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西北民间美术图案文化观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35 浏览:56980
论文导读:
摘要 民间美术在中华庞大的文化库中所占据的地位不言而喻。民间美术的品种之多,令人叹服,而且用途和目的各不相同。可以说,中国民间美术广泛渗透于人民大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不仅直接体现出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还显示出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化精髓和艺术底蕴。西北地区是中国土地上重要的一隅,认识西北地区民间美术的图案以及挖掘出这些图案所暗含的文化观念,是民间文化工作者、研究者必须正视的课题。
关键词:西北地区 民间美术图案 文化观念
:A
一 引言
所谓民间美术,基本产生于广大农村,具备一切美术所具有的共有特征。民间美术的品种之多,令人叹服,而且用途和目的各不相同,不仅有供人赏玩的造型艺术,还有各种实用的工艺品。可以说,中国民间美术广泛渗透于人民大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不仅直接体现出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还显示出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化精髓和艺术底蕴。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居多,其他少数民族散居于全国各地。而西北地区拥有诸多少数民族,如保安族、东乡族、哈萨克族、回族等,这些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一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一点,已经被多种历史文献所证实。例如,中国早期历史文献《汉书》及《史记》记载了西北地区哈萨克族的历史,记述了在哈萨克草原及中亚一代生活过的塞人、匈奴人、月氏人,及公元前3-1世纪的乌孙人、康居人等是构成现代哈萨克族的重要先民,现代哈萨克族许多民间文化遗存,特别是民间图案饰纹与上述部落出土文物的图案及纹饰存在惊人的一致性,这从另一侧面证实了现代哈萨克族文化与上述部落文化之间存在的传承关系。其实,不止哈萨克族,西北地区其他民族的民间美术也为中国勾勒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毋庸置疑,西北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美术图案一直处于相互碰撞的进程中,彼此交融、磨合,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系和艺术风格。认识西北地区民间美术的图案以及挖掘出这些图案所暗含的文化观念,是民间文化工作者研究者必须正视的课题。

二、西北地区常见的民间美术图案

西北地区覆盖的区域比较广,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西北民间美术图案的文化观念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美术图案,为生活增添了色彩,提升了情趣。具体而言,西北地区常见的民间美术图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剪纸
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民间美术,剪纸艺术在西北地区也得到了发展与创新,这是一种用纸作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一般由刻和剪两种方式完成,其表现手法有阴刻和阳刻两种,也有阴阳交合的形式。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剪纸有着独特的工艺特点,图案造型相互连接而成,造型简朴、大方,惹人喜爱,从整体上彼此衔接,完成了统一形象。由于地域的不同,剪纸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特点。在中国西北地区,剪纸已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多种形式,即从单色发展为填色剪纸、染色剪纸或点色剪纸等。在西北农村,剪纸的应用极其普及,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各种剪纸,还有各种灯花、喜花和刺绣花样等,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为西北人民的生活点缀了温暖的色彩。
2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又名“靛蓝花布”,是中国西北地区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手工印染工艺品种,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其分为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上面镶嵌着各种不同的花纹图案。制作蓝印花布的程序非常复杂。先以镂空型纸板作为底板,然后将所设计的图案用油纸刻成花版,刻在底布上,再用豆粉、石灰等材料刮印,晾干之后,用蓝靛染色,再晾干,刮去粉浆由此制成花布。蓝白相间是蓝印花布的整体艺术风格,在花布上还可以装饰不同的图案,如人物、鸟兽和鱼虫等,而花卉则作为辅助图案加以点缀。蓝印花布通常通过一些寓意来表达一定含义,具体图案、造型结构和纹理变化等,都由有规律的短线、小块面组成。在西北民间,蓝印花布多用作衣料、门帘或被面,应用性非常广。
3 蜡染
蜡染技术在中国的起源非常早,是一种织物印染工艺,曾于隋唐时期十分流行。后来,蜡染工艺被中国西北地区民间艺人所传承,沿用至今,加以一定的创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蜡染技术不断优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蜡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蜡使织物印上所需要的纹样。蜡染制作有一个统一的流程,首先将蜡加热融化,然后用特制的铜片蜡刀蘸蜡液,将蜡抹在事先准备好的衬布图案上,待蜡晾干后,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纹饰图案。由于蜡极易开裂,所以形成了自然变化的裂纹,这种裂纹被西北民间艺人称之为冰纹,能够使织物获得特有的肌理艺术效果。蜡染艺术造型严谨、纹理变化丰富、细致,其装饰内容多以花鸟、鱼虫和几何形等为主。
4 木版画
木版画是西北民间艺人通过木刻水印的策略而制作的民间装饰画,欣赏性极高。木版年画和门画是主要表现形式。所谓木版年画是西北地区人民在过春节时所张贴的一种装饰画,而门画是年画的一种特有形式,画面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或者戏剧故事,如“天下太平”、“金鸡报晓”等,还有的门画有敬德、秦琼等人物,以求平安。在旧时,木版画还常被用于祭祀活动,在祭祀仪式结束后加以焚烧。

三、西北地区民间美术图案的文化观念

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涉及甚广,是传承数千年、根植于民间土壤的综合艺术,因此,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图案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独树一帜的文化观念。作为无声的语言,西北民间美术图案确实在向人们传递着存活繁衍、纳福求吉、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1 存活繁衍
一直以来,存活与繁衍都是整个民间美术的基本主题,体现着人们的生命意识。“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这些古老的神话都体现了远古时期人们探求生命起源的努力。不仅在西北地区,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美术图案也传达着这个文化理念。《易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中明确指出:“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由此看来,人们对生命有着无上的崇拜,而且追求繁衍永生。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图案正是围绕着这个基本主题,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在阴阳交汇、论文导读:
生命不息的民族古老生命观支撑下,西北民间美术图案形成了吉祥喜庆、乐观向上的文化情感。不管在西北民间剪纸中,还是在木版画中,“三多”图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文化内涵就是多子、多福、多寿。其中,多子的文化观念对西北人民的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西北地区的家族都在追求多子多福。他们普遍认为,多子方可多福,福多自然长寿,长寿就可兴旺,家族不灭,生命不息。
另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农耕文化中,多子的愿望是婚姻、家族、种族延续的十西北民间美术图案的文化观念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分重要的目的,其实这是古老生殖崇拜文化的反映。因此,在西北民间美术图案中,还有着大量的隐喻阴阳(男女)交合、嬉戏、化生万物的题材形象。西北农村青年订婚、新房陪嫁,常常使用刺绣中的莲花与鱼的组合纹样,以示吉祥。在这些图案中并没有人的存在,只是通过莲花和鱼的交融含蓄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与,这是人们生命的艺术化体现,也是审美境界的一种升华。
2 纳福求吉
纳福求吉是西北民间美术图案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体现着人民祈求吉祥的文化观念。渴望存活,一生顺利是人们共有的渴求。在西北地区人民心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平安地存活下去是头等大事。因此,他们将这种心理以象征的方式体现于民间美术图案之中,不管是直接显露,还是间接隐含,纳福求吉的思想确实存在于民间美术之中。如“福星高照”的剪纸、绘画,内含福、禄(鹿)、寿(桃)、寿星。鹿和桃在西北人民心中,象征着吉祥,长寿。另外,西北民间的春联中也常含有祈祷五福的吉祥语句,这反映出民间社会化的世俗功利价值观念。
3 辟邪去灾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相信有邪魔存在,各种巫术随之产生。后来,巫术渐渐失传,但是其基本精神得以流传下来。由此,辟邪去灾成了西北民间美术图案的又一大文化观念,体现着西北人民的宗教信仰。可以说,直至今日,辟邪心理都始终贯穿于西北人民的生活习惯之中,并通过美术图案表现出来。这反映出民间美术与民间信仰文化之间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看,民间美术中具有诸多辟邪性质的艺术行为和艺术形象,它们来自于远古的传统信仰,到了今日,被民间艺人传承下来。古代盾牌和军旗,乃至房屋建筑装饰,都常用辟邪图案。如西北民间所使用的“五毒符”,看似凶猛,实则具有辟邪内涵。民间艺人采用蝎子、毒蛇、蜥蜴、蜈蚣和蛙五种动物组成图形,贴在门窗或中堂之处。陕西一带的人民经常将“五毒符”刺绣在儿童服饰上,以此使妖魔鬼怪远离儿童。端午节前后,也会剪“五毒”葫芦纸贴在墙壁上,同样是为了辟邪消灾的目的。
由此可见,西北人民内心有着普遍的驱鬼、辟邪、消灾的文化心理,因而促使民间美术辟邪图案的形成与成熟。桂西北区辟邪图案文化节的举办,正是在人们这种辟邪心理的支撑下才得以完成。只有辟邪,方可趋吉,这是西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普遍心理。
4 天人合一
在民间,中国原始的阴阳五行哲学属于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相信天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与天是一体的。所谓五行,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存在的四方,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至今还存在于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图案之中。
在西北民间美术图案中,不乏以自我为中心,上下左右的图案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形象旋转的“复合形”。其隐含的文化内涵就是天人合一、人神相容。这种图案从画面的主题形象开始,逐渐展开画面。西北民间刺绣图案、剪纸图案、年画等能较好地表现这一形式。例如,在陕西窗花剪纸中,有一种茶壶类剪纸,壶底是水平直线,而壶口处是逐渐向上延伸的弧线。这明显不符合常规的视角。因为在常人心中,茶壶就是要平方的,壶底要平、壶口要圆,这才是常规模式。但是,在西北民间艺人眼中,陕西茶壶类剪纸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它符合西北地区老百姓将圆形茶壶口比作天、平直的茶壶底比作大地的文化观念。以此借喻天圆地方的思想。另外,还有一种名叫《鱼店》的民间剪纸,民间艺人采用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观念,使用了多维度空间表现形式。在整幅剪纸上,不仅有室内,还有屋外以及各种人物和场景,一起充满整个画面。民间艺术家这种将不同时间、空间统一在一起的图案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古老文化思想。
四 结语
民间图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整个大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支脉,是一个“小文化”。而图案文化除了包括这种自身的“小文化”底蕴外,还应包括它赖以存活的大的文化历史与现实背景,或者说它必定会反映这种背景或受到它的影响。而且历史的文化渊源、现实的文化背景在某种作用上来讲,对于图案自身而言,直接决定着它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还有创作者与使用者、欣赏者的文化水准,也应该是与图案文化密切相关的。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一隅,西北民间美术图案必定反映着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反映着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文化是相容的,我们要重视西北民间美术图案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并将之与其他民族的图案文化有机融合,共同构建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库,使中国的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注: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2Y
058,主持人:龚雅敏。
参考文献:
[1] 孙英丽:《浅析陕西民间刺绣图案的文化内蕴》,《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1期。
[2] 苏虹:《论民间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5期。
[3] 孙英丽:《凤翔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
[4] 王胜选:《豫北滑县木版年画艺术探析》,《安康学院学报》(理论版),2009年第1期。
[5] 王敏:《当代文化建设视野下的中国民间美术》,《大众文艺》(理论版),2009年第10期。
[6] 马河:《论中国民间美术的百年衰变》,《艺术百家》,2007年第8期。
作者简介:龚雅敏,女,1977—,宁夏银川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