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跨文化中文化习俗对翻译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91 浏览:15961
论文导读:
摘 要: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准确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才能译出保持原文风格,保留原文文化的译文。本文从地理、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译者应在翻译中注重跨文化因素,体会原文的文化内涵,准确传达文化信息。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文化习俗
0 引言
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可认为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跨文化中的文化习俗对翻译的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要真正掌握语言,必需要了解语言中的背景文化。对译者来说,没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知识,就不能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与表达。因此,译者必须了解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透彻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译出既保持异国情调,又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最自然、最接近原文的译文。
各民族语言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词汇体系。词汇中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作用,并呈现出差异性。
1 地理环境
环境文化指的是基于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跨文化交际学表明,特定的生长环境使处于此环境下的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定势。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有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重本轻末”根深蒂固。尚农轻商,靠土为生,导致国家家庭化,从而形成了森严的身份等级制度,产生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礼制、礼仪等社会规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发展商品经济。商人居住在城区,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性格和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了解中西方环境文化差异,在翻译中要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例如,中国人偏爱东风,认为“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寒冷,令人不愉快”之感,因此英国人不喜东风,而“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所以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前置,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西方人常把“从南到北”翻译成“from north to south”。如“西北,西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的说法也与汉语不同,分别是“northwest,southwest,southeast”。
2 风俗习惯
风俗文化是指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基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人崇尚自由、个性独立。他们习惯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生活,无需他人干涉,甚至父母。然而属于西方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却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众性”,往往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关切,是关系亲密,互相关心的表现。例如,“多大岁数了?”“工资多少?”“有几个孩子?”等。这些言语对西方人来说,是侵犯了隐私。西方人打招呼常说“Hello”,“Hi”,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如“It’s a 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见面常说“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难道是要请我吃饭吗?”中国人见面常问:“你要去那里?”西方人认为这是私事。西方人告别时常说“Good-bye”,“see you”,“see you later”。而中国人常说:“慢走”、“好走”、“请留步”。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惯用语。
3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指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出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汉族受宗教影响在习语上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三教九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都带有宗教色彩。受外来宗教尤其是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习语有“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而欧洲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反映到习语上例如,“God”意思是“上帝”,英语中有许多关于“God”的习语,如“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蠢人有蠢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ct of God”(天灾,天意)等。
4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沉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方文化主要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迪,这也体现在语言文化中。如一些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译者只有掌握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贴切的传达作者的意图。汉语中的一些谚语或俗语也能再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句子。
如: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Two is company,but three is none;隔墙有耳——Walls he ear;孤掌难鸣—— Two can play the game;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5 结语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论文导读:于字面作用,而要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因此,译者应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原文,明了作者思想,领会原作,融入原作,体会原作风格,这样才能增强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翻译技能。参考文献: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鸿沟。从某种作用上说,译者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又是两种文化的桥梁。翻译工作者不但要学习语言,而且要学习语言文化,译者不能刻意追求词语等值,拘泥于字面作用,而要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因此,译者应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原文,明了作者思想,领会原作,融入原作,体会原作风格,这样才能增强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 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
[6] 蒋坚松,黄振定.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高欣(1983—),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