集中于某一创造对象上,有力地激发着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让学生选自己最熟悉的对象一一老师,作为创作活动的主题。让学生们收集各类赞美老师的歌曲与乐曲活动中,通过分析介绍自己推荐的歌曲,在边听边唱中不断地感受,在这心灵的语言体验中,回忆自己成长中的引路人一一老师。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再让学生创作歌词,在相互感染中用真挚的感情朗诵自己写的歌词,并进行旋律创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随着学生创作活动中的起伏,推动着学生的音乐想象不断地展开。在语音相融相通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过渡到灵感思维,产生创造性灵感。
营造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创造灵感。营造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氛围,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灵感。如贝多芬作的《第六交响曲一一田园》中的第二乐章,学生们从流动的旋律感受到幽静安逸的景象,似乎可以看到潺潺的溪水,低垂的柳枝,鸣叫的小鸟……的想象中。在这美的氛围感染下,学生们通过音响的模仿,小组的讨论,用散文、诗歌来描述乐曲。在音乐与文字的渲染中必定会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加深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开展“好歌大家唱”的活动中。教师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在体验美的感受中,利用《七子之歌》的旋律进行“好词大家创”活动。让学生们结合国庆的到来创作歌词,从而在对歌词创作的理性理解中掌握词曲结构中组合的关系,旋律色彩与歌词内容的内在联系。同时体验到,同是一个“爱国情”,可用不同的风格赞美抒发她,并初步感受一段体与二体曲式结构,为以后“曲式”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中,让学生们用编故事的形式,进行配乐朗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创造性的发展了故事的内容,从而在语音相通、音响互补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即兴创作,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即兴”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而临时产生的兴致,教师创设氛围和情景,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自由的、独特的、想象的理解和表现。在音乐教学中,即兴创作融入了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音乐游戏、律动、舞蹈演唱、器乐演奏、音响实验的活动中,用直率、自然、独创的视角去发现、去探索、去创作。如歌曲《快乐的早晨》,从听入手,以画辅助,用看图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在相关学科融通互补的听赏过程中,启发学生即兴编创动作,进行分组合作活动,并在即兴表演时,互相配合。在“玩”的内容中,扮演大熊和小猫走路、模仿风的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觉一起来感受音乐的强弱,培养学生对音乐灵敏反应及即兴指挥的能力。在“唱”活动中,用深色表示动物叫声论文导读:
(强),用淡色表示走路声(弱)。又如在“创作与活动一一音响造型《森林的故事》”活动中,人人参与,有编故事的、有用各种乐器的、也有用造型的动作、画图画来表现《森林的故事》。即使是学生们相互之间的模仿也是有新的创作,因为音乐是流动的艺术,他们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新的过程,即使是相同的演唱、演奏、也都注入了与前一次不同的信息,有了新的创作。在学科交叉中,利用通感激发培养学生即兴创作,发挥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努力探索。教师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德育为核心,着眼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探索、批判、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