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评估模式建构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01 浏览:70543
论文导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境遇究竟如何,如何“丈量”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传播程度?一直是被学界感知,但未说出的理由。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进行定量分析,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证研究,探求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力的相关策略:传播主体由小众向大众转变;传播空间由单位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传播方式由硬性传播向软性传播转变。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评估;分析
1002-2589(2014)26-0054-02

一、理由的提出

随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其“显性地位”的至高是不可非议的必须。然而,自从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众声喧哗”的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又该如何“发声”、该如何“传播”?
当下我们通常用考试、用卷面成绩来衡量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量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这种度量手法只会带来学生更满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象征接受与表象接受,这种被动式的“象征接受”恰反应了马克思主义的虚假传播。沉浸于马克思主义的虚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评估模式的建构及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景象之中,直接带来马克思主义信众的流失。展开马克思主义的舆情分析及传播目前状况调研是必须的。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定量分析,制定马克思主义传播量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证研究,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遭遇。

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评估模式的设计

(一)变量界定

1.马克思主义信息量。信息量,即信息多少的量度。1928年R.V.L.哈特莱首先提出信息定量化的初步设想,他将消息数的对数定义为信息量。若信源有m种消息,且每个消息是以相等可能产生的,则该信源的信息量可表示为I=logm。但对信息量作深入而系统研究,还是从1948年C.E.仙农的奠基性工作开始的。在信息论中,认为信源输出的消息是随机的。即在未收到消息之前,是不能肯定信源到底发送什么样的消息。而通信的目的也就是要使接收者在接收到消息后,尽可能多的解除接收者对信源所存在的疑义(不定度),因此这个被解除的不定度实际上就是在通信中所要传送的信息量。马克思主义信息量,是从受众的视角来测量公权力进行传播配套和马克思主义宣传推广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2.马克思主义受众偏好度。受众偏好度指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程度、关注程度及介入的程度。笔者借鉴Speed和Thompson设计的“事件偏好度”量表,考量对马克思主义的偏好程度。
3.马克思主义知晓度。知晓度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感知度:受众对信息传播的知道程度;二是理解度:是比感知度高的一个层面,揭示受众是否对信息有更深程度的理解,表现为受众对信息内容的赞许、同意等态度;三是支持度:受众是否按照信息本身的意图采取了相关行动,即是否产生了效益。马克思主义知晓度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所知晓的程度,它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有关联,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关。
4.马克思主义共鸣。马克思主义共鸣是受众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间的关系,反映为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忠诚与信仰。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进入阶段的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马克思主义时,指由于受众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表达一致,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受众,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受众群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审美趣味趋同。

(二)对象与策略

1.初始量表的形成。我们对355名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信息量、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偏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知晓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共鸣度。结果表明,青年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量是丰富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知晓度是高的。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偏好度相对要低一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共鸣有需提升。其次,从Speed和Thompson设计的“事件偏好度”量表、王海忠设计的“共鸣”量表、“知名度”量表中挑选出相关指标。第三,课题研究组参考问卷结果和相关量表中的科学指标,形成了包含38个项目的原始量表。量表采取五级记分制,得分越高,说明马克思主义传播程度越高;反之则低。

2.统计策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主流意识传播力研究的模型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倡议

(一)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数据的信度,即数据可靠性,是指一组计量项目是否在衡量同一个概念,是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证研究中,笔者采取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值)检测数据可靠性,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个计量尺度的内部一致性,显示出各个计量尺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851以上,表明各个计量尺度都比较可靠。
在效度方面,其效度通过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来给予评价。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即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和相符性。本次研究对各个变量的衡量大多是在借鉴现有变量基础上形成的,并且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相关专家的甄别,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系指测验能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之程度而言,可指量表测量由理论所产生的变量之间关系的系列假设的能力。测量模型中各个潜变量的相关数据的绝对值均小于0.432,其置信区间均不含有

1.0,表明数据有较好的辨别有效性。

(二)结论与倡议

1.传播的信息量与对传播力的正向影响没有显现。从实证研究中,可以得知青年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量是丰富的。当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已上升到意识形态的传播态势,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六进入”,进学科、进教材、进课堂、进大众文化形式、进大众传媒阵地、进思想。青年学生群体可以十分便捷的获取马克思主义,感知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与环绕。但是信息量的充沛,对传播力的正向影响却没有显现。尽管受众人数比以往要多、范围很广、途径增加,然而在传播效果上,受众的接受程度却下降趋势,没有显出正向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评估模式的建构及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bxlw/lw39501.html上一论文:试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