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佛教文化对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意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94 浏览:10102
论文导读:对物品要珍惜。无情有性,法体恒遍,这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大乘佛教将一切万物都当作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这万法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没有情识的植物、无机物。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其存在
【摘 要】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佛教文化中关于仁爱万物、泽被草木的生态理论,能够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描述等等,都表现出深刻的生态意识,并推动着佛教的生态保护实践。因此佛教的生态意识对梵净山生态保护的需求从根本上提供帮助,可以达到长期优化梵净山生态文明、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
【关键词】佛教文化;生态文明;作用
生态环境理由是当今人类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棘手的理由,随着物质文明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恶化日趋严重。因此党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新概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为一体,人应该顺应自然而生活,自然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而是人类存活的家园。在今年期间习总书记盛赞贵州空气可生产“空气罐头”,梵净山作为贵州省最好的生态旅游景区是生产“空气罐头”的最佳地方。那么,是什么孕育了梵净山如此美好的生态环境呢?在梵净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是什么力量在起着作用呢?答案是多方面的,有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有老百姓的大力维护……当然我们更不能忽视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佛教教义对梵净山的生态环境保护起着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从佛教文化对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展开论述。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在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著名的“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一、现代语境中的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狩猎文明和农业文明后,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步入工业文明时期。迄今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在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生态危机。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枯竭,以及部分地区的贫困、暴力、战争、核威胁、恐怖活动等等。这表明:工业文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陷入不能自拔的危机中,正在从兴盛走向衰亡。由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历史地、逻辑地成为未来文明的主导形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构成了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我国也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等。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则正式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从这可看出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是我国当前可持续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佛教文化中的生态观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古印度兴起,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两汉之际传到中国,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历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佛教所蕴含的环保意识,在佛教经典及历代佛教徒的行为实践中,都可清楚地看出。佛教讲求明心见性,因此佛法更多的是为人的精神解脱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佛教从精神角度出发诠释其一个重要命题“境由心造”。在佛教看来,人类所存活的环境并非机械的自然,也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同时反映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环境影响心境,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改造,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佛教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无情有性,法体恒遍,这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大乘佛教将一切万物都当作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这万法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没有情识的植物、无机物。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入菩萨行》中说道:“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佛教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和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基于这一缘由,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因此,对我们赖以存活的大自然应当努力去维护、美化,不要对大自然无休止的贪婪攫取。佛教的原始崇拜以“万物有灵”为核心,并形成了一个体系,这种原始体系暗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佛教的缘起思想充分证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生、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密切联系。“依正不二”是佛教关于人作为生命主体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客体之间的关系原理,其意指:“生命主体与环境在客观世界的现象中,虽然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东西来认识,但在其存在中,是融合为不可分的一体来运动的。”佛教把大自然看作是佛教徒的庄严使命。他们认定人就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既与自然对立,又不将自然界作为异己力量加以征服的思想,使得佛教用正确的心态对待自然,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与大自然和平相处,把生态文明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上。以爱自然爱万物就是爱自己作为生活的心理样态。“在藏族民众的生命观中,牲畜、动物及自然生态无疑都具有崇高的生命价值,所以他们对于牲畜及其他动物,必留意喂养、保护”。因此,近山崇山、近水崇水的自然崇拜是佛教主要的生活心理样态。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whlw/lw42896.html上一论文:试议英语文化对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