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德育改革之我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96 浏览:106242
论文导读: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针对大学生而言,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惟我独尊,甚至我行我素。
摘要: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德育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德育目前状况,依据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提出引导和建构我国大学生德育改革的新主张。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德育;改革观
1674-9324(2014)06-0127-03
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又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重视德育工作正反映了这一要求。

一、社会转型对高等学校德育的双重效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导致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以利益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又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及复杂化。
1.市场经济激发人主体意识生成的同时诱发了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意识的形成,这些有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深思未来,并有助于推进他们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针对大学生而言,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惟我独尊,甚至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导致了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推动了多种经济充分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从另一方面看,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和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髓和糟粕同在。这些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来,使学生的思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生德育改革之我见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对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定会对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增强了效益观念的同时诱发了大学生重利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这些原则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存活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拼搏精神。而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这些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意识中,必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4.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使大学生面对多元选择的困惑。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的学习与创业精神也成为目前的时代潮流。而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同时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构建当前我国大学德育改革策略论体系的深思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护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色彩过重。在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思想保证。但由于近年来人们重智育、轻德育,以致放松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改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策略、手段、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1.高等教育德育改革的导入口——回归生活世界。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所以学校德育应揭示人的生活作用,并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与理解。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获得真实、动态和可靠的理解,实现道德的内化。现实的积极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源泉。人类具有道德需要,这种需要在有效的道德教育的推动下伴随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断丰富。在我国,20世纪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致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西方思想家早已指出:“适合于人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上”,“道德一旦变成一种强制约束力量,那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所以,当今的道德教育必须由无“人”之域向“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世界、推动人格完满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型。
2.高教德育改革的衔接点——道德价值辨析。价值观辨析理论于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拉斯(L·Raths)提出,并经西蒙(S·Simon)和哈明(M·Hami论文导读: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在自身的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在不断的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在具体策略上,采用诱导性的教育方式,反对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他们所提出来的具体策略和技术,不仅教师易于掌握,而且学生乐于接受。事实上,大学生已有了较强
n)等人加以发展而成的。由于价值辨析的策略基本上是诱导性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和技术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深思、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只是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作为正确的答案。为此,在价值辨析过程中,教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必须无判断地、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信念和观念,必须向学生提问或组织集体讨论以帮助他们深思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一切抉择都得由学生自己做出。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在自身的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在不断的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在具体策略上,采用诱导性的教育方式,反对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他们所提出来的具体策略和技术,不仅教师易于掌握,而且学生乐于接受。事实上,大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讨论和辨析的策略,来提高其道德意识水平。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生德育改革之我见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