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55 浏览:146655
论文导读:品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不能够进行交换,这种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由此可以看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取决于商品能否进行交换,只有商品顺利进行交换,人与社会的矛盾才能够解决,否则人与社会就处于撕裂和对立的状态,人与社会的关系被商品物化了。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
[摘 要]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通过分析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彻底解蔽笼罩在商品、货币和资本外表的物象,直达背后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层面,并且在批判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逐渐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当下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上,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对当下中国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起到牵引和驾驭的作用。
[关键词]人与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质生产活动
[]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5-0036-04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生成及当代意蕴——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10YJC71006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2011SJD720013);“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赞助。
[作者简介]吴楠(1977-),男,江苏睢宁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朱虹(1975-),女,江苏睢宁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的概括:“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2)深入理解这24个字不能满足于表面结论,而是要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分离和统一,再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整个过程。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与资本批判逻辑、个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是内在同一的,只有理解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

一、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蔽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2](P72)价值观作为意识范畴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对价值观的解蔽必须深入到物质存在的层面。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解蔽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纷繁复杂。历史上很多学者都试图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但真正解决这一理由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真正解蔽了资本主义的“物”,直达“物”背后的本质,并且以此为基础,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开辟道路。
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物质生产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2](P77)。资本主义的“物”不是静止的、可直观的实存物,而是由当下物质生产活动构建的功能性、关系性社会存在,它无法离开物质生产而单独存在,它必须通过客观抽象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货币”和“资本”,本质上都是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建出来的、必须通过客观抽象才能把握的关系性存在,但在资本主义实际生活中,这些关系性存在必须通过具体的、实存的物象来表达。
商品是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3](P47)所以,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解蔽应该从商品开始。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3](P48)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价值。价值是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人的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3](P51)商品的价值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资本主义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出的产品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不能够进行交换,这种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由此可以看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取决于商品能否进行交换,只有商品顺利进行交换,人与社会的矛盾才能够解决,否则人与社会就处于撕裂和对立的状态,人与社会的关系被商品物化了。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阶段,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身份使自身的物质形式(比如金银)产生一种普遍交换的魔力,这就造成一种历史的假象——货币的物质形式完全掩盖了货币背后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3](P93) 货币本来是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桥梁和,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表现为与生产者无关了,“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3](P89)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失去了与生产者的一切联系,再也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转化而成,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转化成货币。“货币——财富的随时可用的绝对社会形式——的权力增大了。”[3](P154)货币的巨大魔力使自身的物质形式逐渐成为人竞相追逐的对象,而货币背后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无法直观而逐渐被人遗忘。
价值增值是资本家生产的根本目的。在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双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并没有发生价值的增值,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才能资本增值的秘密。在生产领域,物质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不能增值,增值的部分来源于劳动力,劳动力商品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所以,资本的产生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资本的本质不是实物,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论文导读:
产关系。”[2](P345)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必须实现增值,产品只有成为资本,才能实现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为了资本增值,资本家千方百计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压低工人的工资,结果导致社会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消费能力的过剩,市场交换出现大面积的断裂,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加剧,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可见,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本质都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们自身的物质实体逐渐成为发展的主体,资本增值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价值,个人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被边缘化。马克思对这种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强烈的价值批判。

二、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物象的解蔽,发现了物象背后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其进行批判。
马克思批判了货币对个人自由的支配和压迫。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一切商品只要转化成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能解决。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困难的理由,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4](P106)但从深层来看,货币的出现并没有解决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货币本来是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过渡的桥梁,而现在货币本身变成目的。任何商品如果无法转化成货币,商品内部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毫无自由可言,必须屈从于货币价值的实现。“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4](P106)
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力的疯狂压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资本利用劳动力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压榨剩余价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活劳动才有生命,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3](P269)当资本出现之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资本的外部矛盾。任何商品如果不能转化为资本,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工人的活劳动,实现资本增值成为资本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目的。资本从此获得发展的主体地位,工人反而沦为资本发展的工具。为了资本的发展,工人的自由随时可以牺牲,资本与工人的自由平等是完全对立的。
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积累加深了工人的被剥削程度。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的规模没有扩大,没有追加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相对于上次生产来说没有增加,这是不符合资本家最大限度工人活劳动的本性的。依据资本增殖的本性,资本家一定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到下次再生产中,这样就能够扩大生产的规模,追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剩余价值的产量。“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3](P671)资本的积累导致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家的富有是建立在工人的普遍贫穷和放弃一切自由和享受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是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像货币贮藏者那样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3](P685)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竞争,资本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向少数资本家集中,生产却越来越社会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再次凸显。当这种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外壳达到不相容的地步,工人阶级必定因为“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3](P671) 奋起反抗炸毁这个外壳。

三、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存在致使人与社会的物化、分离和对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消解这些弊端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马克思认为只有消解资本关系,才能恢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资本增殖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即使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只要交易过程不能实现价值增殖,这种交易行为也是无法成功的。可见,资本是撕裂个人与社会的元凶,资本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产物。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2](P237)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是以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为目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会因资本增殖而扭曲。
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消灭了资本,而且消解了货币和商品存在的作用。商品交换的需要催生了货币,货币的产生把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了。矛盾的外化并不意味着矛盾的解决,相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货币和商品物化了。商品只有在市场上卖出去,蕴含在商品内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无须交换,就直接具有了社会性,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转化无须环节过渡。“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5](P303)消除物的压迫,个人与社会都将获得自由论文导读:,它们的存在对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P87)人与社会的关系必定突破物的依赖阶段,最
发展的空间。
取消了货币就等于取消了市场,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按比例进行生产和分配。“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后果,将首先被消除。”[2](P241)按比例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平衡,个人劳动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浪费和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将变成“生产不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资本本身,而不是人与社会的统一。由于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肯定少于工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即使工人拿出所有工资购买商品,也会有商品剩余。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相对于劳动者自由发展需要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购买力来说的过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平衡。过剩的产品一方面被用来扩大再生产,刺激社会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不断满足劳动者自由发展的需要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平衡。“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2](P242)
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再以“物”为,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社会是人与人结成的自由联合体。科技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给全社会带来大量的剩余产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四、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当时西欧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直接套用,尤其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在这方面我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保留商品、货币、资本和市场经济。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价值诉求。在利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力量来牵引和制约资本撕裂人与社会关系的负面作用,使其一直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开犯“左”的错误:只要平等不要自由,没收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抹杀人与人之间合理的收入差距,由全体劳动者平均占有社会财富。这实际上又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没有差别和竞争的社会主义极大地压抑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绝对平等是以人民普遍贫困和低效率发展为代价的。同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犯右的错误:只要自由不要平等,任凭资本无节制地发展,忽视贫富差距过大,片面地追求GDP。这势必导致环境污染理由严重,腐败现象不断,拜金主义横行,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目前无法消除资本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应用必定带来“生产过剩”。资本对“生产过剩”的分配是以资本增殖的最大化为依据,通过千方百计地压缩劳动者的工资以及资本家自身的消费,把尽可能多的“生产过剩”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以便下次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可以看出,在整个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是其最高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平衡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需要资本不断制造“生产过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对“生产过剩”的分配和使用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大部分应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公平地回归到劳动者手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正如所说:“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6](P30)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以劳动者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为中心,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在意识范围内的冥思苦想,而是和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当今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仍需要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它们的存在对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P87)人与社会的关系必定突破物的依赖阶段,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直接统一的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刘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