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98 浏览:141352
论文导读:众进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舞蹈艺术创作。因此对舞蹈的题材必须要具有群众性,这就是创作群众文化舞蹈的重点与要点。群众性的舞蹈题材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熟悉、接受的文化题材,也就是指具有平民文化、通俗文化及草根文化的艺术题材。这样的题材选择与群众文化舞蹈的历史发展规律相符,注重民间文化的整合。因此,对群众
摘 要:作为群众文化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群众文化舞蹈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是群众文化舞蹈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基础,而文化舞蹈的创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舞蹈的热爱。本次主要从题材群众性、形象亲和性、情感平民性、风格的地域性与通俗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要点与特点,以求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在群众文化艺术中,群众文化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活动中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作为群众文化舞蹈的前提条件,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对人们的日常活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质量是他们培养文化舞蹈能力的基础,影响、转变着人们的活动方式。
1 群众文化舞蹈的题材应具有群众性
对于舞蹈艺术而言,创作就是其基础,而题材又是创作的基础,因此可以说,题材是文化舞蹈创作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因素。创作题材,是指文艺作品中的一种内容要素,也就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体现具有一定历史、社会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的主题思想。文化题材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创作者对日常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汇总、提炼及加工而成的。因此,创作者选择何种题材,对题材进行怎样的处理,均取决于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及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主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社会实践的影响。而群众文化舞蹈的题材也是舞蹈创作者根据客观的理念、现实或历史资料而选出构建舞蹈作品的基础材料,也是舞蹈创作者构建舞蹈文本的主要素材。对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是创作文化舞蹈的基础,而题材选择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质量。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提出:“文化艺术的创作,选材必须要严,题材要好”的观点。可见,文化题材在群众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创作群众文化舞蹈,也就是要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舞蹈艺术创作。因此对舞蹈的题材必须要具有群众性,这就是创作群众文化舞蹈的重点与要点。群众性的舞蹈题材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熟悉、接受的文化题材,也就是指具有平民文化、通俗文化及草根文化的艺术题材。这样的题材选择与群众文化舞蹈的历史发展规律相符,注重民间文化的整合。因此,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者而言,必须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路线,选择与人们群众现实生活及文化活动息息相关的文化题材,以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2 群众文化舞蹈的形象应具有亲和性
群众文化舞蹈形象的亲和性同样是舞蹈创作的重点。亲和性的形象与群众性的题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是指体现舞蹈的艺术形象,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拟人化的植物、动物、器物及景物形象均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贴心,使其成为与人们群众无法割舍的文化舞蹈形象。在群众文化舞蹈形象亲和力方面,在我国舞蹈文化的实践中已出现许许多多的成功案例,如具有东北特色的大秧歌舞蹈,其中的小老妈、傻柱子等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其形象设计均采用人们群众中的大众形式,以“小人物”的形式突出舞蹈的亲和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与喜爱,使其形象在人民群众中深入人心。又如具有广东特色的民间舞蹈龙灯舞与荷花舞,舞蹈中的狮子动物形象与荷花的植物形象也是亲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舞蹈形象,具有明显的形象亲和力,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与喜爱。因此,舞蹈创作者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应深入日常生活、深入人民大众,以找出具有群众亲和力的舞蹈形象,并以亲和力的形象作为文化舞蹈创作的主要形象,以贴近人民生活,使人们更加乐于接受与喜爱。
3 群众文化舞蹈的情感应具有平民性
情感,是文化舞蹈的主要抒情特征,也是舞蹈本身重要的一种美学特征。我国春秋中期的《毛诗序》中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舞蹈艺术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虽然舞蹈只具有形体动作,但在舞蹈中,能起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非凡审美效果。因此,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要使舞蹈抒发出真挚动人、浓厚强烈的情感,还要以抒发平民情感作为群众文化舞蹈的重点。对于群众文化舞蹈的而言,其情感的表达就是整个舞蹈的内涵的体现,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情感紧密联系的心声。在群众文化舞蹈的平民性情感中,我国舞蹈中也出现较多的成功案例,如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红绸舞》与我国80年代创作的《红手绢》,均具有平民性的情感,其中《红绸舞》主要抒发出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而《红手绢》抒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喜悦之情。因此,在创作群众文化舞蹈的过程中,创作者也必须要植根群众生活,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进行整理,从而创作出能抒发人民群众情感、体现人民想法的文化舞蹈,以真正体现文化舞蹈创作源于生活的思想。而现实生活就是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艺术源泉,伟大革命家列宁提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其是广大人民劳动者的情感的体现,必须为人民所喜爱的。”的观点。而我国伟大的领袖曾提出:“艺术就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受熟悉的东西,其必须一定的人民性,必须与人民生活贴近。”的观点。因此,舞蹈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牢记着一点,以创作出符合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
4 群众文化舞蹈的风格应具有地域性与通俗性
群众文化舞蹈的地域性与通俗性也是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内容。舞蹈的风格是对整个舞蹈的个性体现,也是该舞蹈成熟的标志。世界上所有的舞蹈艺术,都是立足于民族性上,而地域性只是民族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的地域风格越鲜明,其民族特色也就越鲜明。如创作东北地区的群众文化舞蹈,其舞蹈必须具有浓烈的关东地域风格;又如我国雷州半岛地区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必须要强化与突出红土乡音的风格特色。而风格、样式的通俗性是指选择广泛、通俗易懂的群众舞蹈样式,如交谊舞、秧歌舞、论文导读:
集体舞等,尤其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广场舞,由于这些群众舞蹈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贴近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与喜爱。因此,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及生活习惯等创作出贴近人们生活的舞蹈作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以题材的群众性、形象的亲和性、情感的平民性、风格的地域性与通俗性等方面作为出发点,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并结合创新的思想创作出具有群众性、亲和性、平民性、地域性、通俗性的群众文化舞蹈作品,使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喜爱,以推动我国群众文化舞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云生.群众舞蹈创作应注意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J].大舞台,2011,13(1):164.
[2] 谭甜.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探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7(6):5657.
[3] 刘兰.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编排之我见[J].四川戏剧,2009,11(1):132133.
作者简介:庄美莲(1982—),泉州人,现工作于洛江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文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