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意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305 浏览:47473
论文导读:多收益)或减小分母(减少投资额)来使这个比率尽量变大。显然,减少投资额比基于现有资产创造更多收益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低于目前投资酬劳率的投资项目或资产(即使其收益率高于企业资本成本)均会成为管理者不投资或处置的对象,因为这些项目或资产会降低企业现有的投资酬劳率。由此可见,投资酬劳率评价标准容易导致业绩
[摘 要] 综合运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两种体系的优点,取长补短,便于对企业业绩作出更准确的评价。其中,新型财务指标模型EVA与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平衡计分卡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关键词] 企业业绩评价;财务指标;平衡计分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

3. 007

[]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11- 02
1 企业业绩评价的基本概念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策略,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方面进行的综合判断。
2 财务指标体系

2.1 财务指标的概念

财务指标,是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财务指标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策略。
财务指标分析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成果予以量化分析,这样便于考核企业管理状况,以作为企业下一步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的依据。因此,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财务指标分析的缺点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是基于利润的业绩考核评价,因此不可避开地存在的局限性:第一,依赖的历史信息,无法体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第二,仅反映财务状况,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三,可能造成短视行为,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第

四、没能有效考虑风险,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目标。

3 非财务指标体系

3.1 非财务指标的概念

非财务指标,是指基于财务报表以外的更广泛的企业信息的指标,是体现管理层绩效和企业发展前景的更好的指示器。非财务指标必须定义明确且可予以衡量,指标体系应同时兼顾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要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3.2 非财务指标的内容

非财务指标的主要内容见表1。
4 目前企业业绩评价中存在的理由

4.1 片面追求会计净收益,可能有损股东利益

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而现行的会计净收益指标只确认和计量了债务资本的成本,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由于无须承担权益资本的回报压力,管理者往往会通过过度投资来获得更大的会计净收益。但是股东追求的不是会计净收益的增长,而是正净现值的投资,期望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显然损害了股东利益。

4.2 过于强调投资酬劳率,容易导致内部冲突

单一使用投资酬劳率对企业业绩进行财务评价时,管理者会通过增大分子(基于现有资产取得更多收益)或减小分母(减少投资额)来使这个比率尽量变大。显然,减少投资额比基于现有资产创造更多收益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低于目前投资酬劳率的投资项目或资产(即使其收益率高于企业资本成本)均会成为管理者不投资或处置的对象,因为这些项目或资产会降低企业现有的投资酬劳率。由此可见,投资酬劳率评价标准容易导致业绩评价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相悖,企业功能出现失调。

4.3 财务会计信息的不恰当使用,致使业绩评价失真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和短期经营制约的需要,因而受公认会计准则的规范和约束较多。企业业绩的财务评价则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直接依据财务会计信息计算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难以做到准确有效。

4.4 整体上的“大一统”现象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下的企业,其对业绩评价的需要有所不同。目前的业绩评价策略虽给出了具有共性的一般原则,但是针对某一行业、不同组织形式下的企业的业绩评价策略却很少,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了种种不便。

4.5 评价结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目前对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评价结果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结果没有与奖惩和干部任免挂钩,不能充分发挥其约束激励作用,理由主要是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性的保障措施,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二是在某些行业,评价结果不能反映企业实际情况,有些行业,特别是某些垄断性行业,靠行业的特殊性而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取得好的评价结果;相反,有些企业经过自身的努力,绩效明显改善,但评价结果却不理想。这种情况也是影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又一重要理由。
5 企业业绩财务评价的策略和改善倡议

5.1 以经济附加值指标取代会计净收益指标

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收益加上利息支出部分)扣除其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简言之,经济附加值就是超过全部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它是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核心与基础,是较具综合性且比较成熟的业绩评价指标。
首先,经济附加值是扣除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是真实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的实际收益率低于该企业专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在传统的会计净收益策略下,企业可能表现为盈利,但用经济附加值指标计量,企业则表现为亏损。因此使用经济附加值可以避开企业出现隐性亏损以至于损害股东利益。
其次,经济附加值指标能有效避开内部冲突。它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对于部门、企业和股东来说,经济附加值总是越多越好,从而使企业的业绩评价与其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促使管理者关注股东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是其他任何财务性业绩指标都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wjblllw/lw46245.html上一论文:对于加强体育院校财务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