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如何做大做强民营文化企业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840 浏览:69456
论文导读: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金融环境。发挥民营文化企业独特优势。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不断自我升级的存活本能,决定了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必定是活跃的创新机制,包括基于市场价值链、基于客户需求、基于先进技术、基于行业互补、基于资源整合带来的商业思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要通过向民营文化企业提供更多的针对性服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非公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江苏民营文化企业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力量。以江苏常州为例,目前全市共有8500多家文化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成为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建设等理由,一些民营文化企业仍处于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的状态。当前,充分尊重民营文化企业的地如何做大做强民营文化企业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位作用,营造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做实做大做强,业已成为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
制约因素
对于民营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仍有欠缺。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民间资本积极投资文化产业。但是,从实践来看,现有的政策仍存在包装多但内容少、原则多但细则少、弹性多但刚性少、门槛多但实惠少的理由。由于缺乏支持和服务民营文化企业的有效平台、机制和手段,政策难以落地,致使有限的政策对于民营文化企业覆盖不足、支持不够。
对于民营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仍显不足。民营文化企业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普遍缺乏市场关注和金融支持,使其往往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等9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力推动了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但从地方实践来看,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大多集中在国有大型文化企业上。作为以轻资产运转的创新型企业,大多数民营文化企业以智力投资为主,资产主要表现为商誉、知名度、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和轻质资产,而金融机构对于固定资产不多、稳定性不强、流不确定、成长周期长的民营文化企业,往往是望而却步。同时,市场上又缺乏能够提供民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抵押物变现的服务机构与平台,导致能够真正获得金融支持的民营文化企业少之又少,即便获得贷款,额度也是微乎其微。
对于民营文化企业的管理服务有待完善。一方面,由于当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文化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民营文化企业的管理既存在多头管理,又存在管理缺失的现象。另一方面,民营文化企业对于内部管理意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很多民营文化企业存在大量技术人员直接转变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情况,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企业管理机制;由于经营成本限制,民营文化企业的内部培训明显不足,决策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水平难以跟上时代和市场节奏;缺乏人才战略思想和人才培养规划,人员流动性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提高认识
给予民营文化企业同等地位。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民营文化企业已不再是国有文化企业的拾漏补遗,而是我国文化产业格局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基础力量,应对民营文化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认识和尊重。
提供民营文化企业公平环境。各级政府要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到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将民营文化企业项目纳入到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的对象范围,将民营文化企业人才培养纳入到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提倡国有和民营双轮驱动、公平竞争,给予同等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金融环境。
发挥民营文化企业独特优势。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不断自我升级的存活本能,决定了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必定是活跃的创新机制,包括基于市场价值链、基于客户需求、基于先进技术、基于行业互补、基于资源整合带来的商业思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要通过向民营文化企业提供更多的针对性服务,充分发挥民营文化企业独特的机制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快速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策略探索
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两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分类指导,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第一,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贯彻落实现行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出口、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通过创新财政资金运用方式,以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等办法,对民营文化企业进行扶持,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在商业模式探索、产业延伸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第二,加快搭建适应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科技孵化、资源对接、市场拓展、人才支撑、法律援助、产权保护、园区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战略投资者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投资。第三,根据民营文化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于初创期的民营文化企业注重“培”,给予直接经济补贴;对于成长期民营文化企业注重“扶”,通过信贷风险补偿等文化金融的模式创新为企业打通融资路径;对于成熟期的民营文化企业注重“推”,对规模较大企业引入资本市场力量进行整合包装并助推上市。
统筹各方的助推作用,通过资源统筹、金融创新、行业联合,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市场支撑。第一,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所、行业协会等合作协调机制。针对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从项目调研到风险评估、从担保质押到信用保险、从创投募资到市场营销,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作用,探索形成内部标准、内部信用,形成和放大整体合力。第二,提供适应民营文化企业投融资需求的机构和金融产品。建立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与融资担论文导读:
保机构、权威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与无形资产流转交易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等符合政策导向、具有市场适用性、体现功能创新性的信贷产品,创新适合民营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第三,发挥行业协会在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在行业协会内加强沟通、协调,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分工、互助合作、其同发展。
激发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人才培养、项目对接、品牌建设,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一,加强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人才要纳入国家、省、市的文化人才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培训、学习考察等方式,推动民营文化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策略和手段,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第二,搭建民营文化企业交流沟通平台。组织民营文化企业参加文化项目对接会、投融资洽谈会、文化产品展销会等,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加强与政府、银行、市场及相关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提供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符合主流价值标准的文化产品、文化精品和文化服务。第三,推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品牌建设。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中成长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品牌的扶持和宣传,激发民营文化企业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与完善文化企业品牌保护的政策,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盗冒品牌的行为,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