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中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765 浏览:69432
论文导读:
摘要: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及区域文化的相似性奠定了中三角旅游合作的基础。随着中三角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旅游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域旅游合作将更加深入,这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中三角旅游资源目前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以旅游空间合作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策略,对中三角33个城市间旅游空间联系状态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中三角旅游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三角;区域旅游;旅游经济;旅游合作

一、中三角区域旅游资源目前状况

中三角旅游资源从类型上来看有以下几种:一是江南名楼类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二是红色旅游类型:皖南、皖鄂大别山区、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三是湿地旅游类型: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安徽巢湖、湖北东湖;四是名人故里类型:湖北鄂东地区李时珍、董必武、李先念,湖南、刘少奇、彭德怀等人的故居;五是宗教旅游类型:湖北五祖寺、四祖寺、江西龙虎山、安徽九华山、齐云山,湖南衡山;六是名山旅游类型:湖北罗田大别山,江西庐山、三清山,安徽天柱山、天堂寨,湖南衡山。
中三角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经过多年区域合作实践,中三角旅游合作已基本上实现由旅游点线合作向旅游区合作、由产品与市场的合作向设施环境配套建设和产业合作、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合作方向转变,基本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和互动模式。

二、中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分析模型及数据来源

(一)旅游经济联系模型

通常旅游研究中所采用的是“属性数据”,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是“关系数据”,即事物之间“关系”的某种定量数值。借鉴旅游地理学中经典引力模型的修正,可以将“属性数据”转化为“关系数据”。

(二)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旅游地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往往由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关系数量与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进行相比来获得。旅游地之间的联系与该网络的密度成正比关系,网络密度越高,网络整体的开放程度和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三)中心度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重点之一,可分为网络的中心度与节点的中心度,一般情况下节点中心度可分为相对中心度和绝对中心度。本文采用相对中心度来测量网络中各节点的中心度,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计算的各项中心度均为相对中心度。

(四)数据来源

本文原始数据采用《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湖南省统计年鉴》(2012)、《江西省统计年鉴》(2012)和《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参照了中三角33个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出33个城市的旅游总人次(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两城市间的最短交通距离根据百度地图中两城市间公路的最短距离(公里)整理得出,力求反映最新的中三角旅游经济空间状况。

三、中三角旅游经济空间合作分析

(一)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分析

本文首先运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对得到的33个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值进行计算,再根据中三角中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值的相关数据,通过Ucinet-Netdraw软件自动生成中三角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基本形式。
基于对中三角网络结构图的分析,本文可以对城市间的联结强度、协作行为较为及经济辐射作用进行直观的判断。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市的强度值高于其他城市,说明四市在旅游经济方面的辐射能力很强,这是与四地的整体经济实力和行政区划地位分不开的。
Ucinet软件的运算结果显示,2011年中三角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密度是0.2604,网络密度不高。由此可见,中三角处于一种弱联结状态,其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不强。但是,4个城市群各自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却呈现出强弱不同的网络结构形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网络密度分别是0.4028、0.946

4、0.6071和0.8571,这说明行政区划是跨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障碍性因素。

中三角区域整合的发展使得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快,跨区旅游经济行为及城市间旅游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中三角空间旅游经济联系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网络密度值中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发展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增大,城市集群聚散优势显现。

(二)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为了了解结点城市接受其他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程度和主动影响其他城市的程度,本文通过中三角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的中心度来进行研究,通过点入度和点出度进行衡量。运用Ucinet软件计算后得出,中三角33个城市网络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为14.698%,点入度为3.627%;网络中心度为26.46%;紧密中心度的点出度为93.23%,点入度为23.37%。具体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和状态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中三角33个城市中心度的点出度排序中,武汉市的点出度值居于第一,且远高于其他城市,说明武汉在中三角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区域内物流、人流、交通、信息的扩散辐射点。基于武汉在区域经济、交通枢纽中心地位等方面的进一步确立,武汉将进一步通过旅游经济形式对区域内城市产生外部性影响,进而发展为城市群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通过比较城市点入度可以看出,株洲、湘潭、长沙、黄冈、咸宁、孝感、鄂州在整个城市群区域内的旅游经济活动相当活跃,能够充分利用“溢出效应”,吸引大量的外部资源。此外,武汉还积极与中三角其他城市建立旅游经济联系,推动跨区域旅游资源要素流动。
2.中三角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中心度显示,武汉、长沙、合肥、九江、南昌、安庆、岳阳7个城市具有极高的外向紧密中心度,说明这些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旅游联系程度相当紧密,且在对外旅游经济联系上较少受到别的城市的影响;除武汉、九江、长沙、安庆和合肥外,黄石、黄冈、上饶景德镇的内向紧密中心度也相对较高,它们在对内旅游经济联系过程中受其他城市的影响较少。

3.在中三角网络的中心度分析中,孝感、仙桃、铜陵、天门、潜江、鄂州论文导读:

、滁州、新余和常德9个城市度为0,鹰潭、宣中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发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城、益阳、衡阳、抚州、娄底6个城市度较弱,说明这些城市处于中三角的边缘位置,空间旅游经济联系较弱。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九江和安庆中心度最高,表明6城市在中三角中处于核心圈层,与其他城市的空间联系较为紧密。

四、结论与倡议

(一)结论
本文在对中三角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目前中三角区域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程度较低,但4个城市子群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呈现不同的水平,长株潭城市群与皖江城市带的网络整体密度较高,旅游一体化水平较高,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在点度中心度方面,武汉和湘潭的点入度最大;通过中心度可知,中三角城市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关系不均衡,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九江、安庆的核心地位较高;由紧密中心度可知,武汉、长沙、合肥、九江、安庆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从凝聚子群分析可知,中三角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4个子群和1个首位中心,其中长沙、合肥、南昌、九江与武汉的旅游经济来往较大,它们与武汉的联系较为密切,而子群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
(二)倡议

1.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强化中三角内部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继续发挥武汉强劲的旅游经济辐射作用,使其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培育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城市,如长沙、合肥、南昌、九江、安庆,从而推动旅游资源共建共享、旅游线路互联互通,由此实现优质旅游资源统筹整合,进一步形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无障碍”旅游经济的一体化

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省域内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整个中三角整体旅游经济联系很松散,存在着旅游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行政区划的壁垒对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产生了障碍性约束。因此,需要积极协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加强区域内各地政府层面的合作,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为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并使机制常规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WENG Jin,YANG Kaizhong.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 system: spatial model fo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asymmetry[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07,27(02).
[2]Marrocu Emanuela,Paci Raffaele.They arrive with new information.Touri flow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European regions[J].Touri Management,2011,32(04).
[3]张慧霞,刘斯文.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J].经济地理,2006,26(04).
[4]陈佳平.基于中部崛起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05).
[5]蒋丽芹.关于高铁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09).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