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法治建设是全省人民共同参与社会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291 浏览:58893
论文导读:最大的效应,取得一个和谐的相互推动的“1+1+1>3”的结果。2月28日,全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一针见血地指出,弄清楚政府在改革和建设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清晰“不该做什么和不该用什么方式做”,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既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进行改革的
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王东明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治的重要性,从《管子》中可见一斑。
2014年,是我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无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纲要》明确,依法治省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全省人民,责任主体在各级党委,特别要在组织动员群众上下功夫,使法治建设成为全省人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而这一实践,关乎经济能否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关乎解决社会复杂理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关乎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凝心聚力推动四川改革发展的宏大蓝图。
把治蜀兴川各项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
1月20日,翟峰等18名省人大代表联名向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制定《四川省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的议案。翟峰认为,制定《四川省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将有利于把我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有利于尽快推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置。同时,还可以弥补我省至今尚未有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的缺陷,亦有利于把我省已有的地方性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如果说生活垃圾的法治化管理还在申请程序,那么农村饮水安全的法治保护则已经“在路上”。1月1日,《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涵盖了全省行政区域内村镇供水、用水的安全卫生、节约利用、统筹兼顾,以及优先保障民众生活饮用水的原则,这标志着村镇供水工作已步入法治化轨道,将有力地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
其实,回顾近段时间,从《四川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办法》,到《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再到《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每一条每一款,无不彰显着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法治化进程正在提速。正如省委书记王东明1月23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助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四川先后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达300余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0余件,有力地保障了四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法治领域,我省都还属于起步晚、追赶型的省份。
在今年的全国“”上,出生于四川资阳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泽林,谈及了法治四川建设。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苏泽林一再强调,要通过法律来推进经济建设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省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四川经济如何转型?转型需要哪些保障?将面对哪些挑战?这一切无不与法治化进程息息相关。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文对此充满信心。他认为,在完善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机会大于挑战,任重而道远。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立改废”并举,当前,推进市场经济立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黄金期的到来毋庸置疑。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省的双重机遇期,省委作出指示:在全面推进《纲要》的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投资、财税、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强化对转方式、调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重点工作的法治保障。
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成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1月23日,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王东明书记指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党领导下建立起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形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不断提高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这种“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看来,涉及到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三者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一种正和博弈,来使得我们的治理体系产生最大的效应,取得一个和谐的相互推动的“1+1+1>3”的结果。
2月28日,全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一针见血地指出,弄清楚政府在改革和建设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清晰“不该做什么和不该用什么方式做”,才能有针对性地在既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层面的突出理由。
“三减两改一加强”被确立为省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三减”,即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两改”,即是要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改善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一加强”,就是要加强依法行政。也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又管好管住管牢该管的。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要解决我省发展面对的理由,实现全面小康各项目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保障,而这靠的就是法治的思维和法律的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历时一年,三度审议,30余次立法座谈会和专家座谈会,全省20余万群众参与、过滤整合千余条意见和倡议,两年前出台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被很多网友评价为,“这是创新型立法的一大进步”。
人民群众对立法的参与热情很高。岁末年初,在省政府2014年立法项目论证会上,68件备选的立法项目在网上接受公众,共获22万多票。其中,《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等政府规章项目最受关注。省社论文导读:要求,也将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公正司法,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四川,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纲要》对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科院法学所负责人韩旭认为,生态环境理由是重大民生理由,尤其对于雾霾污染的治理,群众非常关注,网上征集意见的得票率也很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依法治省与每一个四川人息息相关。严格执法,是对实施法律法规主体的要求,也将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公正司法,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治四川,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
《纲要》对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推进法治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目前,我省已经排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由省委牵头成立的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研究和解决依法治省中的重大理由,加强对各地各部门依法治省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年度述职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司法公职人员建立法治档案。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各级人大综合运用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等形式,监督依法治省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