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地理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开发和利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74 浏览:107330
论文导读:
摘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即认知)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学生资源。本文研究的是地理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结合高中教材中的热力环流、季风环流两个课题,具体讲解怎样利用学生的认知资源进行教学。
关键词:地理 案例教学 认知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就学科性质和特点来讲,充分认识学生资源的价值、研究学生资源的特点、加强学生资源的建设,并积极在地理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地理学科较其它学科有更充分的理由。事实上,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为他们的经验"扩容"和"升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学生的认知资源

它属于课程资源中的学生资源。学生资源的知、情、意系统中,其情感与意志的资源价值对各学科是通用的,而认知体验则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过程需要学地理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生具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撑,否则学生无法形成地理概念,建构地理模型。为此,我们应着重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学生的"认知",即相关经验和体验,着重学生地理认知资源的开发利用。[1]

二、学生认知资源的特点

学生每天和大自然打交道,和社会打交道,有了不少的感性认识,知道了不少的道理。这些"认知"具有丰富多彩,零散粗糙,容易被启发等特点。教师只教本宣科地讲解书本知识,学生难以接受,消化不了,巩固不牢。如果启发他们的"认知",学生进行回忆、再现、联想,类比和思维,就能将经验和新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经验升华,达到新知建构。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开发利用

1、热力环流教学中学生认知资源的利用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学生们大多见过燃烧稻草或纸屑的情景,有这方面的认识和体验。问:同学们,燃烧纸屑时,燃烧处纸灰是上升还是下沉?绝大多数同学会回答:上升。又问:一直是上升吗?会不会下沉?教师总结:燃烧处,即受热处纸灰上升,也就是说此处空气上升。然后在相对冷却的不远处产生下沉。如图1所示:
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地近地面,有些气体流向两侧,因而变成低气压。然回到教材,师生互动,分析整个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过段时间,有的学生也许又会忘记热力环流中气流的运动状况,但只要一提到燃纸片的事,学生马上说:老师,不用讲了,我知道了。

2、季风环流教学中学生认识资源的利用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转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在讲解这个理由时,如果仅从理论上讲解,学生难以接受。相反,如果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让他们联系实际来理解抽象的书本知识,则变得浅显易懂了。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多打赤脚,炎热夏季烫脚的晒谷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也知道,夏季水泥地比河水的温度高。教师提问:是沙子热得快还是水热得快?学生们肯定会回答:沙子热得快。接着讲解:夏季,大气升温,陆地好比沙子,升温快,海洋升温则慢,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根据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得知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成为低气压,海洋气流下沉,成为高气压,近地面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所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如图2所示。对我们江南说,太平洋在东南面,这就是夏季多次东南风的理由,也是坐北朝南的房子比其他朝向的房子要凉快些的理由。
冬季,陆地好比沙子,热得快,冷得也快,近地面为高压;海洋降温慢,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的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江南冬季多偏北风的理由。如图3所示
能很好采用类似教学策略的,高中教材中还有不少课题: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理由,中国的人口迁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做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在"认知"和理论之间畅通地往返。如: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云层能增加大气的逆辐射;环卫工人常穿红马褂红光波长较长,难以被散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有较好的教育、医疗、就业条件。这样,学生可以用"认知"去理解理论,又可以用理论去解释"认知"。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丰富了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清.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资源的利用[EB/oL]geo.cersp.com/jyx/200607/906-2.html23k 2006-7-1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ysxjxlw/lw14843.html上一论文:简谈高中政治创新型教学的难点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