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管子》思想经济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13 浏览:13820
论文导读:
【摘 要】《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产生于齐国的改革实践,并在齐国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了齐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明确的实践特征。如《管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主张“务本饬末”的生产、在商品流通中坚持“众和互利”的交换、在进行分配时强调“贫富有度”的分配、在消费时提倡“俭奢并重”的消费,这些思想与经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经济管理表现出“仁本、和谐、公正与效率、表率”等意蕴。《管子》把这些作为一种整体的、长远的治国方略,抓住了经济、管理和的内部规律,体现了《管子》经济管理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经济管理;仁本管理;和谐管理;公平管理;效率管理;表率管理

一、“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仁本管理

“仁本”管理是《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就体现为“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这种“仁本”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关于“仁”的解释也有很多种,但其本质就是“爱人”,仁的一系列含义都是由“爱人”延伸而来的。我们知道管理的根本就在于对人的管理,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才算是仁本管理呢?仁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当做工具、手段的管理模式,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四民分业,礼法并用”的和谐管理

“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其《兵法》篇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意思是说,用“道”养兵,人民就能和睦;用“德”养兵,人民就能团结。和睦团结就能协调,协调就能一致,协调一致就能无敌于天下了。《立政》说:“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意思是说,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五行》中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即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时序保持协调,使人事与天道相互协调,然后天地间的美好事物才会产生出来。

三、“贫富有度,富上足下”的公平管理

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行为的公平就是要求管理主体在公平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根据公平的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平地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公平包括组织行为的公平和管理者行为的公平,但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管理者行为的公平。因为管理者的公平行为一方面可以影响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公平管理理由在《管子》中也被明确地提了出来。《管子》的公平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揭示了分配中不公平的理由。《管子》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分配极不公平、贫富悬殊严重。这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富商与农民之间,它指出:“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即国家的财富主要集中于食封、贵族和富商的手中。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理由是因为食封、贵族、富商和农民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收益是不平等的。
其次,《管子》分析了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理由。它认为主要有两种理由,第一,是国家体制所造成。国家没有处理好税收与丰欠年的关系。无论是丰年还是欠年都一样纳税,不分谷物的贵贱,这样给商人以可乘之机。国君如果对富商巨贾在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放纵不管,那就好象“一国而二君二王也”。第二,是人们的智力差别。“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十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同样的土地和货币,经营的结果却大不相同。智商高的人能生十倍之利,而愚笨的人却本都收不回来,致使二者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相差百倍。
再次,《管子》就如何达到社会公平,也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它认为要做到社会公平就应该“贫富有度”,反对甚贫或甚富。政府要能使国民“贫富有度”,就要采取措施,防止造成“贫者重贫”、“富者重富”的局面出现。

四、“均地分力,无夺民时”的效率管理

在现代管理中,效率管理是一门研究改善组织效率的管理策略,它通过分析组织的流程,来对组织的效率进行规定、评估和分析,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的。效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它强调要以一切可行的效率标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动,把效率作为管理活动的宗旨,放在工作的中心和突出位置上。
首先,均地分力。管仲深刻意识到在当时的齐国影响经济管理效率的因素之一便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是《管子》通过土地收益在国家与农民的合理分配来达到这一目的,让百姓明确地知晓自己所能获得的收益,国家不再与民进行争利,显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其次,是无夺民时。在组织农业生产方面,《管子》认为要重视农时这一因素,农业的丰收完全在于是否按时令来组织生产,所以,必须“使民知时也”,这里的时令也可理解为一种农业生产客观规律,而农民有时不能注意到这一点,所以,管理者要有义务去告诉他们,“不告之以时,则民不知”。

五、“行正民服,以身作则”的表率管理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首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因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管理者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管理力度和效率。《管子》十分重视君主人格在民众中的影响。它认为“天下者,无常乱七八糟,无常治。不善人在则乱,善人在则治。”“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君主怎样赢得人心?在民众中树立起怎样的形象?管子认为君主的品格与风范非常重要。只有树立君主良好的品格与风范并以身作则才能“行正民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行正民服”呢?
首先是德义。《管子》在解释什么是德义时,将德义比喻说:“将将鸿鹄,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义者,行之美者也;德义美,故民乐之。民之所歌乐者,美行德义也,而明主鸿鹄有之。”即德义行为如同鸿鹄一样之美,所以人民才喜欢
其次是善于修身。“善罪身者,民不得罪恶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故称身之过者,强也;治身之节者,惠出;不以善归人者,仁也。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侧面身惧,有善论文导读:
而归之民则民喜。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今夫桀纣不然,有善则反之身,有过则归之于民。归之于民则怒,反之于身则身骄。往怒民,来骄身,此其所以也。”这种称身之过,就是要求君主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同时这也是保身的最好策略。
以上所述的各种经济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仁本管理是《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和谐管理则是《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关键;公正和效率管理是《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前提;表率管理是《管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升华。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互相推动,构成了《管子》经济管理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是《管子》经济管理思想的最富于实践价值的部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管子·兵法》
[2]《管子·立政》
[3]《管子·五行》
[4]陈敏.《管理公正及其实现》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6期
[5]《管子·轻重甲》
[6]《管子·国蓄》
[7](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
[8]《管子·乘马》
[9]《管子·小称》
[10]《管子·七臣七主》
[11]《管子·形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