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培养途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627 浏览:133218
论文导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的时代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途径
1002-4107(2014)07-0081-02
若要真正完成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任务,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需要培育和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群体,即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

一、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

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

(一)中国的历史,就是密切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培养青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建党前后的那些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正是这些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探寻国家民族的出路,奔走呼号,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民众,矢志不渝地传播、实践着马克思主义。正如同志所说,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自那时起,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此后波澜壮阔的九十三年的历史中,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始终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在革命斗争中和现代化建设中锻炼青年,使之成为中国的有力助手和人数庞大的生机勃勃的后备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思想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可以说,中国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做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有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开要干扰、诱惑与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缺乏切身体会,真正地、认认真真地、系统地研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真正掌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而严重的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以及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中青年自身存活发展面对的压力等等,使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培养途径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包括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年在传授、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通过教与学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思,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优秀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他们学业有成、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后,必将成为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他们必将引领社会思潮,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体现为四门公共政治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若要真正发挥四门课的主渠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关键在于高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的理论自觉。只有如此,才能抵御繁华浮躁社会环境的各种诱惑,才能心无旁骛,潜心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整体性的、纯熟的掌握和理解,才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达到真懂真信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教师在讲台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培养途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领悟其深邃的科学性及真理性,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科学崇敬感,形成理论自觉。

(二)以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探讨理论理由为目的自发的青年组织。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学生社团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期间,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为起点,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学生研究社团。历史实践证明,大学生理论社团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许多成员从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有人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是重要载体和平台。社团成员通过读书研讨,智慧的交锋、思想的洗礼,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成为有坚定政治信仰、渊博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学生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参加者一般都是勤学上进、掌握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习理论感兴趣,善于观察社会,发现理由,勤于深思研究,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论文导读:应的制度和机制,来尊重和保障青年群体的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这种制度与机制,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价值判断、精神和情感,保障和凸显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充分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创造。这种制度与机制,更应该满足青年的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是他们成长和发
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示范性群体,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学习、信仰、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风气。其次,他们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广播、网站微博、辩论赛、演出等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再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通过社团将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去,走进基层社区,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可以用他们的理论专长,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教师的时代诉求

近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由高度重视,理论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相当数量的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为教师队伍带来生机和活力,他们大多40岁以下,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时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然而,与高教教师光鲜名称相对比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失落感”、苦恼和困惑。
目前,这支队伍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人心浮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普及工作没想头,没奔头,以至于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
究其理由,在于以往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实践中,往往单方面关注青年人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强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和时展的要求,这无疑是重要与必需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为时代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开地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差距及多元化思潮,往往使其产生困惑;高度“物化”的社会,极大地挤压了青年教师存活发展的空间,他们背负的压力,既有发展事业的,也有物质生活的。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修正简单地把人的因素片面地理解为精神因素,把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尊重和保障青年群体的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这种制度与机制,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价值判断、精神和情感,保障和凸显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充分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创造。
这种制度与机制,更应该满足青年的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传播者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烙印。
综上,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路径。他们将带动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收稿日期:2013-11-26
作者简介:杨蓓(195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研究”(11E052)