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面向市场物流信息技术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98 浏览:19956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为例,面向市场调查了青岛市的35家物流单位,得出目前高校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理由以及市场对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要求,并提出一系列的专业改革倡议,以期对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市场上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从马云一跃成为内地首富开始,一个谚语就在民间流传开来:“马云背后的女人与男人们”。马云背后的女人们是指互联网时代网购的客户们,而马云背后的男人们则是那些实现网上购物到客户手中物流人才。随着网购大潮的风起云涌,物流人才也成为市场亟需的人才之一,而承担培养物流人才的就是我国高校物流各类专业教育。一方面是市场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大量物流信息技术人才,这两者之间能不能实现无缝对接,确保高校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与市场上物流行业的稳定是摆在当前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1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理由
(1)目标定位的偏差。目前我国各类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行业内就业,行业外就业”的理由,物流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很多物流心里技术专业的学生以传统的职业心理去就业,抱着读完大学就应该坐办公室、当白领、拿薪水高的心态去就业,很快就不能适应行业的需要而被迫转移行业。很多的高校专业人才毕业后发现就业行业与原有希望值不一致,这就是典型的目标定位出现偏差。
(2)教学改革不深入。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不对接理由在高校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比较明显。高校专业内教学侧重理论化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弱,与市场所需的职业标准也就是技能标准相差甚远,高校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步伐还应继续加大。
(3)师资水平不切合市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加快,高校教师长期处于学校之内,不能与时俱进,很难掌握到本专业内最先进的科技技术,这造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贴近社会、不能贴近经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现在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连带责任与义务尚没有清晰的定位与划分,这造成学校与企业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另外,在学生的实习、见习期间,有的学校把学生交给企业,任由企业管制,最终造成学生有抱怨、企业有不满、学校有难堪的境地。
2 市场对专业建设的要求
(1)专业水平。除了专业内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企业更加希望学校能更多的引入当代案列教学,转变原有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适当提出有关理由让学生们动脑动手去解决,逐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理由能力。
(2)综合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具体要求除了专业内的之外,还希望学生具备独立深思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良好的心态(不抱怨、不抛弃)以及一定的稳定性等等综合能力。当然,这些综合能力的获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是分不开的。物流企业普遍认为:当今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企业更加喜欢在大学期间有很多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
3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改革倡议
(1)定期把脉市场。一个学生能不能被社会认可,关键就在于学校有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学生。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学生,高校就必须时刻把脉市场,及时发现市场上行业内最先进的信息与技术,进而内化到课堂上,让学生没出校门,边能掌握行业内前沿性的知识与技术。通过把脉市场,既能学到先进性的知识与技术,也能适时淘汰行业内被淘汰而专业内尚未被淘汰的知识,做到高校专业内与市场行业内的同程同步。
(2)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进步突飞猛进,行业发展也在风驰电掣。作为各行业提供人才的高校也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否则,就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鉴于此,高校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亟需修改。如随着网购的迅猛发展,国内外也出现浪潮,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外语水平有了新的要求,率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高校,可以培养出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那么这所高校的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而一些没有适时转变人才培养方案依旧抱残守缺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则可能容易被行业淘汰。
(3)强化教师培训。虽然把脉了市场,也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培养的学生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还需要培养物流信息技术行业人才的缔造者——教师。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面已经论述高校教师长时间不接触行业内的知识造成教学不贴近社会、不贴近经济理由,针对这个理由,高校需要强化教师的培训。创新教师的培训模式,把“自我培养、政府培养、单位培养、企业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不被市场淘汰,不被行业淘汰。
(4)深入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保证校企合作的常态化。加强中间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为校企牵线搭桥,为主动接收物流信息技术学生的单位在税收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给与相应优惠,推动企业吸纳学生的积极性。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可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生的未来职场规划一步到位。只有从市场行业的角度制定出相应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并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实现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郭义祥.论构建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J].企业家天地,2009(05).
[2]杨爱明,李方峻.湖北省高职物流专业目前状况调查与深思[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
[3]李文博.我国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前状况分析及KAQ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13).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市场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GW2012B22。
作者简介:程涛(1981-),男,吉林白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软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gygygllw/lw46508.html上一论文:探讨铁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