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性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94 浏览:13512
论文导读:

一、美术探究性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所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也就是学业行为目标。美术学科着力于教学生如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是眼、手、脑密切配合的智力活动,要将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通过认真观察加深印象,反复比较,找出基本特征,运用线条、形状、体积、色彩等表现出来。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记忆、比较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想像、幻想、虚构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据此,我们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课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为:通过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通过探究性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受探究的乐趣,初步具有探究的意识,特别是对美的探究的向往。

二、美术探究性教学的访点

探究性教学强调通过综合的探究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生活中的美,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1.活动性。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

“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在美术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其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得到自由的发挥,而且其思维的创
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展现与培养;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美术活动的教、学、做合一。
2.自主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由于美术活动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学生思维活跃,可采用的活动方式灵活多样,易于学生自由创造,完成自身审美素质的发展与超越。
3.内容的灵活性。开展探究性美术教学的方式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像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材料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探究式美术教学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策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因为探究性教学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现实世界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分散、收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探究性教学对资源的需求。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资源,同步、异步并行的信息交流方式及超越时空传递信息的功能,解决了探究性教学信息资源和导师资源不足的理由,有利于学生探究真实生活中的实际理由。通过师生互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体现了学生个人价值。具体来说,信息技术环境对美术探究性教学提供以下支持:

1.支持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

在网络中易于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在网络中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谈论自己对美丽花草的观察经历,探讨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的画法,交流各自动手制作美术作品的乐趣和策略等等。

2.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性教学需要对话充分的学习情境。但是如果缺少必要的教学组织,对话和反思就会终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以督促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或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的情况下及时介入指导,同时教师的指导是以平等的身份来引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

3.有利于发表探究的成果,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发表成果和评价成果变得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龄的伙伴们看,在同龄人的交流和评价中,提高艺术情趣、增强美感,更好地觉察和体会自然的美丽多姿和生活的美好图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成果,会极大地推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4.易于形成性评价,推动批判性认知的形成

美术学科的探究性教学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学生,而是要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信息环境提供的过程性学习记录与评价工具,就可以发挥出它的自构生成评价的优势,设一个批判性与支持性的开放社区,反映当前活动状况,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和制作,指出他们审美或绘画的缺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步。

三、美术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在美术课中要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要做到这些,就要在课前设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制约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尽快了解美术内容,产生探究,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

2.主动探索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理由,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入深,最终目的是解决理由,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3.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在此阶段开展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目前状况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像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动手,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使学生能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4.讲解评价

这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策略,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自己提出鲜明的看法。评出等级,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ysxjxlw/lw23175.html上一论文:谈谈理由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