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从日本生活文化看日本人敬畏之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20 浏览:22788
论文导读:看,枝条会呈现不同的姿态,花也展现各异的表情,要通过不断观察,发现其最美的姿态。让草木以它固有的姿态生长,表现自然的美,这种插花艺术也可视为日本人尊崇自然的表现之一。日本人尊重人与自然的调和。日本的庭园以自然的景观美为主,与注重几何美感的西洋庭园不同。但虽说是自然美,却非原封不动地复刻自然原来的面目,而是
摘 要:茶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将其演绎为一种仪式——“茶道”,转而又回到中国进行表演;简单的插花,却能插出浓郁的自然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优雅的生活情调;传统服饰和服一直沿用至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住宅和庭园。凡此种种,都将日本文化的精致表现得淋漓尽致。日本的历史谈不上悠久,也很难说深远,可日本的技术、艺术或是文化领域中,却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精品。
究其理由,从精神层面来看,日本民族似乎有着一种诚惶诚恐、近乎执着的敬畏之心,日本人正是怀着这种敬畏之心,对文化精心雕琢、细致呵护,从而使日本文化有了我们难以企及的精致的一面。
本论文以日本的生活文化为切入点,从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出发,探讨日本人内心的敬畏之心。由于篇幅所限,暂时仅以 “自然”这一主体为对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文化;敬畏之心;衣食住行;自然
生活文化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着我们衣、食、住的生活水平。仔细想来,将文化从生活中独立出来,本就是与现实相悖的。文化于生活中诞生、汲取养分,而生活通过文化的提炼,从而升华为艺术。
日本人将自然的美景称为“花鸟风月”,及其热爱自然。为了顺应自然的时间流逝,人们将时间划分为四季——“春夏秋冬”。四季意识毫无疑问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日本是一片四季的分界尤为清楚的土地。因此在日语中衍生出众多与季节相关的词汇,如“季节感”、“季节料理”、“四季装束”、“四季陈设”、“季节不符”等。
日本人对于自然,采取的是受容的态度,而非对抗或征服。例如,日本人对山、水、月等自然事物均采用尊称,究其理由,也是其对自然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早已将与自然共存融入到自己的衣食住行中。在日本文化中,山川草木均有神灵栖居,这种泛神论在各方各面都有着很生动的体现。例如:注重食材原汁原味的日本料理、以石与沙象征自然美景的枯山水庭院、或是强调枝叶花自然美及时间、季节的插花艺术。
日本料理多采用谷物、蔬菜、豆类、海产、禽类等,其中海产与大豆加工食品的使用尤为频繁。以此为特征的饮食文化虽与韩国、东南亚存在着共同点,日本料理却因少食兽肉、低油脂、少重口味佐料、最大限度保持食物原有味道的烹饪法则,形成了其独有的风味。
日本料理对于食材并不过分加工,采用的是凭借所选食材的原始风味让人难忘的朴素烹饪法。遵循“超出食材原有味道即变味”原则的日本人,“仅选择并品尝美味的食物,并不愿将某种不太美味的食物加工至让人产生食欲”。这种对待料理的“消极性”,与“积极”利用浓重佐料调味的法国料理、中华料理大相径庭。
另外,根据食材新鲜程度不同会选择不同的烹饪策略,例如,一条鱼随着新鲜程度的下降,可以分别做成生鱼片、烤鱼、煮鱼、天妇罗。采用蒸与煮的烹饪策略时,多会出于出汁考虑,加入少许味噌和酱油,很少添加香辛料。
食物的味道根据季节的各有不同。季节感是日本料理至关重要的因素。时令菜美味、低价、营养价值高,得以品尝到如此富有生命力的食物的原汁原味被视为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七味粥”以杂草特有的苦味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青睐。
花道始于16世纪,源于僧侣向佛献花的仪式,后被庶民应用于生活中,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得到普及。随着时代的变迁,插花出现过不同的样式。现在,作为室内装饰,以及享受生活的乐趣,轻易地渗透到了生活中。插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比起花草部分的美,更注重以枝叶的舒展表现植物的生命力。昭和以后,不同于传统的插花,出现了以无生命的铁丝、玻璃、石头为素材,并通过生动的造型,赋予之生命感的前卫插花艺术。
不同的流派在细节方面有着不同的规则,对季节感都有讲究。春有嫩芽,秋有红叶,若是春菊、夏菊、秋菊、寒菊之类毫无以为也会引起对不同季节的联想。以对季节的敏锐感知,捕捉素材,即使同样的花,所具有的魅力也是多变的。
插花的练习始于专心观察草木,从中发掘其固有的自然之美。精挑细选的花材,从不同角度看,枝条会呈现不同的姿态,花也展现各异的表情,要通过不断观察,发现其最美的姿态。让草木以它固有的姿态生长,表现自然的美,这种插花艺术也可视为日本人尊崇自然的表现之一。
日本人尊重人与自然的调和。日本的庭园以自然的景观美为主,与注重几何美感的西洋庭园不同。但虽说是自然美,却非原封不动地复刻自然原来的面目,而是用木、石等自然的材料,象征自然的山水姿势。枯山水庭园是日本的象征艺术之一。所谓枯山水,即以石块象征山峦,以白沙象征湖海,仅点缀少量的灌木或苔藓等。室町时代以后,枯山水与禅宗思想相结合,出现了众多的禅寺。江户时期,开始广泛采用借景手法,大量结合庭园外的景从日本的生活文化看日本人的敬畏之心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色。枯山水源于日本本土的微缩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的白沙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在面积不大的闲庭小院,“方寸之地幻岩万壑”,策略就是写意、就是象征。调动观赏者的想象力,及其哲学、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枯山水常和禅学联系在一起,运用隐喻和顿悟,对空与有、虚与实做出心灵的观照。
日本人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顺应自然,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之共存。唯有与自然共存,内心方得安宁。在日本,庭院是生活空间的重要场所,也与生活密切相关。丝毫不受空间约束,于一沙一石中,不难窥见日本人赏味自然的那颗爱美之心。以静物品味动态的自然,以枯物展现生命力的枯山水庭园,这就是日本人对自然极致的爱。
日本人常与自然为友,融于自然,乐在其中。在春夏秋冬四季微妙的变迁中,诞生了多彩的艺术和多样的生活习惯。和食、花道和花道,作为人工的极致,毫无粉饰地再现了自然。细细想来,日本人对资源、国土、时间、文化等,皆怀着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在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的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遗失的中国,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参考文献

1. 《东风从西边吹来》 徐静波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 《日本论: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本》 戴季陶著 九州出论文导读:叶渭渠,唐月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日本人的原始信仰》王金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8.9.10.11.8.「日本人の心の習慣」大村英昭(著)NHK出版9.「日本文化の型と形」杉山明博(著)三一书房上一页12
版社,2005

3. 《日本之道:日本对文明的嫁接》 胡金良著 新华出版社,2008

4. 《日本国家概况》 刘笑明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5.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李冬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 叶渭渠, 唐月梅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日本人的原始信仰》王金林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8. 9. 10.11.
8.「日本人の心の習慣」 大村英昭 (著) NHK出版
9.「日本文化の型と形」 杉山明博 (著) 三一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