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基于文化学派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052 浏览:58269
论文导读: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但都存在共同的内在本质,即以数字载体为形式,以知识共享、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性质。开放教育资源形式多样,有的是有声的,有的则是无声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则是动态的;有的表现为视频课程,有的则表现为文字课程。但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却是一致的,这是开
[摘 要] 由于开放教育资源具备显著的文化属性,采用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理论向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结合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实际,总结出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特征。在此基础上,了解开放教育资源的管理理由、过程理由和技术理由,明确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所面对的战略鸿沟,最后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目前状况、目标和挑战的深入阐述,完成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综合分析。
[关键词] 文化学派; 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
[] A
[作者简介] 钱小龙(1976—),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E-mail:e37205005@16

3.com。

一、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

从本质上说,战略既不是一种精密科学,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工具或技能,它反映出复杂人类认知的抽象属性,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定位。战略是伴随个体或群体解决存活的原初目标而形成的,它的存在与发展永无止境。根据明茨伯格等人的观点,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可以从说明性视角(the Prescriptive Perspective)、描述性视角(the Describing Perspective)和结构性视角(the Configuration Perspective)来对战略加以区分。说明性视角关注战略的表达,描述性视角关注战略的制定,而结构性视角则关注战略的形成与执行。[1]同时,每一种视角都反映出不同的战略管理理念和战略表达过程,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战略管理流派。说明性视角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描述性视角包括企业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利学派、文化学派和环境学派;结构性视角的则是结构学派。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作为描述性视角的一员,将战略形成视作一种合作的和集体思维的过程,把个体与集体整合为一个实体或整体,着眼于共同利益的追求。
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日本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成功导致了一系列以文化为基础的概念和理念相继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会以各种方式对社会、行业和组织产生影响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战略反应和决策风格。比约克曼认为战略的巨大转变必须要以文化的基本转变为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化解战略变革所面对的各种阻碍,帮助实现融合和接受新的战略。他把这种情况分为四个时期:战略转移,大多数情况下巨大转变之前就会出现组织信念体系和环境特征之间距离的加大;现行体系的解冻,组织内部变得紧张和不团结,以前毫无理由的组织信念暴露出理由,纯粹的信念体系面对崩溃;实验和调整,从前的信念体系被抛弃之后将度过一段时间的混乱期,新的战略观念的产生往往是新旧观念的混合,并且在实验中累积,依据这种观念进行战略决策,显示良好效果之后就会强化此类行动方式;稳定、正面的反馈会逐渐增加组织成员对看来有效的新信念体系的信奉。[2]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以组织文化作为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将文化的特性、理念和思想融入战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战略计划、模式、定位、视角和策略。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往往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信念,坚持已经建立起的战略,并作为观念植根于文化深处,与文化相关的社会过程、信仰、价值在决策制定和战略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

文化基本上是由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这些认知的人类活动和人造物品所组成,在社会过程中属集体共有,个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有些活动是个人的,但其含义是集体的。组织文化可以被看作“富有表达力的社会组成部分”,犹如人体的有机组织一样,组织文化连接着作为骨骼的组织结构和作为肌肉的组织过程。从某种作用上来说,文化代表着组织的生命力,代表着组织机体的灵魂。作为一项由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主导的集体性教育变革运动,开放教育资源自诞生之日起便具备了显著的文化属性。从开放教育资源的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静态的数字教育资源,还是动态的在线教育活动,都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显著的文化特质,还以所传播的知识信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规范等文化观念、文化信息影响受众。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因此,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载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作用。
首先,开放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着人类历史的伟大创造,展示着人类社会的丰硕成果,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站点和不断更新的开放教育资源内容,展现出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快捷便利地了解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感受着人类不断前行的步伐。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其展示的文化成果无论在容量、种类,还是在形式、传播方式方面都极具吸引力,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受益人群,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其次,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开放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育活动,创造出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开放教育资源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大量实时或延时线上教育活动,结合个性化的线下教育活动,推动了教育活动的高效化和便捷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出现和变化的文化需求,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和路径,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美好理想。
再次,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但都存在共同的内在本质,即以数字载体为形式,以知识共享、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性质。开放教育资源形式多样,有的是有声的,有的则是无声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则是动态的;有的表现为视频课程,有的则表现为文字课程。但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却是一致的,这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所在,归根结底开放教育资源始终还是一种文化产物。[3]最后,开放教育资源在论文导读:必定带上了特有的大学文化色彩,形成独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否则,一旦消弭了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代之以行政命令或经济刺激等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手段,开放教育资源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第二,文化学派认为任何形式的战略形成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潜移默化的,非
很大程度上还会体现宏观意识,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不仅促使学生、师资、服务、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加剧, 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碰撞, 这种冲突和碰撞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大学应对各种挑战和竞争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发展战略的变革、学校能力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变革。[4]只有坚持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确保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在全球教育的交流与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无论从宏观上说还是从微观上讲,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也即对于整体文化效益的追求应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核心理念,如果失去了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开放教育资源将会失去长远发展的根基,无法在国家的文化复兴和教育提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特征
尽管作为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并不鼓励战略的转变,而是希望保持现有战略的持续性,最好的情况是在组织的整体战略观念之内推动立场的转换,甚至本质上文化是抵制战略转变的,在一个组织的新战略开发与实施之前,旧文化必须被完全地替代或忘却,但是文化与战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联系在一起。如果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减少或抵消文化的负面影响作用,只是基于逻辑和机械的策略,战略的转变很难进行,只有从组织内部来仔细分析其功能构造、运转机制,以及所持的观念,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确保新组织文化的有效获得与保持,并通过在选择性立场和感知世界的固有方式之间的权衡中寻找到新文化的竞争性优势,最终才能形成既能挑战传统,又能立足前沿的发展战略。文化作为人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无处不在,但又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也显著地体现在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上。[5]作为一种独立的战略管理学派,文化学派秉持着一整套信念或原则,突显其战略管理的特色和倾向性。
第一,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基于组织成员间信念与感知共享的一种社会交互过程。当组织成员共享一种处事方式、风格和信念时,组织发展出一种一致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文化。它是很难被替代的,如果没有好的理由或急迫的需求去转变,我们将继续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6]文化是一种战略现象,文化的转变意味着战略的转变,文化与战略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交互,文化能够影响组织的思维与分析风格,也能够影响决策风格。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取决于参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主体成员,尤其是以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大学群体,他们将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集体行为规范、处事方式和思想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这中间,传统的教学规范将面对严峻的挑战,新的学习范式、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相继涌现,如果大学文化要发挥其对教育元素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不断互动和交流来引入新鲜的血液。当传统的大学文化完成时代的变迁,重新焕发出生机时,必定会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引领与促发,每一所大学所开展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必定带上了特有的大学文化色彩,形成独立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否则,一旦消弭了大学文化的影响作用,代之以行政命令或经济刺激等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手段,开放教育资源是不可能真正实现持续和健康发展的。
第二,文化学派认为任何形式的战略形成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潜移默化的,非口头的,有时候直接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无论是否能够看得见其运转的方式,文化始终参与着战略的变化过程,文化不是以一种现实存在,而是以一种关于战略的关注框架而存在。具体来说,伴随文化变迁的战略形成不是依据客观现实和特定目的的基于科学主义的组织构建,而是一种抽象的、主观的,在感知当前的行动与交互基础上的社会创造与构建。[7]如果从大学的短期发展来说,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客观现实和特定目的的考虑,这与整个大学机构的存活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从大学的长远发展来看,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则带有更多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它是在不断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明确的发展路径,大学文化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清晰可见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文化的思想活动,而非注重精确计算和严谨策划的科学活动,其运转的方式和逻辑始终渗透着大学文化的因素,甚至可以将大学文化视为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引,其作用无处不在,细致入微。
第三,文化学派认为组织成员只能通过描述信念来部分地构建文化。组织成员时常描述和承认的所谓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与组织实际存在的信念和理想是有显著的差别的,两者之间的直接和线性关系并非所期望的如此牢不可破。尽管通过描述特定单元或若干单元的信念和理想来完成构建整体文化的“管中窥豹”,也是完全可能且极具实际作用的。但事实上文化通常并非与组织成员所持立场和观点完全一致,寻求了解一种特定的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观察人们的行为,而非他们的描述,真正具有矛盾性和挑战性的观点是无法表达出来的。[8]大学文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这是由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而,对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而言,大学文化的作用是无法明确地宣扬和描述的,只有尊重开放教育资源的自然发展形态和天性发展脉络,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便违背了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形成不会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定将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调整、更新和重构的社会化过程。当参与其中的成员通过持续的沟通和交流,摈弃散乱的观点和想法,逐渐与大学机构实际存在的信念和理想趋于一致时,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轮廓才会最终呈现出来。当然,要完成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目前状况而言,意味着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来,能够对大学机构的教育使命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愿景有所论文导读: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一致、结构稳定的发展框架。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上一页123
理解与感悟,并通过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功能与运转机制有所了解和逐渐深入的专业社会化过程,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地与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形成协调一致、结构稳定的发展框架。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