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当前农信社如何强化财务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12 浏览:16628
论文导读:督机制不建全。目前,农信社财务管理手段主要集中于事后的监督过程,在财务支配方面存在监督不力的理由,且难以发现漏洞理由的理由,财务人员的监督往往是自身部门的监督,造成财务管控松懈与成本的超额支出,监督手段落后,监督责任不够清晰,奖惩制度在监督程序严重缺失,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起不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三)财务
摘要:有效的财务管理是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其中强化农信社的财务管理成为其完善和提高运营水平的必由之路。财务管理的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本文通过对于农信社财务管理现存理由的分析,力图对于财务管理的完善提出改善倡议。
关键词:农信社;财务管理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农信社的财务管理,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利用价值形态进行计划与预算、决策与制约、分析和考核,对其经营方针、财务目标、成本制约、利润分配和财务改善等实施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活动。它是农信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营管理的晴雨表,渗透在农信社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农信社的财务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环节的内容。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力度的强弱,最终都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资本增值的能力,关系农信社的存活和持续发展。因此,农信社财务管理是整个农信社管理的核心,是整个管理模块当中的“牛鼻子”。 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脱媒不断加剧、利率改革加速推进、结构优化等宏观政策环境的冲击下,农信社现有的盈利模式已不适应当今金融形势的需要、财务压力、管理水平、管理意识、管理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实现农信社安全营运,强化农信社财务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经营机制,是农信社持续稳健经营的基础,是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制约农信社经营成本的必定途径,是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财务管理的目前状况及理由

(一)财务管理职能弱化,责、权、利信息不对称。自农信社统一法人以来,县(市)级法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取得上级授权或审批后才能举行重大财务活动。造成县(市)级法人财务管理责、权、利不对称。在当前经营管理模式中,原则上是省联社对成员行社进行业务指导、服务、协调,其他均由成员行社自行发展、自主经营。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法人管法人经营、法人管法人的财务、下级财务指标受限于内部级制的制约等现象非常普遍,形成业务经营与财务管理脱节,财务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受阻。如县级联社与系统外同行业资金往来需省级联社层层审批,程序繁琐,导致成员行社闲置资金较多,资金配置效率极其低下,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提升缓慢,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县联社作为经营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财务管理重大事项基本由上级制约,在经营中基层社难以做到运用自如,灵活安排诸如同业存放、购买债券、理财产品等核心财务资源,导致机会成本不断增加。总体效益被管理成本所消耗,经营社的财务管理潜力难以发挥。
(二)农信社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建全。目前,农信社财务管理手段主要集中于事后的监督过程,在财务支配方面存在监督不力的理由,且难以发现漏洞理由的理由,财务人员的监督往往是自身部门的监督,造成财务管控松懈与成本的超额支出,监督手段落后,监督责任不够清晰,奖惩制度在监督程序严重缺失,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起不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与市场接触面太小。农信社的稳定键康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政策环境,为此,农信社的财务管理人员应主动与市场接触,适应市场规律,融入到经济大环境中,适时而变,从而动态调整财务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农信社的财务活动主要围绕存贷款、财务收支、利润等三个方面展开,业务单一,电子、票据、财富、外汇等中心平台建设滞后,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财务管理仅侧重于事后统计,而财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决策与制约、分析和考核等三大环节,形同虚设,未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环节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四)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当前,几乎所有的农信社,在经营过程中均忽视了自身的资本结构、资金成本管理、风险指标约束、财务分析指标等方面的考核,缺乏系统性的财务指标体系对自身工作进行衡量。以江西省农信社为例,近几年来,该省财务指标由净收入、综合费用率、资产收益率等3个指标考核转向了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本比等指标考核。此三项财务考核指标,基本上反应了农信社财务管理的水平,但仍不能完整的考察农信社整体经营状况,指标设置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一些浅发达地区的农信社,基本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其经营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制约了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五)盈利与权益激励配比失衡。一是良性经营难以持续。目前农信社为保障广大社员(股民)的利益,每年均要保持一定的分红比例,且不断升,权益人有红可分,有红必分的分红预期不断上升,也不断得到兑现。高度分散化的股权机构,权益人、经营者分别围绕分红和工资增长目标,形成了短期利益切分共同体,持续经营基础不牢。二是相关利益者侵蚀经营基础。近几年来,为保障经营者、股东、社会等相关者、的利益,农信社不良资产、经营利润、财务指标、监管指标等反映不真实现象非常普遍,由于相关利益者没有与农信社的资产质量、经营指标挂钩,势必导致部分经营业绩较差的农信社,因利益的需求,从而影响各项监管指标的提高,抗风险能力不足。三是股权结构分散,且稳定性差。据调查,未改制成农商行的农信社,股金户数多,金额小,自然人占比高,法人占比小,导致股权结构分散。由于农信社的股金分红没有完全与各项监管指标相结合,持股者每年分红目标提升的需求越来越高,又因股金转让机制不健全,渠道不完善,股权结构规范、稳定的理由日益凸现。
(六)人员素质偏低,结构失衡。据调查,大多数农信社财务人员,既不懂业务、又不善管理,只知记账、做账,财务评价似懂非懂,且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而近几年招收的新员工,经验不足,难以承担财务管理工作。以江西某农商行为例,现有财务管理人员10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上的5人,35-40岁有3人,35岁以下仅2人;从会计职称来看,有中级会计师以上的仅2人;从文化层次看,全日制高校毕业且专业为财务的仅3人,其余均属于后续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在工作中对新业务新知识无所适从,从而无法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wfxlw/lw47160.html上一论文: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制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